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世界

禅世界是一个独立的、非政治的和非营利的佛法修学机构,是一个供同修交流和砥砺的平台。我们使用先进网络技术,以开发修行者个人化、社区化和智能化的交互虚拟世界为目标,长期为此时此地的修行者服务。禅世界网页:chanworld.org
正文

《佛陀的教导》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

(2024-02-13 11:18:17) 下一个

《佛陀的教导》

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

卷一前言、作者序言、佛陀、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第二章 四圣谛之第一圣谛:苦、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

卷二第五章 第四圣谛:道、第六章 无灵魂的教义

卷三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第八章 佛陀的教导和当今世界

卷四精选经典文本、缩写、精选参考书目、词汇表、索引


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

尼罗达:“杜卡(DUKKHA; 痛苦)的息灭”(NIRODHA: ‘THE CESSATION OF DUKKHA’)

第三圣谛是指:存在摆脱痛苦的连续性、杜卡(Dukkha; 痛苦)的连续性的解放、解脱、自由。这称为杜卡(Dukkha; 痛苦)的息灭圣谛(Dukkhaniodha-ariyasacca),也就是涅槃(Nibbana),更广为人知的是其梵文形式的涅槃(Nirvana)。

为了彻底消除杜卡(Dukkha; 痛苦),一个人必须消除杜卡(Dukkha; 痛苦)的主要根源,即“渴求(thirst)”(tanha),正如我们之前所看到的。因此,涅槃也被称为Tanhakkhaya(渴求的灭绝)。

那么你会问:可是什么是涅槃呢?为了回答这个十分自然和简单的问题,所写之书卷帙浩繁;它们越来越混淆了这个问题而不是澄清了它。对这个问题唯一合理的回答是,它永远无法用语言完全和令人满意地回答,因为人类的语言太过贫乏而无法表达绝对真理或终极实相(即涅槃)(the Absolute Truth or Ultimate Reality)的真实本质。语言是由人类创造和使用的,以表达他们的感官和他们的心所经历的各种事物和观念。象绝对真理这样的超凡脱俗的体验不属于这样的范畴。因此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体验,就象鱼的词汇中没有词语来表达坚实陆地的性质一样。乌龟告诉它的朋友鱼,它(乌龟)刚在陆地上散步后回到湖里。“当然,” 鱼说,“你是说游泳。” 乌龟试图解释不能在陆地上游泳,陆地是坚实的,可以在上面行走。但鱼坚持认为不可能有这样的东西,陆地必须象它的湖一样是液体,有波浪,而且在那里必须能够潜水和游泳。

言语是代表我们所熟知的事物和观念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会也不可能传达甚至普通事物的真实性质。在了知真理方面,语言被认为是具有欺骗性和误导性的。所以《楞伽经》(Lanhavatara-sutra)就说无知者们就如一头大象落入泥沼一般深陷言语之中。(注1)

可是我们又不能没有语言。不过如果用积极正面的词语来表达和解释涅槃,那么我们立刻就会抓住与那些词语相关的一种观念,可能恰与涅槃原意相违。因此,我们通常使用负面的词语(注2) – 这也许是一种危险较少的模式。因此经常用这样的负面词语,如Tatihakkbaya(Extinction of Thirst; 渴求的灭绝)、Asamkhata(Uncompound; 未结合的; Unconditioned; 无条件的; 无为的)、Virdga(Absence of desire; 离欲)、Nirodha(Cessation; 息灭)、Nibbana(涅槃; Blowing out or Extinction; 熄灭或灭绝)来参照。

我们再考虑以下在巴利文原典里找到的若干涅槃的定义和描述:

“涅槃是那渴求的彻底息灭,舍弃它,摒弃它,摆脱它而解放,放下对它的执着(离执; 脱离; 离欲)。”(注3)

“一切依缘事物(有条件事物; 有为法)的平息,放弃一切烦恼染污,渴求的灭绝,放下执着(离执; 脱离; 离欲),息灭,涅槃。”(注4)

