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活中,舒服是個很普通的詞,也很通俗,沒有壓力,然而,卻可用來作為很多事物的試金石。真的很管用。
今早,我聽到法廣新聞,說聯合國對部分非洲國家的日益嚴重的吸煙年輕化問題,表示極大的關注和擔心,說如此下去,早晚將徹底摧毀非洲人的健康。
感覺這和我聽到的聯合國抵制酒精的世界呼籲,其實是一回事,如同世界上的一些專業NGO組織,聯署抵制毒品氾濫是一個做法,100%是正確的事。
但說歸說,做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為什麼仍有人不怕死,還要抽煙喝酒?甚至很多活得太好的人,覺得做愛還不過癮,還要去碰毒品?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這令我想到黑格爾的話“存在就是合理的”,多少有些道理。
在我看來:
如果吸煙和飲酒有害健康,甚至奪命,各國可以宣佈關閉香煙工廠和釀酒廠。為什麼還保有這麼多的捲煙廠和釀酒廠呢?
如果毒品要命,各國可以法令禁止種植大麻和生產毒品的原料。為什麼有的官方還在偷偷種植大麻,甚至生產毒品所需的基本原料?
這不是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臉?
所以,人類好多事情,如果不能客觀求實,有什麼說什麼,是很難令人信服的。自然也是蒼白無力的。
而我覺得,凡事是否“舒服”,是最能夠衡量有益或有害,把握事物本質的試金石。
其實,舒服體現在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
——舒服之一:
國與國之間打交道的感受。
你拿外交來說,今日世界,舒服是安全感;舒服是真誠;舒服是同理心;舒服更是鐵桿兄弟。至於其他,我想都不是舒服了。
有些國家之間的交道,明顯是互為利用的關係,各自都防著對方,比如中國和俄羅斯,你說能談得上什麼舒服;
還有的國家,“有奶便是娘”,表面擁護你,實際看中你口袋裡的錢,完全騎墻的做派,比如阿根廷這樣的國家,你說舒服與否,也是天曉得;
更有的國家,彼此真誠相待,互為呵護,共同對外,體現的是友愛的關係,比如烏克蘭和波蘭,領導人見面握手,一看就是心心相係的情誼。
——舒服之二:
人類身體和精神的愉悅程度。
我有個親姐夫,年輕的時候,喜歡抽煙喝茶,一天兩包甚至三包,還不斷接別人遞過來的煙,感覺煙可以當飯吃,哪種滿足感和舒服的勁頭,我都能體會得到。
雖然四五十歲的時候,他也有過一些咳嗽,但因為年輕,舒服大過咳嗽,也就不在乎那麼多。
然而,到了60多歲,他的麻煩就來了,一抽煙就連續咳,有時咳得喘不過氣來,去醫院一檢查就是肺氣腫。
如今,走路都喘,哪也去不了,連他女兒請他去歐洲小住一段時間,他也不敢出門,生怕這把老骨頭扔在歐洲回不來。
他挺不理解,常問我:為何他抽了一輩子煙就有事,他的兄弟就沒有事。我說你的兄弟氣管沒事,但心血管有事,也很大件事。
我聽風水先生說,屬牛的人,一生要關注自己的支氣管問題。果然有些玄理,他正好屬牛。
你現在再讓他抽,他說已經不舒服了。煙自然早就戒了。
——舒服之三:
男女在一起的激情和歡愉。
說個身邊的小故事。香港有個大公子哥,風流倜儻,結婚後也玩得很嗨,一直不能生性。後來第二婚,終於找到一個女明星做老婆,從此變了一個人。高人說他應該找到了一個舒服的女人,方方面面都有了。香港人調侃說他撿到了一個寶。
這個高人說得沒有錯。男人就是這個鬼樣子。
與女人在一起,說太多都是蒼白的,短暫的,唯有彼此長期的舒服感,才是廝守到老的法寶,沒有第二。
現在離婚率那麼高,我想可能是男女舒服方面出了問題。
其實,男女舒服感並非只有性愛,彼此看得順眼,彼此欣賞,彼此關心,彼此在乎,彼此信念,都是一種寬泛意義的舒服。
事實上也是。
現實中,男女因為舒服問題,搞到要死要活,難捨難分;或反目為仇,不歡而散的例子實在太多。哪有那麼多複雜的原因,都是再樸素不過。
當然,男女在一起,既舒服,又有錢,自然是可遇不求的。
——舒服之四: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感受。
今天的社會,由於各自的成長背景不同,人的光譜也是多元化的。
不少江湖中人,精於世故,老練成熟,有人卻喜歡結交,希望學到一些精髓;比如所謂的成功人士。
也有初出茅廬,缺少世故,單純可愛之人,有人願意交往,期望自己的絕活能夠傳承下去;比如可愛的大學生。
