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华一代家庭的文化烂尾工程】
十年前的一天,家里买来几个石榴。我的儿子和我有一个对话 –
子:爸爸,这是什么?
父:石榴。
子:它为什么叫石榴?
父:那你认为它该叫什么?
子:它为什么不叫15或者17,偏偏叫“16”?
父:啊?你……你真没文化 !!!
我没有编造,这类的例子我们家还有好几个,比如我女儿创造性地将花椒称为“麻球”。这个水平其实也是这边大多数ABC的中文水平,很多甚至还不如这个。从许多中国朋友家的孩子的情况看,能学到“可用” 的程度,即具备基本的读和写的水平者只有两三人。原因很简单,没有中文土壤,且学习者又没有动机。
每当海外父母跟我说他们的孩子中文“很好”时,我总礼貌地回答“好,好,不简单”。但心里就问:有文化吗?会用成语吗?知道“刻不容缓”与“迫不及待”的区别吗?知道“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为什么可笑吗?
很可惜,即使花了很大气力和很多时间,如果一门语言达不到流利的水平,又没有长期使用的机会,或者只是低水平重复,则会被忘记。每个周末,因为父母的“愿望”,成千上万的ABC在中文学校里无奈地念经,学个半吊子。等他们一旦能够不学,立马儿欢呼雀跃,然后就是退步、忘记。
这是很多第一代移民家庭中发生的巨大的文化烂尾工程。这种烂尾损失的是时间。成人的时间是宝贵的,而儿童的时间其实更是宝贵的。如果一个人在其儿童至青年时期花数千个小时学一门技艺,无法精深,最后不了了之,那么他/她的损失是巨大而又经常看不见的。
我的孩子个性使然,去了几天中文学校后,便断然拒绝。而我们也不逼迫。另一方面,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因为家中经常有老人从国内来访,且家中也多用中文对话,所以孩子们的中文听力没大问题,基本表达也尚好,跟爷爷奶奶日常交流够了。到此为止。他们在这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去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我认为这样正好。
我知道,有人要扔砖头,骂我数典忘祖了。不过还请阁下先扇自己两个大耳刮子 — 你既然那么热爱养鱼,干嘛搬到沙漠里去?
我丝毫不反对孩子学些中文,并在家里用中文对话。我的意思是,孩子的付出与父母的期望值要合理。如果您有盖三层楼的资金,就去盖三层楼。如果梦想过于高远,建出一个十层楼的框架,资金链就会断裂,烂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而且我要再强调一遍,孩子的时间是宝贵的。这种文化烂尾尽管看不见,损失却非常巨大、难以挽回。
有人琢磨着将来孩子长大了可能要跟中国做生意,所以学中文“有用”。那种情况不仅太遥远,而且靠半吊子中文去中国做买卖,只有被骗的命。父母与其这样功利,不如诱导孩子学习中文的兴趣。如果真是发现这方面的兴趣和语言天赋,就为其创造好的学习条件。
学语言,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我原先一位白人邻居因工作原因到中国去了几年,两个女儿同去且在中国学校读书。前两年回来,我发现其水平远超过我认识的任何一位ABC。除非你儿女搬回中华文化圈,否则你孙子辈不大可能会中文。这个根是非断不可的,这个现实不得不面对。假如我们保护大熊猫只能让其多生存一代,然后注定灭绝,那我们肯定就不费那功夫了。对于母语,心情不同,我理解。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当然会继续存在和发展。但其主要依托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新加坡等中华文化圈。这方面,就不麻烦令郎、令爱们了。
还有一个相关的论点,我认为完全荒谬:在一次聚会上有一位说,只有学好中文,ABC才有根,孩子心中才有主心骨,否则就有身份认同问题,容易出现心理疾病。我立刻反驳 — ABC首先是美国人,不论学不学中文,都要让孩子懂得这一点,美国是他们的国家。如果引导一个美国公民依靠别的语言和国家产生主心骨,这不仅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疾病,这首先是大人的心理疾病。
他们把自己的文化全部写到宗教里面去,然后标榜自己的宗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比你所谓“没有宗教的人”在文化上高一等。比如穆斯林人不吃猪肉,本来就是一种文化习俗,当时他们的沙漠气候不适合养猪。但他们把这个习俗写入宗教,然后就觉得神圣不可侵犯了。汉人和回人在一起就必须尊重回人的习俗,而不用尊重汉人的习俗。“因为我有宗教,你没有,所以你必须服从我。”
