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呓語

旅美三十五年,如今闲云野鶴安度晚年,偶得文思泉源,盼借此博客平台抒发,自娛自乐,也求高手斧正。
正文

福州房事

(2025-05-27 06:23:56) 下一个

看这题目各位不要想歪,咱们中文博大精深,很多字词句都有天壤之别的多种解释,别介,今天我要讲的是正儿八经的有关房子的事情啰!

回到福州一个月了,昨天有事到西湖公园附近,你没看错,福州也有西湖公园,是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典园林。到那儿是真正的故地重游了,我们家在那附近曾有套1999年买的房子,两年前卖掉了。那一带号称是福州黄金地段中的精华,毗邻西湖公园,周围是省政府和本市最好的幼儿园和小学,还有达明路美食街和福州名片三坊七巷也在附近,二十多年来只要回国,都会住在那儿。

这套福州顶级学区房却不是我们的购买初衷,完全是误打错撞稀里糊涂买下的。我们赴美前住在先生任教的学校里,旧的教学楼改的简易宿舍。等我们一家三口都到美国后,校方后勤部门让我们腾房,无奈只好把家具杂物分搬到两家长辈处。因婚后我们都是独立居住,不习惯与长辈们同住,后来回国就变得无家可归了,只能住旅馆,心里很不得劲。

不久后得知一个香港开发商在这地段盖商品房,正在售卖楼花,这老板恰好是先生发小的弟弟,小时候也认识,算是间接发小,互相信任容易成交,很快就买下这套房子了,位于8楼南北通透,当时在福州算是较高档的商品房,但每平方米才售三千多元,一共花了近四十万元人民币。又给了老板发弟(发小弟弟)八千美元代为装修,交房时皆大欢喜,说是三至四星级宾馆不是吹牛。这是我们在国内买下的第一套房子,自然是像得了头生女儿一样地如获至宝爱护有加。

当时福州城里还很少人买商品房,有工作的大多数住单位里分配的宿舍,是的不叫房子叫宿舍!还有些本地人有祖传的小破矮的房子,厨房不正规,也没有卫生设施。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每天清晨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放着盛有一家老小夜间宿便的马桶,环卫工人挨家挨户收集,倒入粪车,拉去郊外乡村,集中在大粪池发酵后当农家肥。这种落后肮脏的生活方式几千年延续下来,我刚参加工作时单位在闹市区,但周围民宅都是这样,清晨空气中弥漫着臭气,不敢上街的。人心思变,能住上有现代化厨卫设备的房子是很令人向往的。

当时一般老百姓都想方设法地要得到单位分配的房子,其实是向单位盖的房子付租金,但是各单位都僧多粥少,就设立各种门槛条件,一房难求,申请者要通过各种前门后门,斗得你死我活才能得到租住单位宿舍的权利。后来市政部门也开始盖亷租房,也只有通天人物们才能搬入。

当时的老百姓对购买商品房几乎都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普通百姓,谁会想到买房呢?一是囊中羞涩,二来观念未开。

我有个远房表伯在七十年代未把占地面积约二亩的,有二排一共七八间的祖传小矮平房,还带个小池塘的房子卖给省商业厅盖宿舍,地点就在西湖外一条街,当时不算闹市区。一共得了五万卖房款,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因为万元户概念还是之后近十年才出现的。听说商业厅给他家两个选择:一次买断给五万人民币;或者是给三套房子住,每月每套付两元租金,出乎意料的是,表伯一家商议后决定不要房子产权,只要卖房款五万元,理由是银行的定期储蓄利率高,这五万元每月能产生三十多元利息,够半年租房费用了。我至今还记得表伯讲述时沾沾得意自认聪明的表情!他可不是无知的市井小民,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生,省卫生厅高干,夫人婚前是上海的千金小姐,精明如斯,却也未能跳脱时代的思维局限,实在令人为之惋惜!现在想起来匪夷所思,真正的鼠目寸光呀!表伯过世后我跟他家也没联系了。不过自己买房后有一天在附近街道溜达,见到“三角井”的地名,才记起他家门牌是三角井27号,因为城市大拆迁重建,很多街道合併或消失,经我锲而不舍地仔细寻找,终于找到商业厅宿舍群,问了门房大爷,果然是当年的三角井27号,我又问了表伯子女的名字, 却无人知晓,也难怪都过了四十多年,他们不可能还付几元房租住在这儿吧?为了五万元现金,失去了三套市中心房子产权,按疫情前房地产最火的那几年的市值,表叔家损失千余万元了吧!真是悔青几代人的肠子啊!

这个真实的故事充分地说明了那个年代,买房根本不是主流选择,老百姓认为租房比买房还实惠。

千禧年之后,房地产飞速发展,老百姓也开始热衷于买房炒房,新婚夫妇都要货款买新房,房地产越炒越热,疫情后又开始降温,昨天到原住处对面的房产中介处一问,仅仅两年,房价已经下降了一万多一平方米。

庆幸,我们买进卖出都正当时机!

