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雪初晴

有話想說,有故事想講
正文

東京印象(二)

(2023-03-15 11:47:32) 下一个
東京印象(二)
 
酒店是在小巷深處,沒有酒店的路線圖是很難找到的。這個在網上訂的酒店只能叫小旅館,但靠近火車站,很方便。酒店前台的服務員小姐態度親切友善,英文也算流利了。在同一時間我有一對友人夫婦去日本西南地區玩,回來之後她告訴我,他們住的那家酒店的前台服務員幾乎不會講英文,完全是雞同鴨講話﹗當年到溫哥華時就發現,在市中心的許多私立語言學校裡,有很多日本年輕人只單純地學英文,而且這些年輕人大多數是女孩子,她們的父母都是戰後嬰兒潮(Baby Boomers)的那一代人,比較富有,可負擔昂貴的私立英文學校的學費,她們都住在溫市西端的高層公寓裡,穿著時尚,花錢大手,結交白人男朋友,其中很多日本女孩都和白人結婚。目前在溫哥華市中心街頭,你仍然可以看到這一群女孩子!九十年代中期,溫哥華主流英文報紙 "Vancouver Sun" 曾撰文討論這一現象, 稱之為“Cultural exchange".
 
日本人的廁所文化舉世讚賞﹐我進入酒店房間的幾分鐘之後就體驗到了。馬桶坐板旁邊有電子按鈕﹐提供廁後服務﹐按下按鈕﹐馬桶自動噴水到你身體的部位﹐又舒服又環保﹐ 既不用彎腰轉身﹐又不用廁紙﹐真是“智能馬桶”。我想起北京的家中曾經有的一個藍色的塑料桶﹐那是文革前夕的1965年﹐日本輕工業展覽在北京展覽館舉行﹐母親就是從展覽會上買回來那個藍色桶。因為它外形漂亮﹐就把它當“藝術品”擺在那裡﹐多年來只用它來盛裝只有春節才配給的“富強粉”﹐直到1988年我離開北京﹐這個桶仍在家中﹗1988年我離開廣州去香港前﹐在廣州買了一個日本制造的小鬧鐘﹐人民幣$50.00元(當時每月的工資才$80.00﹗),這個小鬧鐘用了十年才壞掉﹐現在從一元商店買的小鬧鐘大概只用幾天就會壞﹗不可否認全世界的人都開日本車﹐全世界的家庭都用日本電器﹐對日本產品的信心不言而喻﹗
 
到達東京的第一個晚上﹐花了兩個小時略微休息﹐梳洗一下就馬上出去“醫肚”。根據酒店前台的推薦﹐先去了上野車站里面的商場 ﹐那裡的餐館多是“不日不西”﹐ 且價錢也貴。不過車站里面的面包店值得一逛﹐看上喜歡的面包和三文治﹐買了做早餐﹐只要買三文治都奉送塑料包裝的濕紙巾。上野幾乎沒有高樓大夏﹐是能體驗日本歷史和文化﹐充滿活力的街區。從上野車站走出來﹐向路人打聽﹐旅遊旺區阿美橫町(Ameya Yokocho)就在附近。這是從JR上野站到JR御徒町站的幾條“農貿市場”街﹐路邊擠滿了經銷服裝﹐化妝品﹐雜貨﹐鞋類的小店以及海鮮﹐果蔬﹐幹貨等副食品店。各類小餐館穿插其中﹐一家接一家﹐店家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常。看來看去﹐只有拉面適合我。走進一家拉面店﹐“按圖買餐”在販賣機上買了餐票﹐向店員說明不要辣的﹐又特別在紙巾上寫上中文字“甘口”﹐店員就明白了。店里燈光幽暗﹐煮面的和店小二都是小夥子﹐我面牆而坐﹐旁邊坐著一桌講廣東話的遊客﹐幾分鐘後﹐一碗拉面就上台了。碗里漂着一片豚肉﹐面的味道一般﹐ 趁著熱乎﹐很快吃完了﹐盛惠850日元。溫哥華雲集了世界各國的美食﹐居于溫哥華﹐除了有些特殊的食材只有日本才有的外﹐已經可以吃到一流的日本餐了。
 
阿美橫町的小巷里店鋪一家挨一家﹐有耐心慢慢地逛﹐一定可以淘到寶。有些廚房用品﹐小巧精緻又實用﹐一些編織的毛帽子﹐樣式色彩相當漂亮﹗阿美橫町不僅是旅遊區﹐當地的東京人也常來此消費。晚上八九點了﹐各個“大排檔”里仍然聚集很多人﹐滋滋的烤肉串聲﹐煙醺火燎﹐男的西裝革履﹐身邊放着公事包﹐女的腳蹬高跟鞋﹐一身白領套裝。他們吞雲吐霧﹐把酒言歡﹐人聲鼎沸﹐似乎歸家還早。
 
我在阿美橫町逛來逛去﹐買了一個喜歡的雙肩背包﹐$1050 日元﹐折合美元$13 ﹐明天就可以用。旅途的疲勞已被逛街購物的喜悅取代了﹗逛街﹐東看看西看看﹐是直接了解一個國家文化最貼地的旅遊﹗許多時候﹐旅遊就是浸淫在美好之中﹐享受別的城市的禮節與待遇﹐在山明水秀中學習慢活﹐在一級城市見識摩登都市的深度﹐高度和禮貌﹐而且在旅遊中我們也不用理會現實中的柴米油鹽﹐或者人家社會的不公剝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