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能写成宗教?儒家思想完全可以“上升”为所谓的“宗教”。我完全可以把吃红烧肉写入宗教,号称是我们玉皇大帝规定必须吃的,吃了才算对神的尊重。你拿我怎么着?回人和汉人一起生活,大家互相包容,互相平等才对。今天我陪你一起吃清真,明天你一起陪我持红烧肉,才是平等。总是要我汉人迁就你,在中国不必须比少数民族生育得少,到了美国又要跟从基督文化,怪不得华人在美国那么怂。
宗教都是人胡编乱写的,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美国人说宗教不让他接种疫苗。古代宗教产生的时候哪里有疫苗?还不是自己胡编乱造的?在美国,就要学会玩美国人的花招。
小小老大三岁上preschool的时候,老师的评价就是非常quiet。她解释这是双语儿童很普遍的问题,因为他们无法区别两种语言的不同(儿童一般是在两岁才发展了object performance,美国孩子相对晚,在世界上属于落后的),当看到其他孩子只使用其中一个语言的时候,就会confused,进而不再活跃,而是观察为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趋同是孩子天性,不想与众不同。
而这是孩子失去identity的开始,不是因为失去中文,而是失去自信。
小家伙当时在幼教理论教授姥姥的半年时间里中文已经到了能准确使用然而。。。所以这类词汇,中英文交流没有问题。
后来上小学后曾经带她上了一个学期的中文课,事倍功半,我当时观察其他熟人家孩子中文流利的主要因素是有不会英文的老人,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得不使用中文,而在我们家,你对她说中文,她会用英文回答,因为知道你懂。而这些中文流利的孩子拥有的特点都是比较quiet,不喜欢出头,尽管智商很高。
因此也就完全停止了她学习中文。
好处是明显的,从初中开始她就属于学校popular孩子,啦啦队队长,数学俱乐部主席,每年都获奖,辩论比赛,讲演能力,从低到高当过了所有学校里的学生会领导,喜欢出头露面,组织全年级的表演竞赛,历史上第一次与高年级并列第一,要知道对着两百人讲演指导,而且让人们信服听从指挥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全国数学竞赛差一点就到了最高水平(但是全国女生最高),写作水平到了写小说写剧本的地步(当时只有14岁),主动参加国际写作大赛,我们事先不知道。
总之有一个很快乐的学生生活,我们根本不需要操心任何事情,中学毕业时PSAT考试在没有任何复习情况下达到美国中学生的万分之0.25。
唯一的“缺陷”就是中文很糟,大概能听懂70%,基本不会讲。
我们是每年暑假带她回中国两三周,最后一周她讲中文算是流利,有口音,但回来忘掉。
但到了大学后突然发生对中文的兴趣,自己学,而且要求我们在电话里只与她讲中文来训练。不仅是听说,也包括读写,每天不间断自己学习,看中国电视连续剧,等等,兴趣很高。
毕业时她花两个月做了亚洲五国行,自己一个人,说这是一种挑战。在中国期间她完全是一个人,三周内走了很多地方,几乎都用中文。
人家夸她讲话与本地人一样,她自己得意,我们知道这是恭维而已,她口音其实很明显的,也不太会书面语。
语言是一种工具,任何时候都可以学,她高中学过四年日语,她的日语老师对我们保证她的水平是将她扔在东京大街上不会丢,大一暑假也在日本生活过三个月。
但性格的培养是长期的,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也有时间敏感阶段,无法替代。
而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更重要。所以,中文这事情没必要在中小学时代花太多时间,尤其是家里没有不会讲英文的老人的情况下。
花姐言之有理。
其实我从通过这些年对孩子的观察发现,他们根本就不会“忘记”自己的根。东亚的二代三代,不管是外貌还是家庭教育的沉淀,使得他们在交友、婚恋方面容易相互亲近。同时,他们对其他族群又保持相当开放态度。。。他们不需要我们这些老家伙管,他们把握得很好,我们只要向他们学习并且不添乱就可以了。
把犹太和印裔的成功归因于其各自的宗教是值得商榷的。另外,宗教也不过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相同宗教而不同主流文化者很多,比如南美和南欧都信仰天主教。。。此外,在美国,犹太教作为异教而被打压了一百多年,它怎么就简单地变成“成功因素”?
