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世界

禅世界是一个独立的、非政治的和非营利的佛法修学机构,是一个供同修交流和砥砺的平台。我们使用先进网络技术,以开发修行者个人化、社区化和智能化的交互虚拟世界为目标,长期为此时此地的修行者服务。禅世界网页:chanworld.org
正文

《佛陀的教导》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

(2024-01-13 16:13:46) 下一个

《佛陀的教导》

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

卷一前言、作者序言、佛陀、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第二章 四圣谛之第一圣谛:苦、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

卷二第五章 第四圣谛:道、第六章 无灵魂的教义

卷三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第八章 佛陀的教导和当今世界

卷四精选经典文本、缩写、精选参考书目、词汇表、索引


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

在各种宗教的创始人们中,佛陀(假使我们也可以用从通俗意义上来说的宗教创始人来称呼他的话)是唯一没有声称自己是人类以外的存在的导师,纯粹而简单。其他宗教的导师们,要么是主神或他的形态不同的种种化身,要么受到他的启示。佛陀不仅只是人类的一员,而且他也从不曾自称有任何神灵或外力的灵感。他将他的所有证悟、诸成就和诸造诣归功于人的努力与人的才智。一个人,而且只有一个人才能成为一位佛陀。只要他如此愿意和努力,每个人身内都有成为一位佛陀的潜能。我们可以称佛陀是一个卓越的人。他的“人性”完美至极,以致在后来的通俗宗教中,他几乎被当作“超人”。

依照佛教的看法,人类的地位至高无上。人是其自身的主宰,而且没有更高等的存在或力量来审判其命运。

“一个人应当是其自身的皈依,还有谁会是他的皈依呢?”(注1),佛陀曾经说过。他教诫他的弟子们“要成为其自身的皈依”,而不可向任何人寻求皈依或帮助(注2)。他教导、鼓励和激励每一个人去发展自己,谋求自己的解放;因为人有能力通过自己个人的努力和才智,从一切束缚中解脱自己。佛陀说道:“你们应该做你们的工作,因为如来们(注3)只教导(解脱觉悟)之道。”(注4)如果佛陀被称为“救世主”,这只是意味着他发现和给我们指出了解脱之道 ─ 涅槃。而我们必须自己去践行此道。

在个人责任自负的原则下,佛陀允许其弟子们的自由。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说他从未想到要控制僧伽(僧团)(注5),也未要求僧伽依赖于他。他说在他的教导中绝无深奥教义,没有什么藏在导师紧握的拳中,换言之,他从来没有什么“锦囊妙计”(注6)。

佛陀所允许的思想自由在宗教史上是闻所未闻的。这种自由是必要的,因为根据佛陀的说法,人的解脱取决于他自己对真理的证悟,而不是神的仁慈恩典或任何外在力量的作为对他服从的良好行为的奖励。佛陀曾经到访拘萨罗王国(the kingdom of Kosala)的一个名叫克萨普塔(Kesaputta)的小镇。这个镇的居民被称为卡拉玛人(Kalama)。当他们听说佛陀到了他们的城镇时,卡拉玛人前往拜访并告诉他道:“大德!有一些沙门和婆罗门来到克萨普塔,他们解释和阐明自己的诸教义,而毁谤、贬低、嘲笑和谴责其他人的诸教义。大德!但是后来,又有一些沙门和婆罗门来到克萨普塔,他们也解释和阐明自己的诸教义,可是他们毁谤、贬低、嘲笑和谴责其他人的诸教义。大德!我们对哪些是宣说真理的沙门和哪些是宣说虚伪不实之物的沙门感到困惑和怀疑。”

于是佛陀给了他们这个在宗教史上绝无仅有的忠告(见AN.3.65克萨普塔(Kesaputtiya)经;又名《卡拉玛经》):

