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又将一年。
过去的一年,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似乎比较确切。
除了生下来就在罗马的人,大多数人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有望到达罗马。
近读苏东坡作品,内心颇不平静。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东坡这句诗,既是苏东坡的人生写照,也应该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名轼,号东坡居士,公元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
生活于我国北宋时期的苏东坡,被喻为天下第一才子。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的诗词文章、书画功夫独步天下,至今没有几个人能够超越。
著名学者陈寅恪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而我认为,北宋文化又造极于苏东坡。
我曾认真思考过:
是什么原因让苏轼、苏辙兄弟俩人同榜考上进士、
父子三人又一同成为文豪呢?
是什么原因让苏东坡从小就很有思想呢?
又是什么原因让苏东坡养成了雄健豪迈的人格、磊落不苟的操守呢?
我认为,这与他的父母有关。
我国传统的启蒙读物、古典名著《三字经》有这样的文字:“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老泉是苏东坡父亲苏洵的号。
苏洵少时不喜读书,二十七岁开始,才发愤用功。经过十年如一日的苦读,他终于成为一代大儒,所写的文章流布四方,后与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
当时,苏洵已结婚,妻子出身当地望族,知书达礼,在苏洵四处游学的时候,苏东坡的母亲程氏担起了教育两个儿子苏轼、苏辙的责任。
母亲程氏经常用历史上先贤事迹来激励两个儿子,使两个儿子从小有效法先贤、澄清天下之志。
苏东坡22岁那年,苏洵带了他们兄弟俩,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双双高中,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人生旅途。
苏东坡从政40年,在地方做官33年,在朝廷7年,为官28年,被贬谪12年。
先后当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太守。短期做过礼部尚书、兵部尚书。
担任过皇帝秘书二年半,起草诏书二百多篇。
1079年,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遂产生了新旧党争,苏东坡反对新党,站在旧党一边,新党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构陷苏东坡。
当年4月,苏东坡刚从徐州调到浙江湖州,6月18日即被逮捕。
当时有人记载,堂堂一个敦厚宽仁的太守,被两个差役像捉鸡赶狗一样抓走,见者无不流泪。
最高司法机关御史台以苏东坡用诗词讥讽皇上、妄议新政为由将他打入死牢,史称“乌台诗案”。
如狼似虎的司法官对他有罪推定,日夜审问,肆意凌辱,无所不用其极,一位县令曾关在苏东坡牢房隔壁,事后他写诗道:
遥怜北户吴兴守,
诟辱通宵不忍闻。
通宵的侮辱、折磨连隔壁的犯人都不忍听下去。
在酷吏的威胁逼迫之下,一向洒脱自如的苏东坡写了近二万字的自供状,承认自己有罪,万念俱灰,只想一死了之。
130天之后,在众人包括皇太后的营救下,他被释放,但以罪人身份贬往湖北黄州。
在黄州四年二个月后,宋神宗驾崩,年仅十岁的哲宗继位,皇太后摄政,旧党得势,司马光当了宰相,苏东坡被重新启用。
但苏东坡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认为新法中也有很多好的东西应该保留,由此又不见容于旧党。
苏东坡激流勇退,自请外任,期间又几度回朝。
1093年,皇太后驾崩,18岁哲宗亲政,在奸臣的挑唆下,无情打击苏东坡等一批人。
宋哲宗先将苏东坡贬为定州太守,上任一个月,贬至广东惠州,两年六个月后,又将他贬往儋州,即今天的海南岛。
两年以后,他重新被召回朝廷,回京途中,病逝于江苏常州,终年66岁。
综观苏东坡一生,才高八斗,然仕途坎坷,动辄得咎,但九死而犹未悔。
我细细体察,认为苏东坡个性中的一大特点是为人真诚,极重感情。
1075年正月二十日夜里,他在山东密州今诸城任上,梦见了已去世十年、葬在四川老家的妻子王弗,惊醒以后,泪流满面,写下了这首催人泪下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076年中秋之夜,
皓月当空,银辉洒地,在山东密州府上,与一众好友喝酒赏月的苏东坡,不禁思念起已七年没有见面的弟弟苏辙,大醉之下,写下这首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似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现代人很少会想到,这首词是苏东坡写给他弟弟的,他与苏辙的感情极好,他一生写给苏辙的作品有104首,苏辙和答的有 130首。
乌台诗案中,新党欲置苏东坡于死地,苏东坡自感凶多吉少,写了一首诗,托人带给弟弟,其中这样写道: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苏辙为了救哥哥,含泪上书皇上,愿除去所有官职,以换取哥哥不死。为此,他也被无情贬出京城。
1101年8月,苏东坡在常州病重期间,自知不起,给弟弟写了一封信:“即死,葬我于嵩山下,子为我铭。”
兄弟俩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苏辙为苏东坡所写的墓志铭中有这样的文字:“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7年后,苏辙的妻子依苏辙生前遗嘱,将丈夫葬在苏东坡墓旁。
苏辙生前有言,怕哥哥太孤单,他要去陪他。
苏东坡除了深沉的爱与真情外,苏东坡个性中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洒脱与豪迈。