“比丘们啊!什么是绝对(Asamkhata; Unconditioned; 无条件的; 无为)的东西呢?比丘们啊!它就是欲望的息灭(ragakkhayo)、嗔恨的息灭(dosakkhayo)、妄想痴迷的息灭(mohakkhayo)。比丘们啊!这就是绝对的东西。”(注5)

【禅世界注】:本书对欲望(desire)和贪欲(lust or thirst; 渴求)在很多地方混用而不严格区分。严格说,所谓贪嗔痴里的贪指贪欲(尊者菩提比丘用英文lust),而欲望(desire)应该是中性的。当然贪欲属于欲望。八正道的各个要素是判断欲望为贪欲或邪欲与否的标尺。欲望本身也是现象,也是无我的。即使有贪欲,也是有办法去改变和根除的。正确的欲望(right desire; 正欲)是八正道修习实践的动力。

“罗陀啊!渴求的灭绝就是涅槃。”(注6)

“比丘们啊!一切无条件的或有条件的事物,在它们当中,放下执着(virdga)是最高的。也就是说,摆脱狂妄我慢的自由、渴求的毁坏(注7)、执着的根除、连续性的切断、渴求(tanha; 贪爱)的灭绝、放下执着(离执; 脱离; 离欲)、息灭、涅槃。”(注8)

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面对一位游行者(Parivrajaka)“什么是涅槃”的直接问题时,他的回答与上面佛陀给出的Asamkhata的定义相同:“贪欲(尊者菩提比丘用lust; 本书作者用desire)的灭绝,嗔恨的灭绝,妄想痴迷的消灭。”(注9)

“放弃和摧毁对五取蕴的欲望和渴爱:那就是杜卡(dukkha; 痛苦)的息灭。”(注10)

“连续性和变异迁流的息灭(‘The cessation of Continuity and becoming)(Bhavanirodha)就是涅槃。”(注11)

进一步,对于涅槃,佛陀说道:

“比丘们啊!有未出生的、未成长的、无条件的事物(the unborn, ungrown, and unconditioned)。如果没有未出生的、未成长的、无条件的事物,那么不会有对出生了的、成长了的、有条件的事物的出离(escape)。因为有未出生的、未成长的、无条件的事物,所以有对出生了的、成长了的、有条件的事物的出离。(注12)

“在这里,坚固性(地)、流动性(水)、热性(暖性; 火)和运动性(风)(solidity, fluidity, heat and motion)等四种元素没有立足之地;长与宽、细与粗、善与恶、名与色的概念全都消灭了;既无此世也无他世、既无来也无去也无住(nor coming, going or standing)、既无死亡也无出生也无诸感官对象(诸根尘)。” (注13)

因为涅槃是用否定词表达的,所以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它是消极的,并且表达了自我消灭。但涅槃绝对不是自我消灭,因为根本没有自我可以毁灭。如果有的话,那么这是自我的妄想痴迷的消灭、错误的自我观念的消灭。涅槃是负面(消极)的还是正面(积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消极”和“积极”的观念是相对的,并且属于二元性的范畴。这些术语不能应用于涅槃、绝对真理(Nirvana, Absolute Truth),它超越了二元性和相对性。

否定词不一定表示负面状态。巴利语或梵语中表示“健康”的词是 arogya,是一个否定词,字面意思是“没有疾病”。但arogya(健康)并不代表负面状态。“不朽Immortal”一词(或其梵语对应词Amrta或巴利语Amata)也是涅槃的同义词,是负面的,但它并不表示负面的状态。负值的否定并不是负数。涅槃的著名同义词之一是“自由”(巴利文 Mutti,梵文 Mukti)。没有人会说自由是负面的。但即使是自由也有消极的一面:自由总是从阻碍性的、邪恶的、消极的事物中解放出来。但自由并不是负面的。因此,涅槃,Mutti或Vimutti(绝对自由),是摆脱一切邪恶的自由,是摆脱渴爱、仇恨和无明的自由,是摆脱所有二元性、相对性、时间和空间术语的自由。

