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来自上海的吕先生。
吕先生今年60多岁,但看上去也就是50出头,一米七的个头,清瘦,精神,健谈。
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引起了我的关注,今天,他在电话中,与我聊了一个多小时,聊他的身世。
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我问他:吕兄,你是怎么出国的?
吕:说来话长,我的父母都是南下干部,后定居上海,我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我是最小。
我1976年高中毕业,同年加入海军,入伍四年,主要在部队机关当电工。
1981年转业后,在上海一家国企当电工。虽然在国企很舒服,尤其是我们电工,吊儿郎当,无拘无束,但工资不高。当时正兴起出国热,我也萌发了出国的念头。
我:你是那一年出国的?
吕:1986年,当年春节我刚刚结婚,老婆很贤惠,支持我出国,父母的工作我也都做通了。
四五月份办了护照,接着便是办日本签证。当时日本国劳动力严重不足,所以对我们的申请,来者不拒。但出国服务公司就很过分,拿一张签证申请表就要二千多元,这些钱都是我借了4个人才够的。当时我当电工的工资也就五十多元。
我:一到日本,就去打工了吗?
吕:不是,我拿的是学签,先去东京语言学校学日语,业余时间去饭店打工。
我:当时打工工资有多少?
吕:说起来你不相信,我打工一天的收入,可以抵得上我在上海一年的工资。
我:有这么多?
吕:你自己算一下,当时我打工工资为700日元一个小时,后来涨到900日元,按照一天上班时间十个小时计算,一天下来就有9000日元,而当时日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是10000日元兑500元人民币。
我:在日本有这么高的工资,怎么后来又移民加拿大了呢?
吕:日本不是移民国家,不管你在日本工作多少年,都不会给你永久居留权,现在可能好一点。
1990年初,那场风波以后,我正好有一个机会,便来加拿大了。
当时,加拿大大使馆对我们这批移民要求都很低,一是有1万美元存款,二是有合法的身份证明。
当时,我直接从日本东京飞的,我的妻子及儿子则是从上海飞的,目的地为温哥华。
全家在温哥华生活十年,第三年我们就入籍加拿大了。
在温哥华,我仍然做我的老本行,在日本料理店上班,我去日本店应聘是有优势的,我懂日语,交流没有障碍。
在日本期间,我打工是为了挣钱,在温哥华,我想学点真本领,作为我的立身之本,所以我很用心。
我:在温哥华呆了十年,怎么想到来多伦多了?
吕:在温哥华的最后几年,我在温哥华日本料理店有了名声,有人开始盯上我。
2000年,一个洋人老板将我请到开曼群岛,他在那里开了一家日式料理店,让我当主厨,把我的照片挂在外面的招牌下面,人家以为我是正宗的日本人呢。工资也比较高了,一个月给我七千美金。
我:开曼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吕:开曼群岛与马来西亚属同一个纬度,为英国的领地,群岛有居民1万人,而游客经常保持在3万人左右,主要来自美国。
开曼群岛天气很热,常年在摄氏20度与50度之间,好在室内都有空调。
我:在开曼群岛呆了几年?
吕:也呆了十年,2010年全家到多伦多买房安家,一晃又是十年了。
做了这么多年日本料理,我有点烦了,所以回到加拿大,我就想干点其它的。这些年来,我做过装修,开过出租车,在华人超市上过班。
三个月前,我离开超市,申请了失业金。
现在政府在我没有工作期间,一个月给我生活费1700元,相当于人民币8500元。我想好好休息一下,我也年纪大了,不想这么辛苦去赚钱了。
我:家人一切都好吧?
吕:我妻子基本退休了,我儿子已在多伦多大学毕业,学的是摄影专业,现在主要拍一些广告与电影。
这么多年,我在加拿大一切都很顺利,这要感谢加拿大政府,更要感谢上帝的恩典。
吕先生热情开朗,又很谦卑,一再说自己只是一个打工的,但我感觉到他很有修养,很有爱心,也很有思想。
我为有这样的朋友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