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天气时而潮湿阴冷,时而闷热,春季的“回南天”反反复复,人身上的湿气都连带着重了几分,没胃口,没精神,脑袋昏昏沉沉的......
要重视除一除身体里的湿了!尤其是脾虚之人,特别容易聚湿生痰,这些“垃圾”运不出去,很容易就会形成“湿胖”,很多人说自己喝水都胖,就是这么来的。
说到除湿,你肯定听说过“红豆薏米水”。每到春夏时节,这个搭配必定到处刷屏,更让很多人心动的是,还说它有减重的作用。与之相应的产品,更是五花八门,这里要提醒大家,“红豆薏米水”不能随意喝,如果吃得不对,反而会惹出一身病!
到底怎么吃才对呢?有3个很关键的点,大家要注意!
01
选对食材:用赤小豆而不是红豆
很多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搞混,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材。
从形状来看:红豆比较浑圆饱满;赤小豆偏扁平细长,比红豆小,色泽也深一些。
从作用上看:红豆性温,归肝、脾经,主要是养心、理气、增加血液流通度[1];而赤小豆性微凉,归心、小肠经,主要是利水、消肿、除毒[1],古籍也记载它“多食令人瘦”。
因此,被誉为“网红化湿方”的红豆薏米水,用的是赤小豆,而不是红豆。大家在使用时候要注意甄别,不要弄错了。
02
吃对要看体质:寒湿、湿热要分清
赤小豆和薏米,本身都是利水渗湿的好食材,但要想发挥功用,还需好好分体质,按方法来食用。
赤小豆+薏米,是如何帮助身体“疏通水道”的呢?
如果我们把输布津液的水道看成是一条条的街道,那么津液就是走在街道上的行人。路上的某个地方人群拥挤,堵住了,必然挤得又闷又热,这就是传统医学所说的“郁而生热”。
脾胃是负责津液“街道管理”的部门,“味甘入脾”的赤小豆和薏米能够一同调动这个部门的人力去疏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赤小豆“下水肿,利小便”,就是让在前头的人走得快一点,以便后面的人能尽快从拥堵处脱身;薏米偏寒凉,也能化湿利湿。
如果是局部湿热“拥堵”的情况,用这个组合就很合适。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偏于湿热呢?
首先是看舌苔,湿可见偏黄厚、腻,以至于看不见底下的舌质。其次要判断是否有“热”,可以观察小便,正常足量饮水的情况下,小便仍然偏黄,甚至带点灼热或是有很明显的气味,那就说明体内还是有“热”。
而偏寒湿的人,通常舌质淡,苔白腻或水滑。容易胃脘、腰腹、关节冷痛,喜欢吃温热的食物,这类人群体质偏寒,脾胃也多虚寒,本身又是脾虚湿困的情况,则可以选择炒薏米和炒赤小豆来食用。
03
湿胖人群这样搭配
让身材逐渐变得轻盈、紧致
“湿气”,可以简单理解为身体没能及时代谢出去的水。而之所以没代谢出去,一个是因为湿气太重,超过了代谢能力;另一个则是代谢能力太低,身体运化不出去。
这个“代谢能力”主要依赖于“脾”,脾主运化,其中就包括了水液的运化,湿气就是水液运化失常的结果,所以,但凡除湿都离不开健运脾胃。
每个湿胖的人,大多都有一个虚弱的脾。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里说过:“脾胃具旺,则能食而肥;脾胃具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乃脾实而邪气盛也。”
意思是当脾胃虚的时候,特别容易聚湿生痰,这些“垃圾”运不出去的结果,就是“湿胖”。
对此,要想更好地化湿和减重,都要以健运脾胃为基础。
在用赤小豆薏米这个组合的同时,可以加入山药、红枣等补脾养胃的食材,使得除湿的同时又不伤脾胃。
而本身肥胖的人,在日常的主食选择上,建议多吃燕麦、藜麦等粗粮,代替精米白面。
燕麦作为一种全价营养食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促进肠蠕动[2]。
藜麦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被联合国国际粮农组推荐为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有“超级谷物”的美誉[3]。
这些粗粮相比精米白面不仅热量更低,而且膳食纤维丰富,其脂肪及淀粉含量更低,帮助减少水液滞留在体内,很适合湿胖人群食用。
永合豐(https://winghopfung.com/)企業有限公司於1985年在洛杉磯唐人街創辦,至今成為南加州地區較具規模的亞洲商品誠信零售商。永合豐經營虫草燕窝,花旗参,参茸海味,中藥材、雀石茗茶、世界名酒等。永合豐一貫秉承“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原則,前者意指我們保證所售貨品均為正貨,且價格實惠;後者意指公平買賣,誠信經營。
本博客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分享与交流,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