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爺爺的故事(上)
上中學的時候,老師要求學生積極向組織靠攏,儘管只是最基層組織,我的第一次政審經歷就是這麽來的。加入組織,需要提交申請表,表里有一欄要求填寫出身成份。我不懂,問母親,母親思索了一會兒讓我寫「民族資產階級」。
之後不久,我被叫到了辦公室,老師問我:「什麼叫民族資產階級?」我頓時語塞。
老師告誡我,成份,必須如實填寫。
再次交表,我在那一欄裡寫了「資本家」。
父母是人民教師,可那不是我的出身成份。在有些國家,在階級劃分完成以後,每個人出身的家庭的階級,決定了其出身成份。此後,每逢必須寫成份都是劣等感的體驗。
堂姐的信裡有這樣一段描述:「抄家之後,爺爺、奶奶,還有同住的大爺、大媽只要是出門,就必須戴上一個用黒布做的小牌子,上面寫著「反動資本家」的字樣。不論是買東西,還是坐公交車,必須配戴。爺爺他們,每天從早上五點至六點,清掃雨兒衚衕從東頭到西頭,掃的一塵不染,別人挑不出一點毛病。就連居委會主任都說,數老梁家打掃得乾淨。」
爺爺奶奶在七十年代初期相繼離世,時間淹沒了他們的音容。
2013年的某天,我的電子信箱裏出現了一封陌生郵件,竟然是三十年不見的四叔發來的,當時四叔已年近八十歲,他是爺爺的兄弟的兒子後來過繼給我爺爺的,他比我父親小一兩歲。
四叔在清華大學讀書時父親正好在北京大學讀書,兩校僅隔著一條馬路,兩人時常交往,關係要好。
四叔是怎麼找到我的信箱地址的,已是無法揭曉的謎。四叔在大學讀的是自動化專業,精通電子設備,想必他是有辦法找到他想找的人。
四叔的郵件裡附有一張他和我父親兩人在北大校園的合影,二十歲出頭,風華正茂。此外四叔還粘貼了一個電視節目的網址,節目叫「萊陽檔案」,那一期的「萊陽檔案」專門介紹民國時期一位對國家有貢獻的金融家。
點開之後我一口氣看到最後,節目內容令我震驚:主人公是我的老爺爺和爺爺。
老爺爺,梁善堂(又名梁甫),生卒年月不詳。
爺爺, 梁子薰(又名梁華南),1897年10月出生於山東省煙台市萊陽市赤鄉山萬第鎮護駕崖村,萬第鎮屬於煙台市和萊陽市。爺爺13歲時與年長自己5歲的奶奶完婚,之後即跟隨我的老爺爺去闖關東,地點:黑龍江省的海參崴。他們從老家帶上山東大餅、炒麵當口糧,長途跋涉,一路艱辛。
老爺爺那代人最早去東北是做伐木工人,工作辛苦又危險。
爺爺13歲,從學徒做起,冬天冒著鵝毛大雪,積雪沒膝,給人送貨。早上出門,有時家門都被大雪封死了,年紀輕輕吃盡了苦頭。那時海參崴就住有白俄羅斯人,爺爺天資聰穎,很快就學會了俄語對話。
後來,老爺爺發現當地適合勞動者穿著的服裝既缺又貴,他看到了商機,決心棄工經商。他帶著我爺爺往返於煙台、海參崴之間販賣估衣。有了一些積蓄之後開了個「窩鋪」,即客棧,為的是剛到東北的同鄉可有落腳之處,管吃管住。實在困難的,分文不取。受過他接濟的人,有些後來發達了也不曾忘了他。
那個時代,匯款極為不便,尤其普通百姓的小額款項,除了托付可靠親友帶回老家,別無辦法。因此,老爺爺在販賣估衣的同時,又多了一項額外任務:受同鄉親友之託往家裡捎錢。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到煙台後,他都親自逐一送款上門,有時還捎上一封「抵萬金」的家書。不僅不出差錯,還嚴格保密。如果地址不對、收款人不符,寧肯把錢帶回,查明再送,也絕不交給委託人指定以外的人。比如委託人指定他的妻子收款,那麼絕不會把錢交給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同樣,委託人若是指定其父母收款,也絕對不會把錢交與其妻等其他家人。為的是避免發生糾紛或意外。
起初捎錢純屬幫忙,隨著委託的人越來越多,老爺爺看出了門道,他出面挑頭,組織了數位親友集資。1900年(光緒26年),最早的「匯兌莊」就設在了煙台南大道,現今煙台市芝罘區的一條街,名曰「福順德」。「福順德」銀號的匾額,是請天津著名書法家華世奎先生寫的。
「 福順德」匯兌莊兼營客棧,以匯兌為主,客棧為輔,匯費「每十元收二角」。
史料記載,福順德的股份共設十二成,梁家佔六成,辛家佔二成,趙家佔二成,另一梁姓佔一成,還有冷家和其他三家共佔一成。
「福順德」匯兌莊的前半部辦理匯兌業務,店員的宿舍也在莊內,後面有院子,院裡有騾馬店,貨棧。來往客人在這裡可以解決吃住,馬車可駐留,馬棚可喂馬,旁邊就有鐵匠鋪為騾馬釘鐵掌。
老爺爺當時的家在福康巷,離煙台毓璜頂很近。他病逝前囑咐我爺爺,「把攤子守住,就行了,不要再發展了。我知道,你不會聽我的,肯定還要發展……」
確實是,爺爺接管匯兌莊之後經營有方,在匯兌業務基礎上由匯兌莊轉而提升為錢莊,業務範圍迅速擴大。
四叔清華大學畢業後就職於解放軍總後勤部。他的一位戰友跟他講過當年發生在煙台「福順德」錢莊的一件趣事:一年冬天夜裡,一隻肥大的母豬把錢莊的門板拱開進到了錢莊里,早上被店員發現,店員就把這頭母豬圈養了起來。
「肥豬拱門」好兆頭,謂「自己送上門,使人意外得財」。傳開之後,福順德越發興旺發達起來。