還有一些不食人間煙火,喜歡獨往獨來,完全活在自己世界中的另類人士,也大有人在。比如喜歡宅在家裡打遊戲的活在虛擬世界的人。比如我自己家裡的寶貝兒子。
當然,老齡化社會,你在公園鍛煉,或一些派對場合,還會遇到一些衣著得體,思想頑固,關心健康的退休人士,比如衣食無憂的公務員和中產一族。
老實說,我交往的感受就是是否舒服,細水長流。
我看到Youtuber自媒體節目,不少人用古老的智慧,提醒交友的忠告,尤其是過了60歲的人,該和誰親近,該遠離誰,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好像老祖宗有過深刻的經驗教訓似的。
我說一個自己真實的見聞。我曾經認識一個從國內大銀行來港生活的高級經理級別的移民朋友。開始他給我的印象不錯,懂得很多,說話也很得體,給人一種沉穩和幹練。我們相處了大概半年之久。平日都有電話問候。
但有一次,他見到我跟我說,他的生日就要到了,要邀請一些人士出席他的生日派對。他認識的好幾個有錢的師奶,知道後都要參加他的派對,並要給他買高級禮物,他問我有人送祖母綠翡翠戒給他,算不算過得去的禮品,還是請她參加生日派對。要我給他一些意見。
我聽後便知怎麼回事了,也知道這位仁兄這半年與我的交往的內心盤算,我的舒服的感覺直接告訴我:交往可以結束了。
我有幾個基本觀點,說出來和大家探討:
第一,世上沒有100%正確的東西,也不存在100%錯誤的東西,關鍵是一個“度”的掌控問題。
回到抽煙喝酒的話題上。
我相信,抽煙喝酒是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樂趣。有人抽煙喝酒不加節制,所謂煙酒不分家,每次都要抽到極致,喝到痛快才罷休,比如北方人的喝酒風格;
有人抽煙喝酒適可而止,像我的老父親,一生抽煙喝酒,都是點到為止,每天5顆,從來不多抽,更不會多喝,每餐不會超過3兩,活到89歲,一生都沒有醉過一次。
有人只抽煙不喝酒,就像我的姐夫,年輕時嗜煙如命,卻不喜歡喝酒,但抽煙是真的喜歡,還沒有一個度,最後抽到肺氣腫。
也有人只喝酒不抽煙。就像我年輕的時候,喝酒從來沒有節制,因為好酒,也體會過酒的快樂。每頓沒有半斤52度,是不會下桌子,也不知醉過多少次。
我自己最怕的是酒後開車,搞了兩次,第三次便不再開車了。老話說“事不過三”,我是很信的。
所以,凡事還是一個度的掌握。
一句話:有度好辦;沒度麻煩。好和壞是相對的。
第二,人生就是一部減法。有人活在世上,什麼都想要,能要到自然好,那是真牛逼。我估計,要得到兩樣東西,運氣以及能耐一樣不能少。
但我覺得人生是減法,並非加法,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以及“兩害相權取其輕”,就像我選擇運動方式一樣,我喜歡爬樓梯,下樓梯,以及做第五套廣播操。覺得這種有氧運動和肢體活動,可以堅持,也不吃力。對我來說,好過跑步難以堅持。
儘管醫生說此類運動會有損膝蓋,還是要悠著點,但我覺得凡事有利便有弊,2-1=1,利大於弊,心肺功能上去了,今後或坐輪椅,我也幹了。
我的活命哲學是:
人生抓住一樣東西,已然不錯。這是規律。
我自己來香港生活,覺得已經很好。作為一個閒雲野鶴,自由自在,健康過得起,有自己的圈子和快樂,還有喜歡嘗試美食的慾望,還要什麼。似乎足夠了。
第三,事物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就看你是否懂得利用轉化的原理。
好多事情,眼下是好事,到了明天,也許就是壞事。尤其是COVID-19之後,過去的習以為常的冬季流感,也會讓人感到恐懼。說到底,是今日的人類免疫力出現大幅下降的問題。原因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也許是我們的食品安全(包括種植和養殖)出了問題;也許是人類遭遇到外星人的攻擊;也許是全球化和富裕的生活,少了毛澤東時代的苦日子的煎熬。
所以,今天的餐桌上,營養學家提出要全谷食物以及粗纖維。這在我理解,就是事物的相對性。
但我只相信一點:
人類誕生以來,自然而然的東西,比如煙葉和酒精,以及大麻這類的違紀品,為什麼會存在這個世上,一定有他的原因。根本原因還在於這些東西,提供了人類需要的舒服,科學上講是“多巴胺”。
我是覺得,既然舒服是造物主留給人類的重要的恩賜,就保留用樸素的舒服觀點,來作為一切事物的試金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