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Dv0PuogTj3u6L7MTT8N5eg
有位朋友喜欢收藏点文玩,连带着便对许多所谓的“文物”“国宝”之类的如数家珍。最让他难以释怀的东西,可能就是十二兽首吧,因为他经常为这个话题、为了剩下的还未“回归”的那几个愤恨不已。只要聊起这些,他就不可避免的聊起圆明园、谈起八国联军,同时还怒不可遏、言必称“我们”、句句离不开“耻辱”。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赚钱,“回收国宝”。只不过很遗憾的,经过三年的洗礼后,原本还有点小钱的他,现在已经快将手里保存的几样值钱的古董卖光了。某天有其他朋友请客,又凑一起了,三杯酒下肚,他就又聊起了所谓的“屈辱史”,痛惜圆明园中“我们”丢失的文物。我忍不住给他泼了点冷水:咱且不说圆明园被烧之前在园子里囚禁并弄死了什么人、且不说那场战争中老太后母子和满朝文武到底该负多少责任,单只说那个园子,人家的产权可是明明白白的爱新觉罗氏私人所有,跟你有什么关系?不客气的说,要是往前数两百年,你在那个园子门前多停留一会、多看两眼可能都会被当场乱棍打死。可见,你使用“我们”这个词,可确定是僭越了。僭越你懂吗?就是说,你使用了超越自己身份地位、也就是你原本不配用的物品或者自称。僭越之罪,在清代可起码都是能给你判上一个斩立决的。当然,现在已经是2024年了,没有人会追究你僭越的罪过,但给你一个“违法侵占”的名头可并不过分。这就如同,马云若是破了产,你就不能说“赔光了我们的钱”。只要你余额宝里存的那点钱能够取出来,马云破产就跟你没一毛钱关系。又比如,中石化关门,你也不用悲伤。只要加油站还能给你的车加上油,你就不用负一分钱的责任。很多人都极度容易角色错位。特别是读历史或者读小说看电视时,都特别容易让自己代入角色,而且代入的还都是食物链最上面那一个。如果说看爽剧将自己意淫成霸道总裁,如果说读《射雕英雄传》时将自己想象成学降龙十巴掌、灭花刺子模、和黄蓉滚床单的郭靖,如果说读《鹿鼎记》时将自己幻想成娶七个绝世美女、坐拥天下财富的韦小宝也还则罢了,但若是看《隋唐》时也非要将自己意淫成关中秦王或者凌烟阁某个国公,这可真就属实有些搞笑和荒诞了。你要知道,隋唐的官民比例可是1:4000,唐朝也差不多。至于说王侯的占比,更要达到几百万分之一。你在官民比达到1:190的当下都当不上一个科长,回到古代反倒能成为万人之上?如果算上事业单位,1:26的比例中你都没混上个编制,回到古代你反倒能成精?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准备将自己的角色代入某一个大型群体时,请一定想想自己是谁的问题、想想自己配不配的问题。如果你不学着独立思考,还要继续沉迷于宏大叙事、沉迷于仇恨心理,那么,你的孩子也必将会成为司马北的粉丝,也必将会在某一天抄起优型锁走上街头、也必将成为抢盐抢板蓝根抢连花清瘟的急先锋……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记住,脑子这个东西永远都是自己的,既不属于电视、也不属于教材,更不属于某个名人。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随意送给别人。我希望所有人都能知道,世界这本书早就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不能总是沉迷于留恋过去的故事。当然,我说了其实也是白说。网上有个段子说,现在有三大无奈:一是什么都知道却不能说,二是蠢货啥都不知道却满嘴胡说八道,三是即使有再多证据也说服不了蠢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