我们买的这套房从未用于出租过,只是每次回国度假时住一住又去旅游了,所以内部还完好如初。

因为是顶级学区房,门口的丁字街上曾有有各种售楼中心六七家,多年来我们接到中介电话不下几百次,在美国时因日夜颠倒,半夜三更接到要求看房售房电话更是不计其数。虽然这房子被我们打理得很舒适温馨,我们也非常喜欢,但其实并不宜居,首先在闹市区交通拥挤,出入家门之路不畅通,空气质量差。最恼人的是由于本省市的权贵子女集中在最牛小学,每天早中晚三次接送学生们的汽车电动车摩托车挤满了住宅楼外的丁字路口,我们加做了双层玻璃还是无法完全阻断噪音,更别提出门散步或者购物要穿过水泄不通的人流,常感烦燥。 中介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打动我们:“这学区房对你们没用,但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求之若渴,你卖掉还帮助了别人!”

但因为各种原因卖房一直拖延着,开头十年房价并无大涨,在2010年后
随着周边学区效应逐年增强,房价也水涨船高,突然上升到一平方米二万左右,在观望中居然节节上升,到疫情前的2020年,听说涨至历史新高六万多一平方米,当然比起北上广同类学区房的一平方米十来万的天价,完全是小巫见大巫!我们终于动心了,条件也成熟了,我们在离市中心二十分钟的仓山区的一套二手房装修完毕,是时间卖房换房了!

正准备让中介把房子资料放在网上, 大规模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三年多的封城、隔离、大白、核酸……一切按下暂停键,看房买房的人几乎都没有了,房价也节节下滑。咱们的卖房也搁浅了。

直到2023年初春,劫后余生的中国房地产业又开始复苏了。各种中介机构的电话重新轰炸身在洛杉矶的我们。我们发现房价比疫情前最高点已下降一平方米一万多!我们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认为是出手时候了。于是就委托在福州的亲属做代理人,配合中介让潜在买主看房,两个多月后,一位有两个幼儿园和小学年纪的儿女的顾客最有诚意购买,女主人说若买下这房子,孩子们在家门口上顶级小学,就可以赢在起跑线上;同时她又省了近十年的接送时间,可以专注做生意,值得!我们双方做了让步,谈妥了价格,定了过户日期,中介在视频电话上让我们签了合同。

就这么简单把房子卖了,虽然不在最高点,但比起买时赚了十几倍,我们心满意足了!2023年4月初,疫后三年重新回到福州,整理房子花了一周时间,家具空调等全部送给买主,衣服书本捐赠大部分,只有照片信件各种文件舍不得丢掉,加上厨房各种碗碟电器,装了十几个箱子,找了“货拉拉”,一个卡车就解决了。

过户那天新老房主到“福州市民政务中心”,我们把护照出示给办事员,检查了我们交清水电费煤气费,在中介和办事员帮助下,对方当场支付全数房款到指定银行(近一半是贷款), 过几分钟他们在另一柜台上拿到了房产证,我们在中介陪同下前往银行把卖房款存入账户。如此的简单快速, 倒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买主是年轻的小夫妻,我很惊讶他们的财力这么雄厚,就与他们聊了几句。原来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双方父母都给了资助。最重要的是男方原单位分的一套福利房买时才几万块,去年卖了近二百万,所以才凑齐了过半的房款,其余的贷款三百万,因为还要留十几万做过户费和税务费。

“谢谢叔叔阿姨卖这么好状态的房子给我们,很开心不需要装修了!”

我们也忙不迭地谢谢他们买下我们心爱的房子,希望好好善待它!谁说卖房子不像嫁女儿一样又喜又悲呢!

但显然欣喜若狂的成份更大,原先买这套房子是为了回国有个落脚处,并非投资房,却产生了我们有史以来的最好的投资回报,超过股市、基金、甚至美股回报率。虽然比起朋友同期在上海浦东出售一套房子获利1200多万人民币,还不及其半,但我们已经大喜过望了。

感恩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庆幸自己的当机立断,买房和卖房都选对时机。但是但房市风云变幻,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还有千千万万不太走运的人们,在房价高点贷款买入房子,现在房价节节下滑,一定是焦心如焚的吧!

根据网上综合信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近来国内经济低迷,商业萧条,房地产疲软,各地房价纷纷下跌。我这套房子幸而在两年前出手,但在福州还有一套前几年花250 万买的二手房正住着,青岛也有一套度假房,上网查过房价,都跌到购买前的价格。我倒也不甚焦虑,买卖房子有赚有赔,自古以来如此,等着吧!再过几年国內的房地产也可能复苏了呢!

房事、家事、国事,事事缠绕心中,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2025年5月27日于福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回二胡一刀:那买家财务状况还不错,有家族生意,双方父母还能帮忙,他们还寄希望于十年后两个孩子都毕业了,房地产或许又复苏。我自己是安全着陆获益了,但比起北大广深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买卖场上总是有人喜欢有人愁,靠运气!就好像在股市上获利大喜,但更多人惨败……但愿我的买主不被贷款所累!
二胡一刀 回复 悄悄话 买家如果当初是勉强才凑齐了首付,剩下的贷款三百多万恐怕现在成了头顶上的大山了。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菲儿,我那时其实还没有投资国内房地产的概念,都是因为需要才在福州和上海买了商品房,歪打正着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花花来访,很庆幸及时把房子脱手了,人生越走越远,身外之物越少越好啊!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哈林向田好!这套房子两年内下跌了近30%, 为买主sorry, 但对他们是刚需学区房,至少住十年,可能会涨回来。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1

慧玲非常有投资头脑。

我家老爸第一批房子投资也比较早,那个时候商品房刚开始有。。。。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慧玲也写房事哈!这套房卖得时机正好。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他们买下我们心爱的房子”- 这套房子现在的市场价是多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