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人物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只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个人资料
正文

尹錫悅搞戒嚴:韓國國民不是傻瓜

(2024-12-06 19:42:14) 下一个

韓國民選總統尹錫悅最近玩得這一把戒嚴行動,可能有其自身的深層考慮,但實際效果卻是不大妙,搞到舉世震驚;國民不安;反對派心災樂禍。

我看到,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也宣佈暫時放棄訪問韓國(至少說明美國人不知韓國發生了什麼事);韓國國民可謂也義憤填膺,紛紛上街示威抗議,要求尹錫悅做出解釋;而反對派更是火上澆油,並放大事件,發誓要發動對總統的彈劾行動。

昨天,我終於看到Youtuber裡有一檔華文自媒體節目的一個專訪,嘉賓是一個號稱神機妙算天才的劉仲犁的人。他說,尹錫悅這次是劍走偏鋒,“我將無我”,他體諒國民對他的誤會,最大的贏家就是他自己。

我卻不這樣認為。

理由很簡單:
一個經過多年民主洗禮的國家,國民骨子裡的民主意識,應該是深入骨髓和血液的。在重大問題上,國民絕對不會頭腦熱,一時衝動跑到街上鬧事,而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們知道民主是他們最在乎的東西。

毫無疑問,這次韓國戒嚴事件,國民在總統戒嚴和國家民主道路之間,國民選擇了民主。

儘管尹錫悅是他們選舉出來的民主。似乎沒有任何矛盾。

坦白說,尹錫悅的確是個敢想敢幹的大人才。從他當選總統後,與美國拜登政府的密切往來;在東北亞局勢的強硬態度;尤其與日本多年的歷史宿願,與日本原首相岸田文雄達成的諒解和友好,起到很好的調和作用。這都是有目共睹的。

韓國人還是火眼金星,經過了好幾界政府的管治,現在終於選擇了一位政治上比較素人的尹錫悅,自然是希望韓國有些變革,以及令國家更上一層樓。作為局外之人,我都知怎麼回事。

也許尹錫悅太高估了自己民選出來的威望,覺得自己有能力改變國家;也許韓國的民主政治是國民的定海神針,國民視民主為生命;也許反對派老奸巨猾,使出在野黨的大招,終於讓尹錫悅沉不住氣,逼急了尹錫悅做了一件愚蠢的事。

以上猜測,我認為都是有可能的。

現在就看國民的眼光,尤其是國會議員的眼光,如何看待這種事情了。

如果尹錫悅被彈劾下台,也是人民不能饒恕他,要致他於死地。

如果尹錫悅沒有下台,說明國會還有一些明白人,他們知道國家是怎麼回事,國內的政治鬥爭又是怎麼回事。

如果國會的反對派通過正常程序彈劾總統成功,並將尹錫悅送上法庭,那只能說明尹錫悅“出師未捷身先死”,政治城府還是低了點。

但絕對不是前面嘉賓所分析的尹錫悅雖敗猶榮,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這絕對是粹陰謀論的分析。

我的結論是:

民主政治不好玩。比獨裁政治更加需要大智慧,大成本,不然,美國人搞了200多年的民主政治,並非浪得虛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Billzhou 回复 悄悄话 看來,韓國軍隊不夠狠,如果聽黨的話,尹錫悅不至於搞到如此狼狽啊!尹錫悅好冤枉啊!哈哈
Billzhou 回复 悄悄话 看來,韓國軍隊不夠狠,如果聽黨的話,尹錫悅不至於搞到如此狼狽啊!哈哈
西岸-影 回复 悄悄话 如果说美国人事先不知道这个戒严,是没人信的,韩国军队必须接受驻韩美军指挥,师一级以上调动必须得到美军批准,在军队调动上韩国政府或者总统是没有权力的。韩国是被称作刺刀下的民主的亚洲四个地区之一,并不具有完全的主权。
而别说全国戒严,首都戒严也需要不止一个师的兵力,因为任何戒严都会引起北方关注,南方不得不进入全国警戒。
也就是美军一定被事先通知。
美国国务院就不可能不事先知道。
事实上陆军首都卫戍区司令接到了戒严命令没执行,也是说明了指挥系统的结构。
陆军并不受韩国总统指挥,导致尹锡悦可以使用的是707反恐部队,这不是陆军,而是总统警备部队,而且只能调动300人。
尹锡悦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屈从美国,甚至向日本下跪的元首,因此而被韩国主流媒体称作卖国贼。因此即便类似戒严这种非常荒谬的行为,美国恐怕也是要先看看,而不会立即阻止,毕竟美国人也知道尹锡悦戒严前的支持率只有17%,反对率达到74%,在国会是少数党,不戒严无法执政,也就达不到美国的利益。
但拜登也是跛脚鸭总统,能力有限了。
韩国宪法关于戒严有明确的前提定义,三条,尹锡悦的戒严不符合任何一条,所以引起社会剧烈反弹。韩国军队的社会地位很低,不那么被韩国民众尊重,而且只能出动300人,是这次戒严失败的另一个原因。
Billzhou 回复 悄悄话 朋友說得對的。感覺民主國家管人的確不容易。一要成本,二要智慧,還不能動粗。尹錫悅辛苦啊!但願他可以吸取教訓,繼續玩下去。還是個特朗普式的人才。
魅力野花 回复 悄悄话 管人是个艰难的任务。我们多数人自己都管不好自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