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2024年12月南美之旅(5) - Buenos Aires Day 2

(2025-02-11 12:26:52) 下一个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第二天是我按照惯例安排的walking tour。两个半小时内由一个当地导游引经据典历史文化,穿针引线带我们打卡城市有名景点,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活动。
Walking Tour的起点是著名的五月广场Plaza de Mayo。这里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诞生的地方,是阿根廷历史上最重要事件发生的地点,前一篇游记里提到的开启阿根廷独立战争的五月革命就是发生在这里。这个阿根廷最有名的广场实际上包含了好几个有着重要政治、历史、宗教、文化意义的重量级建筑:


五月金字塔(Pirámide de Mayo):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古老的纪念碑,于1811年建成,纪念碑上刻着“25MAYO810”的字样,为纪念1810年5月开始的反抗西班牙殖民政府的一系列斗争,象征了阿根廷人民不屈的独立抗争精神。

玫瑰宫The Casa Rosada (Pink House):总统府。跟美国的白宫不一样,阿根廷总统不住在玫瑰宫,这只是他办公接待外宾的地方。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弄清楚总统此时在不在宫殿里:平时玫瑰宫只挂一面国旗;当总统驾临,便会挂起另一面总统办公室的专有旗帜。至于玫瑰宫为什么是粉红色,有传说认为当时的建筑材料中掺入了牛血称之为“抗剥落漆”;另外一个说法是粉红色是综合了白色和红色, 这两种代表了阿根廷统一前的两大政党:白色的中央集权统一派(Unitarios)和红色的联邦派Federales)的颜色。


五月广场另一个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五月广场的母亲(Madres de Plaza de Mayo)。1976年到1983年间,在阿根廷右翼军政府针对异议人士与游击队发动镇压行动导致无数民众无缘无故失踪,这便是臭名昭著的“肮脏战争”(La Guerra Sucia)。1977年由失踪者的母亲组成了社会运动团体Madres de Plaza de Mayo,她们头戴白色头巾,每周四下午3:30 在五月广场集会,抗议由军政府主导的国家恐怖主义。 令人惊异的是,时至今日五月广场母亲们仍然会每周四围绕金字塔游行,为争取民主和人权不惜斗争。

旧市议会大楼跟玫瑰宫隔着五月广场,这里是1810年先驱们在此议政独立大事之地,独立建国以后的国会便设在这座楼里,这座具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如今是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和文化中心。

在旧市议会大楼隔壁的市立法大厦(Palacio de la Legislatura de la Ciudad de Buenos Aires):


 大主教教堂The Metropolitan Cathedral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重要的天主教堂。建于16世纪初,是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洲最早修建的天主教堂,最初颇为简陋,此后经过几次翻修重建,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有18世纪的中央走道、圆顶、祭台教堂,以及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立面。 与众多其他大主教教堂不一样,这座教堂位于繁忙的街道和五月广场之间,没有塔楼,正前方是12根立柱和三角顶上的精美雕饰。走进教堂,据说地板是20世纪初完成的艺术杰作,成千上万块英式威尼斯马赛克瓷砖是一块一块地被手工铺设的,它们代表了天主教信仰中的重要象征。

大主教教堂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右侧的走廊,被视为阿根廷国父的圣马丁将军便安息于此。陵墓有着庄严厚重的大理石基座,顶上是个覆盖着阿根廷国旗的黑色大理石石棺;三座白色大理石雕塑于三面站立,分别代表阿根廷、智利和秘鲁,因为圣马丁将军为这三个国家的独立而战斗。两名炮兵卫兵守卫着这个地方,每两小时就会进行一次换岗仪式,可惜我们到的时间不凑巧,没赶上换岗仪式。


2013年,担任布宜诺斯艾利斯主教座堂大主教的 Jorge Bergoglio 在梵蒂冈的教皇选举会上被选为新一代教宗,选择了“弗朗西斯”作为他的教皇名,圣方济各(Saint Francis of Assisi)成为首位来自美洲的教宗,这位新教宗温良恭简,宽厚包容,主张梵蒂冈财政透明,挑战教会权力机构,在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上(例如同性恋堕胎)持开放态度,因此给古板教条的梵蒂冈带来了一些新鲜空气,被称为“人民的教宗”。

导游还给大家分享了一些轶闻趣事:弗朗西斯教宗出生于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在担任神父之前曾经做过夜店保镖; 阿根廷人民一方面为教宗自豪,但也对他稍有微词。为什么?因为他自从2013年被选为教皇以后就再也没有踏上阿根廷的国土。最近在一次采访中教宗说,他为阿根廷人民的困苦所焦虑(意指阿根廷恶劣的经济状况)。

离开五月广场,导游带我们走上五月大道 Avenida de Mayo。同样是为了纪念阿根廷的五月革命,这条大道1885年开始修建,沿途有许多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的欧式建筑,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最具历史和建筑意义的街道之一。


