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是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基金投资策略。它的基本原理就是用固定的时间频率(比如每个月底或者每个季度末尾)买入基金,而完全忽视基金当下的价格。
很多朋友有一种认知误区,就是定投的频率越高越好,有些人居然每天都要买入基金ETF。
我觉得每天甚至每周都买基金ETF的策略是不明智的。
首先,在很多券商那里,交易ETF是有固定成本的。同样一万元,一次投入付出的券商交易费,通常低于分十次交易的费用。日积月累,时间久了,这些额外费用就会侵蚀投资收益。
其次,不言而喻的是,频繁的交易会占用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过高频率的定投,并不一定就能取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比如,如果我们从2006年开始定投标普500指数基金并坚持到2024年低。下表列出了每天、每周、每月和每年定投取得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频率 收益率
每天 10.4%
每周 10.4%
每月 10.5%
每年 10.5%
可以看出,每月和每年定投取得的收益率,居然比每天和每周还要高!
下表是定投纳斯达克100指数的结果。
频率 收益率
每天 15.2%
每周 15.2%
每月 15.2%
每年 15.2%
可以看出,各个频率取得的收益率,是完全一样的!
因此,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我建议每个月定投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况且,大部分人的工资和家庭开支,比如房租、房贷、水电气费,也是按月进行的。用每月定投的策略,也便于我们规划家庭财务。
延伸阅读:
不是啊。我买的时候,根本不在乎股市的行情。
想礼貌追问一下居士,这样的模式也算是小范围的择时逢低买入吗,也就是一年中找10次逢低买入的机会?
这取决于你的家庭财产状况。你每月把所有的钱投一次就行了。
请问居士可以分享一下是根据什么逻辑确定下来这个结余阈值的吗?
这不是严格的定投,但是也算一种自动投资吧。平均下来,我每年还是要投资10次左右,差不多每月一次。
恭喜走出第一步!坚持下去,就能实现财务自由。
谢谢桔子!
本来很简单的事情,被某些人搞复杂了。
谢谢来访和支持!
我的理念就是:懒人躺平投资者,用最小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股市大盘固有的收益率。
的确如此!很多年轻人吹捧每天定投!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