我们可以从《中部》的第140经(Dhatuvibhanga-sutta)中得到涅槃作为绝对真理的一些想法。这个极其重要的开示是佛陀在一个陶匠的棚屋里,在寂静的夜里给富拘娑提(Pukkusati)(已经提到过)讲的,佛陀发现他聪明又热心。

这则经里中相关部分的精髓如下:人是由六大元素组成:坚固性(地)、流动性(水)、热性(暖性; 火)和运动性(风)(solidity, fluidity, heat and motion)、空(space)和识(consciousness)。他分析了它们,发现它们没有一个是“我的(mine)”、“我(me)”、或者“我自己”。他了知识(consciousness)如何出现和消失,以及愉快、不愉快或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受如何出现和消失。通过这种认知,他的心变得没有执着(detached)。然后他发现自己内心有一种纯粹的宁静(equanimity; upekha),他可以通过这种宁静来成就任何高级精神状态(境界),并且他知道因此这种纯粹的宁静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他转念一想:

“如果我将这种清净和净化的宁静集中在无限虚空处(the Sphere of Infinite Space; 空无边处),并发展出与之相符的心,那就是一种精神建构(mental creation; samkbatam)(注14)。如果我将这种清净和净化的宁静集中在无限意识处(the Sphere of Infinite Consciousness)…… 在无所有处(the Sphere of Nothingness)…… 或于非想非非想处(the Sphere of Neither-perception nor Non perception),并发展出与之相符的心,那就是一种精神建构(mental creation; samkbatam)。” 然后他既不在精神上建构,也不意愿连续性(continuity)、变异迁流(decoming; bhava)或消灭(vibhava)。(注15)

由于他不建造(造作)或不意愿连续性(continuity)、变异迁流(Becoming; bhava)或消灭(vibhava),所以他不执取于世间的任何事物;因为不执取,所以不焦虑。因为他并不焦虑,所以他的内心完全平静(paccattamyeva parinibbayati 完全熄灭)。他知道:“出生已尽,梵行已历,当办已办,已无余事。”(注16)

于是,当他体验到一种愉快、不愉快或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感受时,他知道它是无常的,它不会束缚他,也不会带着激情去体验它。无论这种感受是什么,他都会体验它而不被它束缚(yisamyutto)。

他知道所有这些感受都会随着身体的破裂消解而平息,就象一盏油灯的火焰,在油和灯芯耗尽时熄灭一样。

因此,比丘啊!如此赋禀的人具有究竟智慧(the absolute wisdom; 绝对智慧),因为所有杜卡(dukkha; 痛苦)的灭绝之智是绝对圣智(the absolute noble wisdom)。

他的解脱建立在真理之上,毫不动摇。比丘啊!非实相(unreality; mosadhamma)是虚假的; 而实相(reality; amosadhamma)、涅槃,就是真理(Truth; Sacca)。因此,比丘啊!一个有如此赋禀的人就具备了这个绝对真理。因为绝对圣谛(paramam ariyasaccam)是涅槃,也就是实相。”

在其他地方,佛陀明确地使用“真理”一词来代替“涅槃”:“我将给你教导真理和通向真理之道。”(注17) 这里的真理绝对意味着涅槃。

那么,什么是绝对真理呢?根据佛教的说法,绝对真理就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每个事物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conditioned; 有为的)和无常的,并且没有象自我、灵魂或阿特曼(Self, Soul or Atman)那样不变的、永恒的、绝对的在内或在外的本质。这就是绝对真理。真理从来都不是负面的,尽管有作为负面真理的一种流行的表达方式。证悟这个真理,即不带妄想痴迷或无明(avijja)而如实看见诸事物(jathdbhiitam),就是渴爱渴求(Tanhakkhaya)的灭绝,杜卡(dukkha; 痛苦)的息灭(Nirodha),也就是涅槃(注18)。有趣且有用的是,在这里记住大乘佛教对涅槃的看法与轮回没有什么不同,“生死即涅槃”,取决于你看待它的方式 – 主观地或客观地。这种大乘观点可能是从原始上座部巴利文经典中发现的诸观念发展而来的,我们刚才在简短的讨论中提到了这些思想。(注19)