历史悠久的咖啡馆Tortoni(Café Tortoni):于1858年开放,曾是阿根廷政治家、艺术家和上层社会人士的社交聚集地。如今门前总有排得长长的队伍,都是慕名前来的游客。

七月九日大街 (Avenida 9 de Julio)。这条世界上最宽的街道之一南北走向,长4.6公里,宽148米,共有18个车道。这条大道一路经过了数个城市地标性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高79米的方尖碑Obelisk。导游问我们阿根廷最重要的日子是什么?答案是2022年12月18日,梅西带领阿根廷队赢得世界杯冠军的这天。阿根廷举国欢庆,以方尖碑为中心将七九大道围了个水泄不通,其场面之庞大令全世界为之震撼。 导游说甚至有极端的球迷爬上方尖碑最顶上那一层从窗子探出大半个身子,真是一种要足球不要命的疯狂 (图片来自网络):


因修建七九大道的缘故,许多原来街道两旁的建筑被迫拆除,但是这座阿根廷国家卫生部大楼(Ministerio de Salud de la Nación)得以保存。大楼朝北的这一面是一个墙面雕塑,是庇隆夫人手持话筒的肖像,尽管对庇隆夫人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她在很多阿根廷普通民众心中仍然有着很高的地位,这个从我们后来参观的墓园里也能看出。

巴罗罗大厦(Edificio Barolo):这座大厦由一个意大利移民企业家Lius Barolo投资建于1920年代,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和新艺术风格,其灵感来源于但丁的《神曲》。大厦的地下室和一楼相当于《地狱》(Inferno)、第1-14层相当于《炼狱》(Purgatorio),15-22层集《天堂》(Paradiso)。大厦有100米高,对应于《神曲》的一百个篇章 ,其顶部是一个灯塔式的塔楼,象征着生命的升华,光明的指引和进入天堂的境界。

五月大道的尽头是马里亚诺·莫雷诺广场(Plaza Mariano Moreno)。Mariano Moreno是一位律师、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位重要的领导独立革命的知识领袖。这个广场最有名的是这座目光下视陷入沉思的《沉思者》雕像,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的著名作品之一。 莫雷诺广场的这座雕像虽然不是原作,但是它获得法国政府官方认证,根据雕塑家的原始铸造版本制作,全世界仅有少数几个幸存遗作。

Walking Tour的最后一站就是国会广场Plaza del Congreso,阿根廷国家立法机关国会大厦威严地矗立于此。欧美国家的国会大厦似乎都长一个样,巨大的圆顶、宏伟的楼梯、雄伟的柱廊、精美的雕饰细节和表现宪法、立法、民主、法制等主题的雕像。

科隆大剧院 Teatro Colón

世界上最美的剧院之一 科隆大剧院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Recoleta区,是阿根廷的歌剧、舞蹈、音乐会和各种艺术表演的中心,布宜最有名的地标之一,可以考虑来这里观看一场演出或者参加剧院组织的Guided Tour。小提醒:如果能在剧院的官方网站(https://teatrocolon.org.ar/guided-tours/)上买guided tour ticket那是最好,票价约$22。如果网站不接受国外信用卡的话,可以在剧院买当场买当天的或者后几天的。这是因为如果在getyourguide买票的话,票价多出一倍多 ($49)。

 

参观科隆大剧院对我这个没进过高级音乐厅的土包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震撼的 eye-opening experience。优雅的导游(即剧院员工)带我们走进这个剧院的门厅,众人顿时被眼前的富丽堂皇震住了。宽敞的门厅地面是纹理独特色彩优雅的大理石,楼台阁榭充满了金色的绚丽装饰,天花板上的壁画有着复杂的几何图案和精美的艺术雕刻,庄重优雅的红地毯沿着楼梯一路延伸至楼上.不愧为世界上最美的艺术殿堂之一,其金碧辉煌、庄严华丽和夺目光彩简直像西班牙皇宫一样 。导游要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十九世纪受邀前来欣赏世界级音乐会的嘉宾,沿着红地毯款款拾级而上。。。

导游给我们介绍科隆大剧院的前世今生:科隆大剧院建设开始于1889年,由阿根庭著名设计师Charles Pellegrini设计,采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古典风格,被《国家地理》评为全球十大最佳歌剧院之一,也被世界顶级声学专家鉴定认为科隆大剧院有着世界一流的音响效果适合歌剧演出和音乐会,许多歌唱家、指挥家和音乐家曾经在这里演出,包括传奇的希腊裔美国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丝(Maria Callas),著名的钢琴家鲁道夫·谢基(Rudolf Serkin),著名的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意大利歌曲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等等 — 都是如雷贯耳的世界顶级艺术家呀。


