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看世界(11)
蒋闻铭
(十一)
最后讲吃。袁磊是超级吃货,不讲吃故事不完整。他到美国,是来对了地方。到超市转一圈,爱吃的肉和水果都便宜;在国内吃烦了,看着倒胃口的豆腐青菜,都贼贵。肉里边,最便宜是鸡肉鸡蛋,运气好碰上猪肚子,跟白送不差什么。水果里最便宜的是香蕉,一毛九一磅,葡萄贵些,但也可以敞开吃。所以袁磊当年,鸡肉当饭,烤鸡腿一顿十个,吃香蕉必须一把,吃不用吐皮没有核葡萄,一次两磅,那叫一个过瘾。蔬菜就认洋葱土豆加美国大芹菜大青椒,这些东西便宜,在中国也没怎么吃过。什么韭菜冬瓜豆腐,就算了。
后来接触美国饭,开始自然是麦当劳。不过直到现在,袁磊都只喜欢薯条,不喜欢汉堡。下面是肯塔基,这个当年在袁磊是从没有遇到过的美食。佩服一个人到极至,就说如遇天人,这个肯塔基,对袁磊是如遇天食,可惜贵,只能偶尔吃。再后面,袁磊迷上了比萨饼。比萨饼开始的时候,吃不太习惯,后来习惯了,就成了无上美味。不讲健康就讲好吃,世上所有的美食,其实都比不过肯塔基比萨饼薯条这三样。不过开始的时候,一比十在心里比对,东西贵舍不得吃;后来花钱不总想着比对人民币,又知道了这些是垃圾食品,想吃不敢放开吃;到现在得了糖尿病,干脆改成不能碰了,也是悲催。
说到吃,全体中国人自以为是,都认定了中国美食,天下第一,这其实是大不然。美国人大多数,对中国饭,远不如对日本料理和墨西哥饭有兴趣。同一时间段,美国餐意大利餐法国餐,墨西哥饭日本饭印度饭,最冷清的,是中国餐馆。在美国的中国人,现在说到回国,最自大浮夸的,是说国内的美食。中国菜是不是世界第一放一边,要吃正宗的中国饭,既安全又廉价,去洛杉矶的中国城不行吗?洛杉矶的中国城,中国菜各个菜系,应有尽有,还不用担心预制菜地沟油。
啰啰嗦嗦说到这里,有了一大堆。不过这些事,大多数不能算疯玩。不要说疯,连玩字都勉强。袁磊前面说的这个疯玩,实际是交朋友打麻将下围棋。袁磊来美国,带了麻将围棋。麻将按传统,清一色混一色一条龙,只玩不赌钱。 打麻将不赌钱赌筹码,一人发一副。筹码第一次输光了,叫做被打翻在地,被打翻在地了,领一副新筹码,再输光了,叫被踩上一只脚,被踩上了一只脚,再领一副新筹码,这回再输光了,叫永世不得翻身。四个好麻将的朋友凑在一起,隔三岔五打通宵。年轻人玩得兴起,有一回发疯,说试试如果只吃不睡,打麻将能打多久。在万同学家,持续了三天两夜,到最后实在熬不下去,大家都同意停了。
除了麻将,还有围棋。打麻将的和下围棋的,是不同的两伙人,袁磊是交集。袁磊到美国的时候,围棋水准业余二段不到的样子,在留学生里,碰到了不少好手,大家搞了一个围棋俱乐部,参加的人,前后有流动,但是能参加进来,起码得是业余初段,几年坚持下来的,黄棋友徐棋友曾棋友陈棋友,加上袁磊五个。这几位都是结了婚有老婆的,开始就袁磊一个单身。徐棋友最高,业余三段的样子。俱乐部一周活动一次,下午五点到午夜,一般就在徐棋友家。先生们下棋,太太们在一旁守着,聊天带做宵夜。这个俱乐部里的每一家,悲欢离合,都有故事。我们到后面讲。
袁磊和惠英结了婚,朋友打麻将就再不去了,但是围棋俱乐部,还是老样子,惠英也巡太太的例陪着去。这个事打麻将的万同学意见最大,批判袁磊见色忘友,娶了老婆朋友不要了。旁边有一位下些围棋的同学,接口说这个不叫见色忘友。袁磊是围棋好手,用围棋的术语,这叫有大局观,知道什么要紧什么不要紧。好不容易在这里找了老婆,不陪她陪你们?到后来惠英也迷上了麻将,正好陈棋友两口子也好,两家一起,每周至少一次,麻将直打到袁磊离开辛辛那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