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呓語

旅美三十五年,如今闲云野鶴安度晚年,偶得文思泉源,盼借此博客平台抒发,自娛自乐,也求高手斧正。
正文

忘了人民币长啥样了?

(2024-06-23 10:57:01) 下一个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1988年春天离开家乡赴美,与先行一年半的先生在波士顿会合,学习工作生活33年后,退休迁往洛杉矶。其间回国几十次,开头是探望父母亲友,后来是度假旅游。刚开始回国都是带美元现金回去换成人民币,也带几张信用卡,在国内吃喝玩乐好一个方便。后来把没用完的人民币存入银行,没想到这一招给日后加入电子支付带来极大便利。

2004年12月8日,支付宝(Alipay)面世,它是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的核心产品,致力于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在线电子支付及理财,刚开始遭到阻力发展缓慢,直至2011年推出二维码、余额宝等产品,又与国内外180多家银行以及Visa Master Card 建立合作关系,逐渐成为国内电子支付的龙头。网上有许多不同版本的第一个使用支付宝的客户,有说是焦振中,有指是梁桥,民众津津乐道的故事情节就是他们后来全成了富翁。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真实故事是山东临沂有个1962年出生的大爷名字就叫做支付宝,支姓在中国是冷门姓氏,目前支姓族人有17万多人遍布全国,但叫支付宝这奇葩名字却是独一无二的。大爷一辈子生活在穷乡僻壤,种田为生也开个小店叫做“支付宝商店 ”。当时他活了五十多岁,除了知道自己生下来就叫支付宝,哥哥叫支付顺、弟弟叫支付发,妹妹叫支付花,根本不知“支付宝”是啥玩意儿,但却随着“支付宝”横空出世走入亿万人生活中,他的名字因为与之重名,无时无刻不受到各种骚扰,源源不断的电话短信轰炸得他烦不胜烦,他商店生意也受到影响。于是2017年支付宝大爷状告支付宝“你这玩艺儿凭什么跟我同名?给我造成这么多麻烦!我一定要讨个公道,赔我一百万来!” 但他却败诉了,因为他不是明星名人,普通人的名字是沒有专利权的,他也并未注册过“姓名商标”, 而支付宝是软件是企业,目前国内法律对此没有相关的判罚。支付宝大爷闻讯正准备????旗息鼓自认倒霉, 这时马云却授意阿里巴巴向支付宝大爷伸出了橄榄枝,发声:“ 你叫支付宝,我也是支付宝,我们有缘,本阿里愿意出资共同打造“支付宝示范店!”事情就这样解决了,马云还是有智慧的,支付宝状告支付宝成了一段佳话。

微信(WeChat) 是2011年1月份由腾讯公司推出的免费即时通讯应用软件,2012年推出朋友圈,至2015年发展到国际上,成为热门的社交平台。微信支付开始于2013年8月份,从最初的发红包与小额转账,不断发展和完善,至今发展成为与支付宝比肩的广泛应用的移动支付工具。

2015年之后,我先生回国工作,之后我也在国内生活一段,当时华夏大地大踏步地进入电子支付时代,我们觉得很新鲜,就央求年轻友人帮我们把银行卡与微信和支付宝绑定,又下载了淘宝、拼多多、美团、京东阿里巴巴等网购软件,当时算是很赶时髦了。

开始时,我们也很置疑电子支付的安全性,也跟国外的很多网友一样觉得隐私可能会被泄露,恐怕银行存款哪天会突然被骗子掏空,甚至在国内的房产也芨芨可危?所以刚开始只是在大型实体店大超市等“靠谱”的商家消费时试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但渐渐地发现根本没有一单交易出差错,慢慢地开始上网购物,从小店铺、小商贩、路边摊买物品也敢用微信或支付宝了。但我们还是有戒备心的,与电子支付绑定的银行账户里不超过几万元,万一岀事损失小些。

后来发现,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在国内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疯长,如龙卷风似地猛烈刮向每个角落,所有大小商家都有绿色微信支付二维码和蓝色支付宝二维码,都有两者的扫描器,方便顾客电子支付。

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使用手机最多的国家,14亿人口拥有移动电话手机达18.56亿部,用手机上网人数达近十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会上网的肯定都会下载微信和支付宝,它们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不单单是每人手机都会生成付款二维码和扫码收款功能,微信和支付宝还开发许多小程序,几乎复盖所有的生活所需,如水电煤气自动交费,出行打车租车、旅行购飞机高铁票订旅馆,找饭吃外卖….几乎无所不能。所以十几年来老百姓从疑虑抵触到欣然接受,甚至到了喜爱使用并且一刻也离不了的程度。

