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人物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只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个人资料
正文

守護亞健康底線:身體無大礙

(2023-10-15 00:44:09) 下一个

在香港,疫情過後,保險、體檢和保健品生意明顯好起來。感覺是不大地道的一件事。

一方面,媒體不斷釋放信號,說三年疫情生命脆弱,要居民愛惜身體,注意衛生,不要搞到癌症之類的大病找你麻煩;一方面,天天刊發保險、體檢和保健品生意軟文廣告嚇居民,搞到居民見面必聊健康的話題。

的確,COVID-19害死不少人,重災區自然是可憐的老人。因為老人扛不住病毒的侵襲。即使如此,很多年輕和中年亞健康人士,也被COVID-19搞到睡不著覺,甚至情緒低落,我看香港醫院裡的胸悶、腦霧的情緒病人還真是不少。

一個CIVID-19,讓很多亞健康人士的毛病顯出原形。可見,亞健康是個分水嶺,守住亞健康底線,或許就守住了其他要命的大病找上門來。

包括我本人在內都是亞健康人士,和所有人一樣,都覺得亞健康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是一個美麗的說辭,也從來沒有放在心上。這次看到香港衛生署的報告,說很多感染病毒呈陽性的人,多半都是亞健康人士。我算是領教了COVID-19的厲害。

說到亞健康,無非就是“三高”(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糖),心律不齊(失常),“肥胖”以及準糖尿病之類的問題,說通俗一些,是身體各項指標與健康人士有些差距,但又沒有達到真正疾病人士的糟糕指標的人士。我相信,現實中亞健康人士是很多的。

而据香港衛生署的研究報告,這次感染到COVID-19病毒的人士,絕大多數是身體免疫力比較弱的老人以及亞健康人士。老人不去說他,看來,亞健康絕對不是好事。打一個比方:如果洪水到來,第一個被水淹到的一定是老人和亞健康人士。

我認為,人到中年,甚至進入老年,身體不同程度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很正常的,所謂亞健康狀態。如果從理性角度出發,守住亞健康的底線,或盡可能指標好一些,聽從醫生的建議,該打疫苗打疫苗,該接種盡快接種,不僅可以有效抵抗重大疾病的侵擾,降低感染的機會,更不會發生稀里糊塗感染病毒,稀里糊塗丟掉性命的低級的錯誤。

——守住亞健康底線,確保自己的身體指標不會滑向疾病的軌道。

我聽多個醫生說過,好多疾病,比如糖尿病的血糖指數,肝病比如轉氨酶指數,肺氣腫血氧飽和度,最好不要有過真正病人的指標,一旦有過便是一個分水嶺。以後,罹患此類疾病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而指標如果從來沒有超過,則罹患疾病的概率是很低的。很多疾病就是這麼奇怪,一旦指標不小心超越,有時就覆水難收,不可扭轉了。

我看到香港新聞裡說,一些中產階層,甚至有錢一族,個人發展不錯,生意做得很好,家家有車有房,子女都享受很好的教育,唯獨自己不愛惜身體,搞到高血脂和高膽固醇,最後無奈做了“通波仔”(血管搭橋)手術,生活雖然復常。但一場疫情,讓很多做了手術的亞健康人士,卻因為一個超過自己負荷的爬山運動,一個額外的體力透支活動,而失去了生命。

事實上,在一個公共醫療比較好的地區,因為有社會化照顧服務,每天生活有規律,有秩序,飲食起居都正常,包括出行逛街,是看不出亞健康人士與正常人士有什麼不同的。或者說有什麼意外閃失的。只有病毒或是細菌,才是鑒別亞健康人士與正常人士的試金石,才知道誰的身體真正好,誰只是表面現象。而最有說服力的,當屬香港最近成功找回一個失蹤八天的17歲中學生,而奇跡般生還,中間發生一次8號颱風,一次黑雨的自然災害,他都挺了過來。相信這是真正的好身體。

所以,很多醫生說,對於COVID-19,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感染病毒身體反應不強烈,有些人感染病毒則是很大一件事,其實,都是人體免疫力抗擊病毒的自然反應。有的人免疫力強,有的人免疫力弱,遇到病毒就顯現出來。

病毒也是欺負人,專找老人和亞健康人士下手,也就不足為怪了。

疫情三年,香港1萬多人被COVID-19奪取生命,絕大多數是老人和亞健康人士。這是專家通過病理統計後得出的結論。亞健康人士自然要有自知之明的,要確保自己的體檢指標比如抽血檢查結果,不會有真正疾病的信號。

