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第八節 毛澤東時代的革命化家庭標配
我一直搞不明白60-70年代的中國人家庭的生活形態,為何大部分是簡單劃一的革命式家庭。高級幹部也好,普通幹部也罷,家家都差不多,革命感情與親情是分得清清楚楚的。絕對沒有今天的中國家庭的多元化概念。
這裡面深層的原因是什麼?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以及溝通,完全不是今天父母跟孩子的水乳交融的關係,而更像部隊基層連隊裡的班組關係。
我看到當年的一些資料介紹,說高級幹部的家庭,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更是嚴肅而規矩的。我認識一個高級幹部的孩子,比我大幾歲,與我上同一間中學,他的父親是12級的抗日幹部,平日裡,他有很強的優越感,老師對他也是另眼相待,他口袋裡時長有零食,比如糖果和巧克力,經常拿出來給我們吃,要我們認他為老大。
我記得,70年代末期,國家剛從文革結束逐步轉到發展經濟的軌道上,一切都在撥亂反正。但這些高幹的孩子,膽子還是比我們大得多,大到有些犯法的事情,我們想都不敢想,比如泡妞,搞人家有家有口的婦女,而在他看來,是小事一件。而且,還津津樂道跟我們說他的這些快樂的事情。
這應該源於他的父親在家裡的做派,在單位裡的霸道,以及平日裡高人一等的頤使氣指。如果說,他們是紅二代,那他們的膽子,真的是家庭的優越感熏陶出來的,並非天生就有的。
但他跟我說,他在家最怕他的父親。父親是家裡的真正老大,高高在上,說話一言九鼎。父親說話從來都是很兇,很嚴肅,他如果有事或者闖了禍,都是私下跟母親和保姆說的。
這些高幹的孩子,從小就感受到父親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男人氣派,內心是又愛又羨慕,平日裡,父母的言行就是頤指氣使,打打殺殺的。所以,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有人打出“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條幅,我相信是真的。高幹子女真的潛移默化了他父親的遺風。有一句話“虎父無犬子”,的確是有道理的,遺傳基因說法應該有科學的根據的。
哪個年代,革命感情之所以超越親人感情,我想是無產階級專政和長期階級鬥爭帶來的結果。俗話說,人類愛恨情仇,愛一直是第一位的,恨總是排第二。但在革命教育的年代,恨排在了第一位,愛退到第二位。可見空白的大腦,裝入了什麼東西,以後就是什麼東西了。
西方社會推崇平等博愛,倡導同理心和憐憫心,其實這些都是人類樸素的情感;而東方社會,總是強調“恨”字當頭,“仇”字為先,勾心鬥角成為生活的哲學,為人處世總是抱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心態,這是什麼樣的生存法則。
在那樣一個年代,有人加入了共產黨,卻要求黨性第一,人性第二,最好是不要人性,拋棄兒女情長,革命或更徹底。這與西方社會完全不同的兩個價值取向。我只能說,毛澤東創立的共產黨,的確是有理想和抱負的政黨,只是作為一名黨員,真是非常不容易的,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是第一位的,然後才是家庭和生活。
我在想,當年出現的眾多的革命家庭,並非天生就是這樣,根本的原因還是毛澤東思想對人性的碰撞,真的撞出火花,徹底改變人們的樸素的價值觀,才有了如此大的扭曲。
革命的家庭,革命的作風,革命的紀律,成為哪個年代絕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獨特標配。不然,當時的國家,怎麼可能突破人性規律,把一個個有著兒女情長的家庭,變成了為了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可以不食人間煙火的革命家庭?不能不說是毛澤東時代的高超的思想洗禮所致。
哪個年代,大部分城市裡的家庭,父母們每天似乎都忙得不得了,很多父母常常是白天工作,晚上政治學習,如果工作的地方離家比較遠的話,父母們都會自覺地在工作的地方,搭一個臨時的床鋪。以方便晚上政治學習太晚,第二天可以準時工作,索性就睡在工作地點了。
我記得,73年我讀小學的時候,父母經常週六晚才騎自行車回來,平日都是哥哥帶著我生活,哥哥15歲,我才12歲,一日三餐也是胡亂搞著東西吃。記得我哥哥最做麵粉旮沓,因為簡單省事,只要放入一些青菜,出鍋時放入一瓷羹豬油,就是挺香的一頓飯。
我相信,文革十年,很多與我同齡人應該都有我這樣的經歷,小小年紀,什麼都學會做,比如生火(煤球爐)做飯,洗衣裳,洗球鞋,嗮衣服,疊被子。而每每等到父母週六回來,我和哥哥都會第一時間搶先向父母報告,我們如何學會了生火做飯,煮飯不會粘鍋底。父母都會說“好樣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之類的話。想想真的很有趣。這在今天似乎是不可思議上事情。
相信哪個年代的中國城市家庭的生活風格,首先必須是革命家庭的風格,似乎才符合無產階級革命家庭的標準。
(未完待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