是电子支付在国内普遍到了什么程度呢?曾经有人讲:“连乞丐讨钱都是竖一张二维码图像,让人扫码给钱!” 这我倒没见过,但是去年在庐山道观门口,的确除了放钱的盘子,也有绿色(微信)和蓝色(支付宝)的二维码,要捐钱,扫描一下就行了。登庐山在休息小亭里有无人卖水处,一瓶矿泉水¥4,也是自动扫码。至于在路边卖几把自家葱姜的老大爷老奶奶,也都是竖着二维码纸板,买卖到了付钱时,顾客常问:“是你扫我,还是我扫你?” 这扫不是扫地僧哟,是支付宝上一按“扫一扫”按键就岀来的扫描光仪,或者微信“+”上现出的“扫描”,那些七老八十的农村老人玩得比刚回国的我们还溜呢!

疫情三年多回美国生活,没有机会使用微信和支付宝。2023年四月份回国,第一时间发现我俩的电子支付都不作为了,需要重新输入ID, 即护照信息;以及更新银行帐户信息,还需要与中国电话绑定,即实名认证;这比疫情前严格多了。我当时用的中国手机是十几年前用亲戚名字在一个代理点办的,店主不知道如何输入护照信息,就让亲戚用她的名字和身份证代开户,我当时也不认为会惹麻烦,就这样电话帐号用亲戚名字和ID开的,但注册微信和支付宝时用我自己的银行账户。可能被发现有矛盾,所以被停用了。跑了中国移动的营业厅,很容易地把ID改回本人护照, 从此我在国内使用电子支付无往而不胜了。

现在中国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外国人注册电子支付的不便,近年已经批准可用国外银行卡,信用卡绑定微信支付宝,有几个朋友亲戚都办成功了,但仍要求有中国电话,因为付款结果和银行余额都要发短信确认。这对外国短期旅行者很不友好,希望不久有变通方法。

虽然电子支付是如此普及,达到90%以上,但政府明令商家不得拒收人民币,你可以照样怀揣人民币购物,如有拒收者,可以告官,可能老板就玩完了!只有一样,网约车必须上网订,得用电子支付。但也无需担忧或愤恨,满街上跑着出租车是收人民币的,但请你兜里常备好零钱,要是你一百、五十的大票砸过去,司机一定佯装找不开,你就吃哑巴亏了!小商店小摊里也这样,付给人民币一定会收,但商家会脸露嫌弃,认为你是乡巴佬或外星人,连微信支付宝都没得,接下来他又扣扣搜搜到处找零钱,最后讲:“嗯,没零钱,你多买些凑个整数!” 如果实在谈不拢,你又不愿多付当怨大头,店主可能就不卖了,还会嘟囔着:“几个月没见人付人民币了,这人哪来的?” 若碰到排队付款,前后面的顾客还会盯着你看:“ 哟,总算见到一个付人民币的了!” 弄得你十分尴尬,马上回去也设法把两大电子支付app 给请到手机来,不然花了钱还受人挪揄,当史前人围观……

所以在国内如果没有电子支付方式,你可以用人民币,但得带着鼓鼓襄襄的钱包,多带些小票,但不需分币,国内买卖已不算个位数多年了。

自从电子支付蓬勃发展以来,国外信用卡Master card、Visa 的刷卡机似乎集体消失了,我带回去的信用卡只好深锁抽屉,只有去年住五星级酒店用过一回。估计由于电子支付是即时付现金,而国外信用卡是延期借记卡,系统不同。但我们在美国用惯信用卡,真的希望有关部门能调整政策,重新允许收用信用卡,吸引更多国外游客。

我们去年在国内呆半年,今年又回来三个月了。其间去贵州、甘肃、青海、山东、福建、新疆等地旅游,没有带一张人民币,全部用电子支付,不管到城市还是边埵,山乡或海岛,不论是吃饭、购物、住宿、还是加油….. 都是掏出手机“吱啦”一声,交易完成!真的是“兜里没钱包,走遍天下游!”

除了非常方便,最大优点是干净,脏兮兮的现金钞票似乎已经远离中国人的生活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经过千万人的手和腰包,不知沾染多少细菌!个人认为新冠病毒的传播终止,与人民币不再大量流通似有关系,广泛使用电子支付,极少的使用纸币,大大减少了细菌病毒的传播,不得不说是微信支付宝电子支付的一个意外功绩吧!

我们家去年初从银行取的几百块人民币一直没有机会用出去,那是几张“毛爷头”,我还认的,其他的50、20、10、5、2、1元纸币,几十年前用过,你们别来无恙吧?可能你们还认得我,但几十年未谋面,我已经彻底忘了你们的尊容了!

