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和体会过,有时你会感受到一股某名奇妙的生理反应,即心跳加快,呼吸变得急促,脸发热,发红…...。这就是我们在面对危险时启动的“攻击或逃避“的自我防御机制在起作用。由你的潜意识扑捉到某些特定的言论,或行为与以往的认知,体验相违背而发出的危险警告,让你做好防御。即使你并不完全理解,但你会有攻击或逃避的冲动。
记得刚来美国时,每当我看到和听到美国政府因为达赖喇嘛而强烈地指责中国政府的人权时,我都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不平和愤慨。当看到一些学者视达赖喇嘛为人权的代表,为榜样,我的内心就充满了纠结和不安。每次看到关于达赖喇嘛的文章,或在图书馆看到达赖喇嘛的书集,我都会感受到一种嘲讽,从而快速地跳过(或选择性地逃避),但每次内心都会有不安的躁动。
弗洛伊德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弗洛伊德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并提出了潜意识这么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概念。
弗洛伊德将心理比作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块冰山代表着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水面以下的部分是前意识(即意识之外但可触及的记忆),而冰山那巨大的、不可见的山体则代表着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包含着被压抑的欲望、冲动以及无法被意识触及却能影响人的行为的记忆。冰山的比喻强调了大多数心理活动都隐藏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包括很多被压抑的记忆、未表达的欲望以及影响思想和行为的隐藏动机及情绪。
在【用心,用脑】一文中提到,大脑实际上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不停地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在浏览其周围的环境,并与储存于大脑记忆中以往的经验和累积的知识做比较,下判断,并影响着我们每天的决策和行为。也就是说潜意识的评估和储存的记忆常常会触发有意识的情绪反应,以情绪的形式表现出来,塑造我们的行为和认知。
心理学和哲学普遍认为,所有情绪都具有意义和价值,尽管具体意义和价值会因环境和文化而异。现代观点不再将情绪分为“好”或“坏”,而是将每一种情绪都视为一种有价值的信号,能够提供信息并驱动行为。
人类历史上有很大一部分人,也包括弗洛伊德,试着通过解梦来理解我们深藏于潜意识里,但又对我们现在行为有着巨大影响的记忆及行为驱动。其实,我们的潜意识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递着信息,在试着和我们交流,试着引起我们的注意。正如当我刚来美国时看到,或听到有人,还特别是一些学者视达赖喇嘛为人权的代表,为榜样时就会产生一种由不安引起的反应,以此表达你现在看到,听到的与以往的认知,体验相违背。
在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里,西藏奴隶制度下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极其不平等的描述给了我们深刻的感官认知,我们的潜意识形成了一种模式,即代表奴隶主阶层的就代表了不平等,代表了剥削,更代表了对人权的践踏。奴隶主阶层的代表是反人权的代表,他如何变成了西方某些学者的人权代表呢?为了解答内心的疑惑,让自己从新达到内心的平静,我开始阅读那些视达赖喇嘛为人权楷模的学者的文章。从他们的角度,我对西方学者就人权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达赖喇嘛及其拥护者流亡到印度,在印度的达兰萨拉成立了西藏流亡政府。在西方这些学者眼中,达赖喇嘛所代表的西藏流亡政府是一群受到中国现政府打压和迫害,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入的弱者。加上达赖喇嘛向西方国家表达的要求民主自由的愿望又完全符合西方的价值观,所以,达赖喇嘛为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变成了西方学者眼中人权,自由,独立的诉求。中国政府有追求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权力,达赖喇嘛及其西藏流亡政府也有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权力,虽然我仍然不赞同在条件和环境转换下,达赖喇嘛及其西藏流亡政府会从本质上发生改变。但从此以后,再看到,或听到任何和达赖喇嘛有关的言论和新闻,内心都能坦然接受和面对。
当某一类人,或某一类事常常困恼自己,让自己有冲动“攻击他人,或逃避”的情绪时,不妨试着聆听,了解你的潜意识试着通过情绪向你传达的诉求,和自己内心和解,用更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的各类挑战,这就是情绪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