剧院内墙上有莫扎特、贝利尼、贝多芬、舒伯特等雕像,这些著名艺术家的交响乐、歌剧和艺术作品经常在科隆大剧院上演。

作为Guided Tour的一部分,导游带我们到了剧院的阳台。阳台设计精美,细节丰富,既奢华又典雅,最靠近舞台的座位包括私人包厢,通常是留给最具声望的贵宾。从阳台能俯瞰整个舞台和壮丽的大剧院,带给人无法比拟的超级享受。

参观科隆大剧院这个阿根廷文化艺术建筑的瑰宝带给人几多感概,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阿根廷虽说上世纪社会时局动荡,金融经济波澜起伏,人民生活一言难尽,但是它受欧洲文明浸染几百年,其深厚的文化氛围、艺术底蕴、建筑美学使得布宜诺斯艾利斯独立于林,充满魅力,令人着迷。

最美的书店 El Ateneo Grand Splendid

布宜城市里有很多剧院,除了科隆大剧院还有一个剧院也是城市的重要文化场所:El Ateneo Grand Splendid 这座剧院自1919年开幕后曾在这里举行过音乐会、戏剧表演等; 2000年被阿根廷一个书店老板购买并改建成书店。El Ateneo 这个书店坐拥原来剧院的宏伟建筑,精美装饰,华丽的阳台、壁画和天花板,金碧辉煌的宏大气派将一排排书籍衬托得熠熠生辉,吸引无数的游人,有来真正看书买书的,有来在雅舍品品咖啡的,更有像我这样的游人前来打卡一睹芳颜,大多数是西班牙语书,也就附庸风雅一下而已。

看看这个华美的书店,是不是有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感觉?


 
 
富丽堂皇的El Ateneo书店让人自然想到12月7日这一天的“The 2024 Night of the Bookstores”。这一天是布宜市面向所有居民展开推广文学读书的书店之夜:夜晚的科连特斯大道Avenida Corrientes 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常,诸多书店延迟关门,沿街布置了许多跟读书、教育等相关的活动,有对著名作家的采访,有提供了听书椅让读者沉浸在有声书的世界,有孩子们做手工和让孩子们学习用古老的印刷机和打字机,还有男女老少静静地织毛线.
《马法尔达》(Mafalda)是一个著名的阿根廷卡通人物,由漫画家Joaquín Salvador Lavado于1964年创作。漫画通过Mafalda 这个聪明好奇幽默的小女孩由小见大地讲述了1960和1970年代人们挑战权威、质疑社会不公等大问题。这部漫画成为这段时期的象征,不仅在阿根廷甚至在全球都得到传播和认可。

还有这样一个角落:组织者准备了好几套问题,观众们可以随意选一张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纸挂在帐篷里的长线上供大家分享观看。下面是其中一些观众们分享的:
问: Songs for the End of the World 世界末日之歌
答:para Elisa (fur Elise) -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
答:Chacarera del Exilio -《流亡的恰卡雷拉》由阿根廷作曲家Peteco Carabajal创作,反映军事独裁期间(1976-1983)平民遭受迫害和压制的动荡的社会现实。
答: Parcha Peronista《庇隆主义进行曲》是跟庇隆主义运动相关强调团结和忠诚的著名政治圣歌。

问:things I should do but I will not do 我应该做却没能做的事
答:工作;不要压力太大;健康饮食;少喝酒;更冷静;学会拒绝

问:things I never remember 我总是记不住的事
答:理解他人,体贴他人;出门带公交卡;出门前给自己一个拥抱

问:things that have changed a lot 有很大改变的事
答:我自己;我跟朋友们的关系;我的勇气;我的喜好和梦想;我的职业;我的环境;一切

这个角落就像一个心理理疗和心灵倾诉空间,让人们以不具名的方式和渠道分享他们对自我的认识,生活的反思,和内心复杂脆弱的情感。

“The 2024 Night of the Bookstores”这个书店之夜鼓励全民参与,鼓励人们读书读文学作品,倡导孩子们在电子产品泛滥的今天要勤动手发挥创造性,尤其有这样一个特殊心灵倾诉角落,其人文关怀令人感动。

布宜的街头公园

布宜的街头公园数不胜数,小的就在闹市区两条小街之间,大的有宽敞绿地有雕塑有喷泉有长椅,更有数个值得打卡的大型主题公园,像生态园,植物园,玫瑰园,日本花园等等,这几个大公园都在Palermo区。因为时间关系我没能去最想去的玫瑰园和日本花园,有点遗憾。

 
 
 

生态园(Ecoparque de Buenos Aires),在以前的动物园加以扩展,占地44英亩,园内有自由生活的家禽,小野生动物,有沼泽地,有儿童游乐场,自然也少不了充满了历史感和艺术气息的各种雕塑。植物园则又是另一翻境界:幽深静谧,植被茂盛,令人神清气爽。如此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真真是一个secret garden!
 
谢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