那几张“老毛爷”最终还是用出去了,因常请小区里的清洁工来干些力气活,他至今用老人机打电话,没有智能手机,只收现金,所以我们让捂在抽屉里的这几百纸币终于挪到他的钱包里了!

还有结婚随礼时有些人还是喜欢用红彤彤的大团结,觉得微信支付宝扫码付礼金总不带劲,恰好有个好友的公子结婚,我们想来想去不知送啥礼?最后还是去银行取了几千元新大钞,风风光光地塞满红包袋子,嗯!有面儿!我想人民币现金用于结婚随礼很喜庆,太适合了!

虽然基本没人用钱包了,但请看好手机,千万别掉了或被偷了!它不但是钱包,还是你一大半的生命财产—-银行、ID、笔记本、备忘录、各种私人事物记录……万一丢了,你吃不了 兜着走吧!想想都汗毛倒竖起!所以时时管好手机吧!

2024年6月24日写于福州

(本文系个人使用电子支付体会,有????同意见者盼心平气和商榷,尤望回国实际使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4)
评论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菲儿:在国内住一段时间会习惯并爱上用电子支付的,只是短暂来访者要安装上app, 要实名认证的电话和银行账户等太烦琐,游客会生畏,所以最好恢复广泛使用信用卡,或许能发明微信自付宝扫描信用卡来支付?那更方便了。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菲儿:国内公共场所的公厕永远没有手纸,所以我去年发文告诉北美来客一定记住每日随身携带足量手纸,不然大号完“守株待兔”向同厕者乞讨厕纸的尴尬会一再上演。见过有些高档的公厕有人坐镇喷了香水有分手纸要收钱。也见过厕所安扫微信的机器,免费吐出十几厘米长手纸。扫脸的没见过,但可能不久会普及的。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umiao' 的评论 : +1

听说中国有的洗手间要扫脸才让你进,给你手纸:)

同意慧玲中国要让国外的信用卡多发挥作用。

不过用惯电子支付,确实挺方便的,就是手机不能丢。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禾儿续:其实我在疫情前在中美欧旅游大多是自助游。去年认识携程经理后订了两个甘肃贵州小团后觉得不错,今年埃及游也跟团了。跟团好处有几处:—, 设计的路线合理,复盖很多名景;二,交通安排緊湊,住宿价廉物美,全程四五星,比自己做攻略订的旅馆更高档,因携程团得到折扣更大。三:吃喝玩乐大多数全包揽,有自费歺和游玩项目也会提供交通。四:飞机票便宜。這次埃及游有六个年轻人事先做无数详尽的攻略,最后还是決定跟团走。可能因為所有攻略也都在网上搜携程等提供的,而跟携程自營团綜合拆扣更大。最后第五是更安全,有地接陪同全程,有当地人导游,有问题找携程经理与客服,整个行程他们也投了保险。总之我们年龄渐长,自己折腾不动了,跟团游是不大自由,但参观景点肯定更全面!而且像埃及这种近战乱地带,自助游挺玄的。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油翁:欢迎新朋友!其实我潜水读过好些您在其他热点精选文章下的精彩留言,很折服您的犀利优美的文笔。感谢来访和鼓励,一定继续笔耕,盼望您经常给予指教。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幽默有趣,让人对电子支付在中国的普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huiling-LA美國确实幽默风趣,赞一个!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Wimiao 您说的对,未雨绸缪,凡事要留有余地,人民币美元现金都要有点储备。平时虽然电子支付是大趋势,人民币现金在大灾难来临无电力时就能应急。谢谢评论。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燕儿来访,我已回国二月余。从地理位置上,去埃及从中国出发近,去欧洲也是,所以就订国内团。另外在家对面有个携程门店,经理小李很实在,帮制订出游计划、找合适的行程都帮助很大,所以从去年起出游都找他。我们大都自订小团,很方便灵活。这次埃及12人也还行,中东地区有战乱,自由行不大安全,跟团会有保障些。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wumiao: 谢谢提醒,家里另一半比较保守,他那儿有现金小金库。刚开始在国内生活时都随身携带准备
燕麦禾儿 回复 悄悄话 我和先生回国都是陪老人,从不出去旅游,平时不买什么东西,手机是家人给准备好的,所以没有这方面的经历,谢谢慧玲分享有趣故事。有个问题想问慧玲,好像慧玲喜欢订国内旅游团,比如这次去埃及。为什么不在国外跟团旅游?国内跟团便宜?我不喜欢跟团,自己出门方便自由,不用赶时间,和别人协调同步。我只是好奇问一下。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最近广西大水,电停到现在,多少人家连个方便面也买不了。所以平时一定要准备现金。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huiling-LA美國 2024-06-24 12:34:14