苏东坡认为人生无常,富贵如浮云。
苏东坡的名言是“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他生死穷达,不易其志,
他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他有舍生取义的品格、仁者爱人的思想,从来不会见风使舵,朝秦暮楚。
他常常在逆境的废墟上开出一朵最美丽的生命之花来。
他在被贬黄州期间,先借宿在定慧院,后经常去附近的安国寺焚香静坐,省己疗伤。
为了生计,通过好友马梦得的帮助,得到一块官田后,他和家人躬耕不息,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并将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
面对自己凄风苦雨的人生,他很想得开。他在给苏辙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骞驴嘶。
这首诗的大意是,这困苦的人生啊,像什么呢?好象一只天上飞的鸿燕落在雪地上,雪地上偶然留下了它的脚印,一旦飞走了,它还会记得那雪地上的印迹吗?兄弟啊,昨天的困厄历历在目,但是明天的路我们还是要走下去。
黄州民风淳厚,猪肉很贱,苏东坡由此发明了美食东坡肉,北归又无望,官田有被收回的一天,于是他打算买一块田,在此定居下来。
有一天,他去买田途中遇雨,遂写下了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况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头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的意思是,啊呀,雨真大,不要被林中哗哗的雨声吓住,不妨一边行走,一边吟啸,你看,我穿着草鞋,拄着竹杖,那种轻松惬意真的胜过骑马,不要紧,不要紧,如烟的细雨包裹了我的一身蓑衣,随它去吧,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昨晚的酒有点多了,这不,这春天的风还是有点寒意,但也正好吹得我酒醒,太阳从山上照下来,回去的时候,虽然还不是晴天,但也没有风雨了。
公元1082年,七月十五日傍晚,苏东坡与客人杨世昌等泛舟游于黄州赤壁之下、长江之上。
那夜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月当空,秋色迷人,大家饮酒作乐,不胜快哉。
苏东坡抚今忆昔,感物伤时,壮怀激烈,写下了这首宋词中的绝品、豪放派代表作《念奴娇·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写出了苏东坡出世的旷达、入世的情怀,以及不以厄运为意的超脱与豪迈。
乌台诗案给苏东坡以致命打击,匡世济民的理想已彻底破灭,他被贬黄州是他一生的重大转折。
他在政治上从此不再有什么作为,但想不到的是,他在黄州迎来了他创作的高峰,他一生中伟大的作品多在黄州完成。
在黄州的4年2个月中,他写了753篇作品,其中诗歌214首,词79首,散文457篇,另外写了包括前后赤壁赋在内的3篇赋,平均两天一篇作品。
苏东坡自承“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人间百态、风土人情、明月清风,都成了他笔下的诗、手中的画。
连他在黄州雪堂于孤单寂寥中给友人所写的《寒食帖》也成为天下第三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苏东坡一生活出了真正的自我。
他是政治上的失意人,但他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千年一遇的文学家,他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各个领域的全能冠军。
2001年,法国《世界报》作了一次读者调查,从1001年至2000年这一千年中评出了世界12位“千年英雄”,我国只有一位入选,他就是苏东坡。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一千年来,多少帝王将相灰飞烟灭,多少达官贵人杳如黄鹤,而苏东坡仍在熠熠生辉,被无数人怀念。
他的光芒炫幻了现代人的双眸。
他的诗温暖了我们所有人。
他曾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他曾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他曾说:休对故人说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他曾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曾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他曾说: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他曾说: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他又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他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又说: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他又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他又说:昨夜殷勤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他又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不要迷信高高在上的砖家、给人指路的强人,要与苏东坡这样有趣又有情的人同行,他才是你最知心的朋友。
在沉重的人生里,让我们尽可能活得洒脱一点。
毕竟人生苦短,而爱会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