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分析基于宏观经济的一般逻辑和当前(或近期)美联储政策动向的常见解读,实际结果还需结合当下实时公布的经济数据和政策信号进行判断。以下为一些核心角度的分析,供参考:
联邦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
美国联邦政府的支出占GDP相当可观。如果政府因为预算压力而进行裁员、项目削减,一方面会直接减少公共部门的岗位需求,另一方面还会对与政府项目密切相关的私营部门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承包商、供应商等)。这可能导致整体就业市场承压,失业率上升,从而对消费信心和总体需求造成打击。
对GDP增速的影响
减少政府支出往往会对GDP增速产生下行压力。如果该下行压力叠加消费与投资放缓,整体经济有可能进入“减速甚至是衰退”的风险区间。如果衰退迹象比较明显,美联储往往会考虑降息以刺激经济(或者至少是放松金融环境、缓解企业融资和消费者信用压力)。
对通胀的影响
政府支出的下降可能使需求端的通胀压力减弱。但需要区分:
劳动力市场松动或失业率显著上升
过去一段时间里,美国劳动力市场始终算是偏紧(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附近,职位空缺率也较高),这是美联储一直在观察的关键数据。如果联邦政府大量裁员、项目削减,以及由此带来的连带效应使得失业率出现了“突破式”的上行,或者各项领先指标(如初次失业救济金申领人数、职位空缺率V.S失业人数比)恶化明显,美联储会更倾向考虑“停止加息”或“开始降息”来避免经济硬着陆。
通胀回落到可接受水平
美联储当前(或近期)的政策基调是“先确保通胀真正得到控制,然后才可能考虑降息”。如果随着政府支出减少、经济需求端放缓,通胀数据(特别是核心通胀)开始快速下行至美联储目标区间(如核心PCE接近2%),美联储的政策重心就会从“控通胀”转变成“保增长”。一旦保增长、稳就业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多次降息是有可能的。
金融稳定或其他突发因素
如果在政府支出收缩背景下,企业和个人的偿债压力激增,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比如小银行危机再次抬头、企业违约率快速上升),美联储也有动力迅速降息数次来“救市”或“维持流动性”。这一条也需要关注短期意外事件和金融系统的风险。
一次降息派的逻辑
2-3次降息派的逻辑(所持的观点)
当前多数主流机构预期(参考)
市场上一些大型投行或经济分析机构的基线预测是“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开始降息,幅度可能会在 1-2 次左右”,但也不排除如果下行压力超预期,降息次数会更多。
关键看失业率和核心通胀的真实走势
在“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境下,2-3次降息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对经济下行的判断比较悲观,认为联邦政府的财政紧缩对就业和消费的冲击会很大,而且也确信通胀会随之快速回落,那么美联储放松2-3次利率是合理预判。
但如果事实证明通胀仍有黏性,或者财政紧缩并没有如想象中那么剧烈(比如政府虽宣称削减项目但最后只做了一些象征性动作),失业率未出现大幅度攀升,则降息2-3次的概率就会降低。
结论
在“政府支出下降、失业率明显上升、通胀趋于下行”的情形下,联储在一年内多次降息(2-3次)确有不小可能性。前提是经济衰退或下行压力相对明显。
相比之下,如果经济韧性仍在、通胀黏性较强,或者财政紧缩力度有限,导致经济并未出现“硬着陆”或深度衰退,联储更可能只是做1次左右的“试探式”降息,或者干脆延后降息时间、保持利率高位更久。
建议关注的指标与事件
根据观察这些数据的变化,再动态评估美联储在年内或明年降息次数的可能性。在现实中,美联储往往会根据数据“走一步看一步”,不会过早承诺具体的降息次数,也就是说,他们更倾向于让市场“看数据”,因为通胀形势和就业市场仍在不断变化。
因此,认为 2-3 次降息,核心前提要先看“经济衰退或下行压力是否比市场目前预期更强”,只要这一点足够确立,多次降息的概率就会上升。整体而言,从历史和政策惯性看,一旦确认开启降息周期,多次行动的概率往往比只降一次要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