感谢“疫苗与健康”来访,从您的网名与所写评论能猜测到,您是专业人士,甚为荣幸能够得到您的指教。有关新冠疫情的来无影去无踪的确可以说是世界疑案,对于传播途径和突然式微的研究也未最后定论。虽然理论上“在无生命物体上病毒存活时间短,不会传染给人类”的说法早有所闻,但疫情期间收到信件包裹外卖食品之类,我还是要在日光下暴晒后,再用消毒剂喷洒后才放心。当时我就几乎不用现金了,常用信用卡后用酒精擦拭,这些措施可能只是个人选择,但我知道很多人也是这样做的。我一直认为纸币现金是最肮脏的,每一张都携带大量细菌病毒,无奈又不好消毒,消毒液可能使纸币变色变形损坏,影响使用并或损失钱财。所以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减少流通可能对控制疾病传播有益处。本文只是个人拙见“个人认为新冠病毒的传播终止,与人民币不再大量流通似有关系,广泛使用电子支付,极少的使用纸币,大大减少了细菌病毒的传播,不得不说是微信支付宝电子支付的一个意外功绩吧!” 用了“似有、可能、意外”等不确定词语,意在委婉地表达个人观点,抛砖引玉,敬请商榷。再次感谢您的指教。
疫苗与健康 回复 悄悄话 研究表明,现金不是Covid-19病毒传播的主要路径。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是吸入他人咳嗽或打喷嚏时所产生的病毒粒子,或以手接触接触病毒后再触碰眼鼻口。病毒经由无生命物体的表面传染给人类的路径目前并不明晰。

因此,新冠病毒的大规模传播终止,与人民币不再大量流通没有什么关系,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终止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在一夜开放之后很快被感染,从而达到一个群体免疫的状况. 其实这个病毒依然会传播,只是规模没有在大流行时期那么大罢了。

纸币较强的流动性导致其容易携带各类细菌病原体是事实,但目前没有数据表明纸币给人们带来大量和高度的传染病的危险。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世界公平:很容易用微信来支付,打开微信页面,右上角有 号,点入见“scan” 再点入有一扫描绿色bar, 对准商家二维码,“滋拉”一声,付款成功;或点击“my code ”, 你自己的二维码显示,由商家扫描,付款成功。若还不明白,问任何50岁以下的国人,或商家都可帮忙。另外可入微信service, 点wallet 钱包,把你几千块转些去“零钱”, 小额付款更容易!恨不得隔空抓过你手机示范,哈!好为人师了!
世界是公平的 回复 悄悄话 没用过支付宝,用过微信支付,但感到微信支付有些愚蠢或霸道. 我由于是借用国内家人的银行账户,即使我微信钱包里有几千元人民币,我想花10元买东西都办不到. 也许我功夫不到家.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Vancat1000:谢谢来访与鼓励!的确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觉得方便安全,尤其是干净 !不用时时往腰包里塞钱和查找是否被偷走。手机扫描“哧溜”一声商客皆欢!
vancat1000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真实,有趣!电子支付,真的是方便!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点钱的感觉真的爽,但钱太脏了,不好消毒又宝贝得藏在腰包,会传染病毒,可能是医务人员的洁癖吧!我认为电子支付是世界性的金融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在是E时代了,全人类都被裹协着奔向远方,早几年,能想象到马斯克的这些把戏吗?就说AI, 许多行业都成昨日黄花了,咱们码字写文的爱好都要被冲毁了呢?苏苏冒犯了,可能是我个人拙见,请勿介意,好文友畅所欲言!问好,得马上去你那里赏新文了!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是挺搞笑的,现实常常比戏剧更有戏剧性!我以前没听过这支付宝重名的官司,挺有意思的。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用手机付钱没有心疼的感觉,一不小心就花冒了。我还是喜欢纸币的感觉,尤其喜欢点钱。可能有毛病。问好慧玲。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笑死了,叫支付宝,起名izde父母意识超前啊。我最同情姓贾的,叫什么什么都不对。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硅谷居士' 的评论 : 谢谢你提醒我了,对不能使用信用卡,我也很有意见,已经加写进去。谢来访!经常读你财经文章,受益良多,再次感谢!
硅谷居士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我家里还存了以前几次回国换的人民币钞票,至今还没有花完。
我倒是希望中国的商家能够接受美国的Visa和Mastercard。这样可以极大地方便国际游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