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是做父母的,有些可能升级为祖父母。培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一定有体会,当孩子幼小时,他们相信童话书中的熊妈妈关爱地告诫熊孩子,傍晚和熊孩子一起数星星;再大一点的童话书“小红帽”,以大灰狼作为“坏人”的代表来诱惑善良的小红帽,让小红帽和奶奶陷入危险,以此告诫孩童“不要轻信陌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逐渐提高,孩子会逐渐认识到,原来动物是不会说话的,书中的熊妈妈,大灰狼是大人以熊妈妈,大灰狼之口来分享大人想和小孩子们分享的爱,和人生中的道理。再大一点,孩子们会逐渐分辨出书中作者以拟人的角色来分享作者的爱,恨,情,愁。当然,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人以上帝或恶魔的角色来诱导和操控信众们以达到各自的目的。而辨别真伪,虚实、是非和利弊的能力,正是人成熟过程中最重要的成长标志之一。
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每一个生物都具有使其得以生存的独特特征,有些拥有锋利的牙齿,有些拥有快速奔跑的能力,还有些能攀爬陡峭的山峰…...。人是所有地球生物生命中进化到食物链顶端的高级,复杂生物,而人极大优于其它生物的独特特征在于人的大脑。从简化版进化的角度来看,人脑可以分为现代脑和原始脑两部分。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生物,正是因为我们拥有更加发达的现代脑。现代脑参与复杂的认知过程,能够进行更复杂的逻辑推理、计划、决策、解决问题以及控制冲动。它的特点是反应较为缓慢,但更加审慎。相对而言,原始脑主要负责基本的生存功能,掌管情绪和本能行为。例如,在危险情况下感到恐惧、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或在感知到侮辱时产生愤怒反应。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复杂程度越高的生物,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成熟。在人类发育过程中,如果婴儿要等到完全发育成熟后才出生,那么孕期将会大大延长,而且婴儿的体型也会过大,导致母亲难以承受,难以安全分娩。这也是为什么,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幼儿出生时相对更不成熟,要经过更漫长的时间来成长为一个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独立个体。这期间,大脑的发育相对身体的发育更滞后,大脑在出生后的持续发育,主要集中在参与复杂的认知过程,进行更复杂的逻辑推理、计划、决策、解决问题以及控制冲动的现代脑的成熟与完善上,因此,基因相关性之外,人的大脑的成长更受其环境的影响。正如此文一开头就描述的各类童话故事,各类书籍,更重要的是各自成长过程中亲身的经历会严重影响其现代脑的成长,从而影响着和现代脑有关的其它方面的成长,例如自身的情绪监控,认知,思维方式,以及对社会的了解等等。
非常遗憾的是,很大一部分人,即使已达到生理的成熟,但心理,认知,思维方式等等却远远落后。不知有没人读过著名的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奇波拉(Carlo M. Cipolla)的一篇幽默讽刺小短文《人类愚蠢的基本定律》(The Basic Laws of Human Stupidity)。在这篇短小的论文中,他提出了五个定义愚蠢现象的基本定律:(为了避免误解,以下将人/者用行为替代)
定律1: 我们总是低估世界上活跃的愚蠢(行为)的总数。
定律2: (行为)是否愚蠢,与其他任何特征(教育、阶级、智商)无关
定律3 (黄金定律): 愚蠢(行为)是指:使他人或群体受损,而自己并未因此受益,甚至可能同时受损
定律4: 非愚蠢之人总是低估了愚蠢(行为)的破坏力
定律5: 愚蠢(行为)是最危险的
卡洛·奇波拉的定律3定义的愚蠢(行为)从利益的角度不仅使他人或群体受损,而自己并未因此受益,甚至可能同时受损,即,双输。
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行为呢?
此行为正是被原始脑的本能/情绪驱动,为了满足即时的非理性情绪发泄(愤怒、嫉妒)或维护短暂的自我感觉良好(虚荣、面子),但同时又未能启动复杂的现代脑的逻辑/审慎性去衡量: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失,以及行为给自己带来的零或负收益造成的。我们在网上和现实中也会常常看到类似的行为,有人以获取“情绪价值”来强调此行为的合理性;即通过损人不利己的方式来获得一种“我能影响或伤害别人”的错觉,从而缓解内部的负面情绪压力,保护自我脆弱的“面子” 。换句话说这种行为是在用巨大的理性成本(阻碍现代脑的发展)来换取短暂、非理性的情绪收益。这种行为会让人陷入一个自我强化的负面循环,无法从错误中学习,从而让自己成为自我发展,走向成熟的最大敌人。
人类的大脑通过认知与逻辑能力给了我们独特的,优于其它生物的能力,但这份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真正的成熟,不仅是生理年龄的成熟,更是现代脑的不断运用,锻炼与自我反思。只有学会辨别真伪,虚实、权衡利弊、学会控制情绪冲动,我们才能避免愚蠢的行为,提高自身的整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