“卡拉玛人!你们有困惑是应当的,你们有怀疑是应当的。面对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你们会生起怀疑。来吧!卡拉玛人!你们不要因循(go by)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不要因循教诫的传承(lineage of teaching),不要因循传闻(hearsay),不要因循经藏典籍(a collection of scriptures),不要因循逻辑推理(logic reasoning),不要因循推论性的论证(inferential reasoning),不要因循合乎逻辑的认知(reasoned cognition),不要因循沉思它后对一个见(view)的接受,不要因循宣说者的看起来的能力,或者不要因循“这位沙门是我们尊敬的上师(guru)”的想法。可是,卡拉玛人!当你们亲自了知:“这些事物是不善的;这些事物是应受谴责的(blameworthy);这些事物是明智者们所责备的(censured);这些事物,如果受持和完成,会导致损害和痛苦”时,你们应该舍弃它们。…… 来吧!卡拉玛人!你们不要因循口述传统,不要因循教诫的传承,不要因循传闻,不要因循经藏典籍,不要因循逻辑推理,不要因循推论性的论证,不要因循合乎逻辑的认知,不要因循沉思它后对一个见的接受,不要因循宣说者的看起来的能力,或者不要因循“这位沙门是我们尊敬的上师”的想法。可是,卡拉玛人!当你们亲自了知:“这些事物是善的;这些事物是无咎的;这些事物是明智者们所称赞的;这些事物,如果受持和完成,会导致福利和快乐”时,你们应该遵循它们而生活。”(注7)

佛陀甚至更进一步。弟子甚至应该审视如来(佛陀)本人,这样他(弟子)才能完全相信他所追随的老师的真正价值(注8)。

根据佛陀的教导,怀疑(vicikiccha)是对真理的清楚了知和对于精神进步(或就此而言任何进步)的五种障碍(五盖; nivarana)之一(注9)。然而,怀疑并不是“罪”,因为佛教中没有诸信仰条款。事实上,佛教中并不存在象某些宗教对罪的理解那样的“罪”。一切邪恶的根源是无明(avijja; ignorance)和诸邪见(micchd ditthi; false views)。一种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只要有怀疑、困惑、动摇,就不可能取得进步。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只要一个人不明白或看不清楚,就一定会有怀疑。但为了更深入地进步,消除怀疑是绝对必要的。而要想消除怀疑,一个人就必须看得清楚。

说一个人不应该怀疑或一个人应该相信是没有意义的。仅仅说“我相信”并不意味着你知道和看见。当一个学生求解一个数学难题时,他会进入一个不知如何继续下去的阶段,并陷入怀疑和困惑。只要他还有这个怀疑,他就无法继续下去。如果他想继续下去,就必须解决这个怀疑。有一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怀疑。仅仅说“我相信”或“我不怀疑”肯定不能解决问题。强迫自己相信并接受还未了知的事物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精神性的或睿智的。

佛陀总是热切于消除疑虑。甚至就在他去世前几分钟,他还多次要求弟子们询问他,如果他们对他的教导有任何疑问,并且不要到后来再后悔没有弄清楚这些疑问。但弟子们却沉默不语。他当时说的话感人至深:“如果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你什么都不问,那就让你们中的一个人告诉他的朋友吧”(即让一个人告诉他的朋友,以便后者可以代他向佛陀询问)(注10)。

不仅是思想自由,而且佛陀所允许的宽容也让宗教史的学生们感到惊讶。有一次在那烂陀,一位名叫优婆离(Upali)的显赫而富有的居士,是尼乾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Jaina Mahavira); 耆那摩诃毗罗(注11); 耆那大雄)的著名在家弟子,被摩诃毗罗亲自派去面见佛陀,并要在业报理论的某些观点的辩论上击败佛陀,因为佛陀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与摩诃毗罗不同。出乎意料的是,优波离在讨论结束时确信佛陀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他上师的观点是错误的。于是他请求佛陀接纳他为一个在家弟子(Vpasaka; 优婆塞)。但佛陀要求他重新考虑,不要着急,因为“仔细考虑对象你这样的名人有好处”。当优婆离再次表达他的愿望时,佛陀要求他继续象以前一样尊重和支持他以前的宗教导师们(注12)。