——守住亞健康底線,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四平八穩生活。

老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是很有道理的。我理解,這裡的“小心”是減少概率的意思,而“萬年船”則是四平八穩的生活。現實生活中,有了亞健康,還是要小心為上,凡事盡可能量力而行,不去逞能。

很顯然,亞健康人士身體指標都不會太好,多數人都有一些基礎性疾病,都是長期服藥人士。很多人甚至是終身服用藥物,完全靠藥物維持著生活品質。

畢竟,外人看不出來,很多人服藥後仍可以繼續工作;可以繼續做生意;可以繼續瀟灑的生活。但歸根結底一句話,他(她)的所謂的健康指標是靠藥物維持的。你說血壓,血脂,膽固醇,還是血糖,是一種暫時的平衡,其實也是一顆潛在的炸彈,只是在常溫下,沒有導火索引爆而已。

如果從醫學的觀點,靠服藥維持健康人士和不服藥健康人士的相比,其身體機能是完全不一樣的。

打個比方:

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登山人士,一定是沒有任何潛在基礎病和服藥的人才有資格登頂的人。我相信,當年王石能夠攀登珠峰,健康狀況一定是很棒的,應該沒有服用過任何基礎病藥物的。

而一個非常人的生存環境,對於亞健康人士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就拿珠峰來說,無論氣壓程度,空氣供給,體力應對,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更不要說亞健康人士,不能承受非正常環境下的挑戰人士,是不可能在超出身體負荷的條件下完成體育運動的。

所以,我聽說有基礎病的服藥人士,尤其是三高人士,醫生都不建議他(她)去西藏旅遊,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拉薩海拔高度達到4500多米,已經超越了正常人對呼吸空氣的要求。如果服藥的人,比如有支氣管炎或高血壓的人去拉薩,肯定是受不了的。

難怪有人說,亞健康人士的日常出行,多半是悠著點的。正常生活都沒有問題。千萬不要逞能,或超過自己的負荷做一些事情,不然,靠服藥維持的身體平衡,是很容易被打破的。

我在香港這些年,經常看到新聞報道,因為一些人本身是亞健康人士,比如做過通波仔手術,甚至還在服用藥物維持生活品質,卻喜歡逞能,更不聽忠告,結果頂著烈日爬山遊玩,最後因為體力不支而暈倒發生意外的事情。這是不應該的。一句話,亞健康人士,凡事悠著點,做回和身體條件匹配的事,應成為自我維護健康的座右銘。

——守住亞健康底線,多吸收一些高能量的東西,確保自己的精氣神能夠過得去。

什麼叫高能量的東西?

我理解是:心中常存感恩之心;對社會的理解和隨意;滿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對他人的包容和理解;心疼孩子而具有同理心;認可樸素的道理和法則;量力而行做一些好事;時常念叨別人的好;心靜如水安然若素。

聽說一個美國社會學家把能量分成了17個等級,從低能量到中能量,再到高能量,能量由低至高,依次為100分到1000分不等,每個等級都有一個關鍵詞以及分值,我覺得挺科學的,不知他是否從愛因斯坦相對論中得到的啟示,搞出這麼一個挺具象的可以量化的好東西。

估計西方人搞得能量的東西,跟中國的精氣神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人講陽氣,其實也是一種能量。我看現實中,有不少人崇拜高僧大德,捐助寺廟香火錢,估計就是這些人想藉高僧大德的高能量,可以轉嫁到他們身上,令他們生意紅火,身體健康,也是一石兩鳥,算盤打得很精。

但我想,高能量的獲取可能需要由心而生。一來有心去想,俗話說“想得美”,睡夢中都想著好事;二來想做點不求回報的事情,真正去做了,我看,高能量就應該有了,陽氣就更加足了。

據說,最高的能量是開悟。但我一直搞不懂開悟是個什麼東西。有人說,開悟的能量分值最高,有差不多1000分,真是了不得。排第二的是愛,有500分值,也是不錯的。如果我們平日對身邊的弱勢群體有愛,有心,想幫他們做點事情,我看就非常棒了。

如果一個月做一件好事,一年就有12件,相信我們這些亞健康人士的身體,應該更好更棒,上天或更加眷顧,令我們不斷有高能量加持,今後的生活,就不會有什麼大礙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