當時軍閥割據,東北各地的幣制極不統一,哈爾濱用「哈大洋」,瀋陽用「奉票」,吉林是「官貼」,大連是「錢票」「金票」等,膠東則用「大洋」「銅元」,這些幣制給民間匯兌業務帶來很大困難。於是,福順德先後在哈爾濱、長春、吉林、大連、營口、安東(今丹東)、穆陵站、下城子、綏芬河等地設立分莊專收匯款;同時,在膠東的潮水、蓬萊、龍口、黃縣、掖縣、平裡店、沙河、朱橋、招遠、平度、金口、萊陽、海陽、棲霞、文登、榮成、石島、威海等地設立分莊專送匯款。
東北各地的分莊收進各種不同名目的錢幣,然後按市價折成收款地區的幣制,送交收款人。在業務進行過程中,煙台總號是中轉和審查的中心。各分莊所收匯款及收據每天都列明細表寄送總號,經總號核對後再分別寄出。這樣,各分莊業務之繁簡、送款之快慢,總號即可全面掌握,稍有遲誤,立即查詢。因而,各分莊都能迅速不誤地收、送匯款。尤其陰曆年關之際,所有匯款必須節前送到,為的是讓收款人及時收到匯款,過個好年。
做金融匯兌生意,無信不立。「福順德」開業幾十年深受匯款人信賴,靠的就是包送到家、迅速不誤、嚴格保密、多少不限。「福順德」在山東東半部建立了60多處分號和代理處,分號不僅遍布膠東,而且在哈爾濱、長春、吉林、瀋陽、齊齊哈爾、大連、北京、天津、濟南等地都設有分號,形成了一個遍及北方的龐大金融網,總資產達千萬銀元,年收入360余萬銀元。哈爾濱最早的私人銀行福德銀行,就是由「福順德」銀號升級變更的,後來甚至在上海、廣州、香港等地都設有分號,「福順德」因此聞名全國。
1941年國民黨當政時期,「福順德」錢莊按政府要求繳納了一定數量的黃金之後,變更為「福順德銀行」,總行設在北平市西交民巷,煙台等地的分號統一為分行。爺爺梁子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他的兄弟梁華錫任煙台「福順德」分行經理。當時西交民巷就有中央銀行(大清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日本正金銀行,俄國道勝銀行,美國花旗銀行,英國匯豐銀行。
1942年,爺爺特聘原北平市總商會秘書牟揆中(輔仁大學早期畢業生)為總經理,自己為董事長。「福順德」資金雄厚,信譽頗高,極具競爭力。
在經營金融業務的同時,「福順德」積極開拓新產業,在煙台建立了一個電燈廠、一個啤酒廠;在青島山西路開辦過「益泰油行」;是天津毛紡廠的股東之一;在北京西四牌樓、牛街開辦過麵粉加工廠,售「五福牌」麵粉。從北方到南方,直至香港都有「福順德」的經營業務。
「福順德」的經營範圍到底有多大?現今不得而知。
「福順德」亂世沈浮。
1941年3月,偽滿政府實施《金融機關稀密調整綱要》,「福順德」與中泰、天泰3家民營銀行被迫合併為德泰銀行。
1944年10月,偽政府實施《銀行事業整備法》,德泰銀行又被併入了哈爾濱銀行。但是不管怎麼變,「福順德」仍是股東。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根據南京國民政府的規定,「非經戰前財政部核准註冊的銀行、銀號、錢莊,不准營業,日偽時期成立的銀行均須清理結束」,同時不准新號開業。南京政府對「福順德銀行」不予承認,只批准作為銀號復業。
1948年1月,南京政府把「銀號」一律改為「錢莊」。
1948年後,法幣貶值,物價飛漲,百業凋敝,民不聊生。錢莊業放款倒賬日多,資金週轉困難。
1949年解放後,「福順德」被公私合營。
1956年,又按照國家政策的要求,「福順德」宣告歇業。
平民背景的「福順德」銀號,是中國近代金融史上的奇葩,鼎盛時期創造過輝煌,影響遍及全國主要城市。在實力懸殊的外國洋行、國家銀行、官督商辦銀號及軍搶匪奪的重重擠壓下,苦心經營長達50年之久,成就了一番事業,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乃至在中國金融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福順德」的歷史軌跡,甚至是舊中國民族工商業史的一個縮影。
青島的「福順德」銀號舊樓,2005年2月5日公布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是一個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小青瓦覆頂。樓後建有三間正房,東、西廂房各七間,與樓房相接,構成一座四合院式建築,古樸典雅,別具一格,總建築面積306平方米。「福順德」舊樓,是民國和抗戰時期萊西現存的三處歷史文化遺產之一,鬧市裡的歷史守護者。青島市民說,保護好「福順德」小樓,就是守住了萊西的一段人文歷史。
2014年底我曾經探訪青島「福順德」銀號舊樓,但沒能進去,從外面看「福順德」一樓開著日用雜貨店和五金店。近日,在網上視頻裡看到了「福順德」舊樓的現狀:老建築裡開設了咖啡館、溫馨書屋。老樓新用,成為市民休閒的一個去處。
煙台的「福順德」銀號舊樓也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在網上找到一幅煙台「福順德」銀號舊樓的正面圖片,關於這座老建築居然還有日文版的介紹。還有一篇介紹「福順德」銀號的文章,作者附了一張老樓的平面圖。
這一切,又激起了我有朝一日去尋訪的心念。
您好!
謝謝點評。
希望您能接著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