认为涅槃是渴爱灭绝的自然结果,这是错误的。涅槃不是任何事物的结果。如果它是一种结果,那么它就是由一个原因产生的一种效果。它会是samkhata “产生的”和“有条件的”(缘起)。涅槃既不是因也不是效果。它超越因和效果。真理不是一个结果也不是一个效果。它不是象一个神秘的、心灵上的、精神的状态,例如禅那(禅定; dhyana)或三摩地(samadhi)。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见它、证悟它。有一条通往涅槃证悟之道。但涅槃并不是这条道路的结果。(注20) 你可能沿着一条路到达一座山,但这座山不是结果,不是路的结果。你可能会看到光,但光不是你的视力的结果。

常有人问:涅槃之后还有什么?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因为涅槃是究竟真理。如果它是终极的,那么后面就不会有任何东西了。如果涅槃之后还有什么,那种东西才是究竟真理,而不是涅槃。一位名叫罗陀(Radha)的比丘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向佛陀提出了这个问题:“涅槃是为了什么目的(或结局)呢?” 这个问题预设了涅槃之后的某些事情,即它假定了涅槃的某种目的或结局。于是佛陀回答说:“罗陀啊,这个问题不得要领(也就是说,它离题了)。一个人过着梵行生活,以涅槃作为其(梵行)进入绝对真理的最后投入,作为其目标,作为其最终的结局。(注21)

一些流行的、不准确的措辞,如“佛陀死后进入涅槃或般涅槃(圆寂)”,引起了许多对涅槃的想象性猜测。(注22) 当你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佛陀进入涅槃或般涅槃(圆寂)”时,你把涅槃视为一种状态、一个领域或有一个其中有某种存在的位置,并尝试用据你所知的“存在”一词的含义来想象它。“进入涅槃”这个流行词在经典原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没有“死后进入涅槃”的说法。有一个词parinibbuto用来表示佛陀的死亡或已证悟涅槃的阿罗汉,但它并不意味着“进入涅槃”。Parinibbuto的简单意思是“完全逝去”、“完全灭亡(熄灭)”或“完全灭绝”,因为佛陀或阿罗汉死后没有再存在(re-existence)。

那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佛陀或阿罗汉死后会发生什么呢?这属于不可回答的问题(avjakata; 无记)类别。(注23) 甚至佛陀谈到这一点时,他也表示,我们词汇中的任何词语都无法表达阿罗汉死后所发生的事情。佛陀在回答一位名叫婆蹉(Vaccha)的游行者时说,象“已出生”或“未出生”这样的术语不适用于一位阿罗汉的情况,因为那些与“已出生”或“未出生”等术语相关的事物 – 色、受、想、行、识 – 都被完全摧毁和根除,在他死后永远不会再升起。(注24)

阿罗汉死后,常被比作木材供应结束时一团火熄灭,或灯芯和油用尽时一盏油灯的灯火熄灭。(注25) 在此应当清清楚楚地明白,不容含混:与熄灭的一朵火焰或一团火作比较的事物,不是涅槃,而是证悟涅槃的由五蕴所组成的“众生(being)”。必须强调这一点,因为很多人,甚至一些伟大的学者,都误解和曲解了这个指涅槃的譬喻。涅槃从来不与熄灭的一团火或一盏油灯相比。