公元前三世纪,伟大的印度佛教皇帝阿育王(Asoka),效仿这种宽容和谅解的崇高典范,尊重并支持其庞大帝国内的所有其他宗教。其刻在岩石上诸敕令里,有一条人们至今仍能读到其原件,在敕令中皇帝宣称:

“一个人不应该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谴责他人的宗教,而由于这个或那个原因应该尊重他人的宗教。这样做,一个人可以帮助自己的宗教的发展,也可以为其他宗教提供服务。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挖掘自己宗教的坟墓,也会伤害其他宗教。任何人尊重自己的宗教并谴责其他宗教,确实通过对自己的宗教的奉献这样做,以为“我将荣耀我自己的宗教”。但相反,他这样做更严重地伤害了他自己的宗教。因此,和谐才是好的:让所有人倾听,并愿意倾听他人所宣扬的教义”(注13)。

我们应当在此补充一点,这种同情理解的精神今天不仅应该用于宗教教义问题,而且还应当用于其他方面。

这种宽容和理解的精神自始就是佛教文化和文明最珍视的理想之一。因此在佛教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历史里,在佛教皈依或其传播过程中,没有发生过哪怕迫害或流一滴血的例子。它和平地传播到整个亚洲大陆,如今拥有超过五亿的信徒。任何形式、任何借口的暴力都绝对违背佛陀的教导。

人们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佛教是一种宗教或是一种哲学吗?怎么称呼它都无关宏旨。无论你给它贴什么标签,佛教仍然是它本来的样子。标签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我们给佛陀的教导贴上“佛教”的标签,也并不重要。人们给它起的名字并非必需。

名字里有什么呢? 我们称之为玫瑰的东西,

无论叫什么名字,闻起来都香甜芬芳。

同样,真理不需要标签:它既不是佛教、基督教、印度教的,也不是穆斯林的。它不为任何人所垄断。种种宗派化标签是独立理解真理的一种障碍,它们会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有害的偏见。

这不仅在各种知性和精神问题(intellectual and spiritual matters)上如此,而且在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此。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人时,我们不会把他视为一个人,而是给他贴上标签,比如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美国人或犹太人,以带着与我们心中那个标签相关的所有偏见来看待他。然而,他可能完全没有我们赋予他的那些属性。

人们非常喜欢带有分别性的标签,甚至不惜把这些标签贴在所有人共同的种种人类品质和情感上。所以他们谈论不同的慈善“品牌”,例如佛教慈善或基督教慈善,而藐视其他慈善“品牌”。但慈善事业不能带有宗派色彩; 它既不是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的,也不是穆斯林的。母亲对孩子的爱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基督教的:它是母爱。人类的种种品质和情感,如爱、慈善、慈悲、宽容、忍耐、友谊、欲望、仇恨、恶意、无明(愚昧)、狂妄我慢等,不需要宗派标签; 它们不属于任何特定宗教。

对于寻求真理的人来说,一种思想的来源并不重要。一种思想的来源和发展是学术界的事情。事实上,要了知真理,甚至不需要知道教义是否来自佛陀还是其他任何人。重要的是看到事物并了知它。《中部》(Majjhima-nikaya)(第一百四十经)里有一个重要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次,佛陀在一个陶匠的棚屋里过夜。在同一个棚屋里还有一个早先到达的年轻沙门。他们彼此不相识(注14)。佛陀观察这位沙门,心想:“这个年轻人的种种举止令人欣喜。我不妨问问他的情况。” 于是佛陀问他道:‘比丘啊!你是在谁的名下出家的呢? 或者说你的大师是谁呢? 或者你喜欢谁的教导呢?”(注15) 

年轻人回答道:“道友啊!  有一位沙门乔达摩,是释迦族的后裔,他离开了释迦家族而成为一位沙门。他声名远扬,是一位阿罗汉(Arahant),一个遍正觉者(Fully-Enlightened One)。我在世尊(Blessed One)的名下成为一位沙门。他是我的大师,并且我喜欢他的教导。” 

(佛陀说道:) “那么目前这位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住在哪里呢?”