至少对于美国第一代华裔,我的看法是反过来的,我先认为须先解决个人的问题:个人强才家庭才强,族群才强。这个不需要什么宗教因素,也跟“白人主流社会”,BLM这些事情都无关。
华裔没有自己的宗教,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我不认为这是华裔的大短板。从个人角度,先做明智的个体,超越自己文化中的糟粕。
中国人的中文学校就不敢定在周日上午,生怕得罪教会。中文学校一直是周六,和学校其它活动:足球,音乐会,机器人比赛等冲突。很多华人信教的家庭的孩子真的受罪:周六得去中文学校,周日还得去教会,整个童年的周末就毁了,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长大后人格极度有问题。
印度人和犹太人的教会都是在周日上午,他们从来就不怕得罪基督教会。什么时候华人的中文学校开始定在周日上午,华人的自信和地位才会开始转变。
那年我女儿回来讲故事:“孙母空”用棍子打猪。。。八戒。
我说不对吧,是打白骨精吧?
她说,哦对,是打“白骨青”。
您说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后代”的问题,可能是这个文化中的“专制基因”在家庭中的表现,在很多华一代家庭中积重难返了。
是的,西班牙语的学习和保持要容易许多。除了说西语者在美国非常普遍之外,拼音文字间相通也是一个方面。孩子在学校学一点西班牙语,很快能达到对话的程度。若是中文,达到同样的水平恐怕要花10倍的功夫。
至于借鉴犹太裔和印裔,其实有多方面可以借鉴的。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学习这些族裔的公民意识和领导(从政)热情,这样整个华人族群的感受才不致偏向社会边缘。
学习是一个自愿的过程,更直白地说是基因决定的,其它因素也有,但不是主要的。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合理运用才是关键。
与其花时间精力要孩子们去掌握中文,不如用英文来传输中华文化的精髓。向成功的犹太人和印度人学习:虽然不掌握希伯来语或印度语,但维持自己的文化根基和宗教,而不是去皈依基督教。
谢谢您褒奖,不敢当。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很尽心的,这本身值得尊敬。但是,有的人夹杂的非理性和莫名焦虑多了些。当期望值和干涉的“度”都有问题时,结果的不理想也就可想而知了。
金句,收藏了。
非常赞同博主对后代学自己母语的看法。通达、睿智、明白、合事理。我也一直这样看。
“文化烂尾工程。这种烂尾损失的是时间。成人的时间是宝贵的,而儿童的时间其实更是宝贵的”、
“孩子的付出与父母的期望值要合理”、
“假如我们保护大熊猫只能让其多生存一代,然后注定灭绝,那我们肯定就不费那功夫了”、
“要让孩子懂得这一点,美国是他们的国家。如果引导一个美国公民依靠别的语言和国家产生主心骨,这不仅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疾病,这首先是大人的心理疾病”。
如此大量的金句迭出,把他人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说到如此深刻、透彻,这中文的水平,赞!
我每次看到中国人家庭中的钢琴时,就冒出和博主一样的想法。而且深深的感叹:中国人家庭里的钢琴,太多了。
一个郎朗,让多少中国人父母生出完全不切实际的贪欲和“邪念”,糟蹋了无数孩子们的美好青春。
可悲的是,绝大多数的父母认识不到那是对孩子的“犯罪”,还都振振有词的说什么让孩子们建立兴趣、陶冶情操、终身受益之类的鬼话。
自己就是条虫,却认准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成为龙,哀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道理没错。但虫的后代成为龙的概率,有没有1%,我都持怀疑态度。
谢谢平等兄。华人家庭,父母的“希望”多一些很正常(当然不仅在学中文这一点上)。如程度合适,是对孩子成长的促进。这个度的把握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