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微信:佛教在共产党领导下, 找到了...得到了...

(2025-08-02 18:04:03) 下一个

https://mp.weixin.qq.com/s/z4u1acUKJoW2rppLcXSziA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佛教中国化发展方向

 
Image
 

 

中国共产党是最忠实的人类优秀文化的践行者,特别是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践行者。党在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十二个词组对“国家”“社会”“人民”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发展方向的基本内涵。“国家”发展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进步的目标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民”教养的目标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系统、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的真理性与先进性和实践的现实性与有效性,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保障,为中华民族的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继承与发展了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并且不断吸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中形成的人类最伟大、最先进、最崇高的文化价值体系。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坚持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

 

在新的时代,为了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为了主动地参与中国社会主义的文明建设,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化佛教中固有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间佛教”的理念,不断地进行创新发展中国化佛教,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积极地贡献中国佛教界的力量,中国佛教界必须清醒地、自觉地、主动地抓住中国化佛教在当代发展的大好时机,坚持佛教中国化唯一正确的发展方向,从实际出发,以“人间佛教”的理念为契机,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

 

Image
 

 

众所周知,佛教是以生命的解脱为目的的宗教,它以道德的完善与智慧的提升为方法,真修实证地解决生命的存在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佛教是现实的,佛教是理性的,佛教是人生的,佛教是实践的。特别是中国化佛教,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呈现出了整体性、系统性、具体性、次第性以及实践性的内在有机统一体和事理圆融、解行相应、自他不二、体用一如的特征。中国化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以及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哲学思维、逻辑分析、心理解剖以及道德修为、艺术审美等方面,都展示出佛教独有的智慧与洞见。

 

佛教主要突出的贡献在于人类自我觉悟的方法与境界提升,在某种意义上讲,佛教是唤醒生命主体的精神文化,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三法的安立都是基于主体心灵的实践法门。从普遍性意义上讲,所谓的“戒”,就是道德的规范与行为的准绳;所谓的“定”,就是坚定的意志与正确的信念;所谓的“慧”,就是觉悟的心智与自在的德性。“戒”“定”“慧”在佛教内部中的大乘与小乘设定的范围与内涵也有所区别,但在原则上是一致的。

 

中国化佛教的创新性在于对诠释佛教“戒”“定”“慧”的教义上进行了中国化式的解读,使之适应了中国文化环境以及中国文化心理,灵活地彰显了佛陀的本怀教法的真精,真正地克服了在历史上种种“异化”佛法本义思潮的影响。所以说,中国化佛教是真正继承了佛教固有精神的佛教,这如同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真正实现了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的政党,中国化佛教也是真正地实现了让真正佛教说中国话的佛教。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上看,中国化佛教从整体上讲是完全相契的。

 

历史是前进的,文化是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永无止境的人类文化科学体系,它会不断地进步与完善。担当继承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是各界社会组织文化团体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佛教界会继往开来,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在践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断地丰富中国化佛教的内涵,在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教方面更具体地诉诸行动,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做出佛教界应有的贡献。

 

在生活中,佛教的“四恩”思想要充分体现出来,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爱国与爱党是密不可分的。佛经中有言:“一切资生事业悉是佛道”,爱护众生,感恩众生是佛教真正的菩萨行,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与因素。敬养父母是中华文明的美德,也是敬畏生命的来处及养育之情的报答。人是文化的生命,文化是学习与教化的结果,师长犹为重要,是真正的增上缘,所以报师恩(佛是最上师)也是人性的至善至美之德。

 

近代佛教大师太虚长老曾说:“仰止为佛陀,成就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禅宗六祖大师也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都是“人间佛教”的基本要素,也是中国化佛教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从生活的现实角度出发,反思人生,反思现实,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佛教来讲也是坚持中国化佛教发展方向的必备条件和基础。建立人间净土,转识成智,明心见性就是净化社会,净化人心,在这一点上,佛教是最忠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奉行者和弘扬者,所以,当代中国佛教发展方向就是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时代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彻底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国佛教界应同全国人民一道,响应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的各项英明决策和工作要求,积极地践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坚决“两个维护”,把佛教中国化的工作做好,使中国化佛教成为当代中国不断发展进步的一份重要力量。

 

从历史上看,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哪个时代,像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能够真正为人类各种优秀文化提供充分的发展条件和机会。中国佛教走到今天,才真正全面获得了发展机会和实现佛教理想的条件。中国佛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里,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正确发展方向和现时代的首要任务,同时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信任与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文化纲领,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真正的正义、光明、美好的精神价值取向,是与佛教基本精神相符顺的。

 

在新的时代里,必然会产生新的中国化佛教,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新的中国化佛教形成的内在动力,就是佛教界能够自觉地认识到新时代的发展方向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能够直面现实,不忘初心,全心全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实践“人间佛教”,与时俱进,不断繁兴。国家有希望,佛教才真正有希望。

(作者:杭州佛学院研究生导师)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