还有另外一个很流行的问题:如果没有自我(Self),没有阿特曼(Atman),谁能证得涅槃呢? 在我们谈到涅槃之前,让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自我(Self),现在谁在思考呢?我们之前已经看到,是思想在思考,思想背后没有思想者。同样地,是智慧(wisdom; 般若; patina)、证悟(realization)证得涅槃。证悟的背后没有其他的自我。在讨论杜卡(dukkha; 痛苦)的起源时,我们看到,无论它是什么 – 是存在(being; 众生)、事物(thing)还是系统(system) – 如果它具有生起的本质,那么它本身就具有它的息灭、它的摧毁的本质、根源。那么杜卡(dukkha; 痛苦)、轮回、连续性的循环,具有生起的本质,它也必须具有息灭的本质。杜卡(dukkha; 痛苦)因“渴求” (thirst; tanha)而生起,因智慧(wisdom; 般若; panha)而息灭。正如我们之前所见,“渴求”和智慧两者都都在五蕴之内。

因此,它们的生起和息灭的根源都在五蕴之内。这就是佛陀名言的真正意义:“在这有情众生(sentient body)六尺之躯内,我说此世界,此世界的生起,此世界的息灭,以及导向此世界息灭之道。”(注26) 这意味着所有四圣谛都可以在五蕴中找到,即在我们自己之内。(这里用“世界”(loka)这个词代替杜卡(dukkha; 痛苦))。这也意味着没有产生杜卡(dukkha; 痛苦)的生起和息灭的外在的力量。

当根据第四圣谛(下一个要修习的)来发展和培养智慧时,它就能看到生命的秘密、如实的事物真相。当秘密被发现,当真相被看见时,所有在幻象中狂热地产生轮回连续性的力量都会变得平静,无法再产生任何业-形成(karma-formations; 业行),因为不再有幻象,不再有对连续性的“渴求” 。它就象一种精神疾病,当病人发现并看到疾病的原因或秘密时,它就会被治愈。

在几乎所有宗教中,只有在死后才能成就至善(the summum bonum)。但涅槃可以就在今生实现证悟;没有必要等到你死后才“成就”它。已经证悟真理、涅槃的人是此世界里最幸福的人。他摆脱了所有折磨他人的“情结”和困扰、忧虑和麻烦。他的精神健康非常完美。他不后悔过去,也不沉思未来。他完全活在当下。(注27)

因此,他以最纯粹的方式欣赏和享受诸事物而没有自我投射。他喜悦、欢欣,享受着清净的生活,诸根愉悦,无忧无虑,宁静祥和。

因为他没有自私、嗔恨、无明、自负、傲慢以及所有这些“烦恼”,所以他是清净而温柔的,充满博爱、慈悲、和善、同情、理解和宽容。他对他人的服务是最纯粹的,因为他不为自己设想。他一无所获,无所积累,甚至没有积累任何精神上的东西,因为他摆脱了自我的幻象和对变异迁流的“渴求”。

涅槃超越所有二元性和相对性的术语。因此它超越了我们的善与恶、正与邪、存在与不存在的概念。甚至用来描述涅槃的“快乐”(sukha)这个词在这里也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舍利弗曾经说过:“朋友啊!涅槃就是快乐!涅槃就是快乐!” 优陀夷却问道:“但是,舍利弗,我的朋友!如果没有感受,那能有什么快乐呢?” 舍利弗的回答非常富有哲理,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范畴:“没有感受本身就是快乐”。

涅槃是超越逻辑和推理的(atakkavacara)。无论我们如何经常作为一种徒劳的智力消遣而参与有关涅槃或终极真理(Ultimate Truth)或实相(Reality)的高度思辨的讨论,我们永远不会以这种方式了知它。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不应该去争论相对论。相反如果他耐心、勤奋地学习,有一天他可能会了知它。涅槃是“由智者内在来实现证悟的”(paccattam veditabbo vinnuhi)。如果我们耐心而勤奋地遵循此大道(Path),认真地训练和净化自己,并获得必要的精神发展,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内在实现证悟它,而无需用令人费解和冠冕堂皇的话语来劳累自己。

因此,现在让我们转向通往涅槃证悟之道。

(卷一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