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街道读书俱乐部一成员推荐了赛珍珠(Pear S Buck) 的”群芳庭“(Women's Pavilion),是我初次接触这位女作家。 当时爱不释手地把书看完(改日写写这本书)。
近日挑了她的另一本书,”牡丹“(Peony),也是类似的体验。
在书中,牡丹是在中国河南定居的一家犹太家庭的婢女。 她和男主人公David一起长大,包括一起读书。 Peony从心底里深爱David,但无从开口。
David父亲是生意人, 看重和同行的业务,属意David娶城中大商人家的女儿。
David妈妈Naomi一心念着中东的故土,她属意Rabbi的女儿Leah,一心想通过族内婚姻保持犹太教的鲜活。David和Leah也有相互欣赏,但Leah对宗教狂热,而David更看重世俗生活的舒适。 在一次争吵中,Leah失手用剑伤及David,惊恐中自缢。
David最终娶了富人家女儿,生子。夫人也算贤惠,基本相夫教子能做到,但有些耽于玩乐,知足但不思一直的学习进取。 Peony一直保持婢女身份,默默保护全家人。David在多年中,也因Peony的能干和知书达理深深欣赏她。
David接手父亲的生意,生活习惯因太太当地化。 但有一点他不同于众-不纳妾。
在一次旅行中,Peony被一官宦看上,被要求逼婚。 David尊重Peony意愿,顶着自己生意被影响的压力,保护Peony。
一晚,Peony说服自己可以去David房间向David表白,但发现David房间被他自己反锁。
官宦持续对David全家施压, Peony唯一的办法是去出家为尼。 在寺庙里,Peony钻研医药,在一次城里瘟疫流行时,用药拯救了David的孩子。且广结善缘,最终成了寺庙掌门人。
Peony最终活成立自己想要的样子,自立,有寺庙全体人员和David全家的爱戴。 David因着他的克制,对家庭的忠诚使得家庭完满,犹太教在家族里一直传承了下去。
赛珍珠在书中在David妈妈的篇幅里有深刻的关于犹太教和其他宗教相杀的刻画。作者特意强调David妈妈Naomi的关于自己信奉的上帝是唯一的信念,以及由此带来的执着念和抗拒融合。 David父亲和David不像Naomi那样对宗教狂热,认为宗教的终极目的是大众更好地生活。
David妈妈Naomi焦虑于自己的儿子未娶同族女子,最终患癌早早去世。 最终David对犹太教的敬畏(和Peony的自爱)护他们未越雷池,保持David对家庭的忠诚,也促成Peony实现真正的灵魂独立。使我们做最好的人,不管何种族,是否这才是宗教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