(年轻人说道:) “在北方的诸国里,有一个城市叫作舍卫城。那位阿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正住在那里。”

(佛陀说道:) “你见过他,那位世尊吗? 如果你见到他,你会认出他吗?”

(年轻人说道:)  “我从未见过那位世尊。如果我看见他,我也不可能认出他。”

佛陀意识到,这位不相识的年轻人正是在他名下离家成为一个沙门的。但佛陀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说道:‘比丘啊!我将给你教导佛法教义。倾听并注意。我要说了。“ 

“很好,道友!” 年轻人同意并说道。

然后,佛陀给这位年轻人开示了一部最精彩的解释真理的经(其要点稍后给出)(注16)。直到开示结束时,这位名叫富拘娑提(Pukkusati)的年轻沙门才意识到与他说话的人就是佛陀本人。于是他起身,走到佛陀面前,鞠躬而下至大师的双足,为不明就里而称他为“道友”道歉(注17)。然后他恳求佛陀为他授戒并接纳他进入僧团(僧伽组织)。

佛陀问他是否有钵和袈裟。(一位比丘必须拥有三件袈裟和乞食用的钵。) 当富拘娑提说没有时,佛陀说如果没有准备一个乞食用的钵和袈裟,如来们不会为一个人授戒。于是,富拘娑提出去寻找一个乞食用的钵和袈裟,但不幸遭到一头牛的野蛮袭击而死去(注18)。

后来,当这个噩耗传到佛陀时,他宣布富拘娑提是一位明智者,已经彻见了真理,并成就了证悟涅槃过程的倒数第二阶段(不还果),而且在一个境界重生 – 他在那里会成为一位阿罗汉(注19),获得般涅槃,不再回到这个世界(注20)。

从这个故事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富拘娑提听了佛陀并了知他的教法时,他不知道是谁在对他说话,也不知道这是谁的教法。他看见了真理。如果药品好,疾病就会痊愈。没有必要知道谁准备了药品,或者它来自何处。

几乎所有宗教都建立在信仰之上 – 看起来相当“盲目”的信仰。但佛教强调“看见”、“知道”、“了知”,而不是“信仰”或“相信”。在佛教经典文本中,有一个词萨达(saddha)(梵文:sraddha),通常被翻译为“信仰”或“相信”(‘faith’ or ‘belief)’。但萨达(saddha)本身并不是“信仰”,而是出于信念(conviction)而生的“信心(confidence)”。必须承认,在大众佛教以及经典文本的普通用法中,在它象征对佛陀、法(教导)和僧伽(团体)的虔诚的意义上,saddha(萨达)一词具有一种“信仰”的元素。

根据公元四世纪伟大的佛教哲学家无著(Asanga) 的说法,萨达(saddha)具有三个方面:(i) 对事物存在的充分而坚定的信念(conviction),(2) 对良好品质的宁静喜悦,以及(3) 渴望或希望实现视野里一种目的(注21)。

不管你怎么说,大多数宗教所理解的信仰或相信与佛教没有什么关系(注22)。

当没有看见 – 任何意义上的看见时,信仰的问题就出现了。当你看见的那一刻,信仰的问题就消失了。如果我告诉你,我的握紧的手掌里藏着一颗宝石,那么相信的问题就会出现,因为你自己没有看到它。但如果我松开拳头并向你展示宝石,那么你就会亲眼看到它,并且不会出现相信问题。因此,在古代佛教经典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证悟时,如同一个人看见手掌里的一颗宝石(或作庵摩罗果)(悟时如睹掌中珍)”。

佛陀的一位弟子穆西拉(Musila)告诉另一位比丘:“殊胜(Savittha)道友!没有虔敬心、信念或相信(注23),没有喜欢或倾向性,没有道听途说或传统,不考虑诸明显的原因,没有对诸意见的推测感到高兴,我知道并看见变异迁流(存在;有)的止息就是涅槃。”(注24)

佛陀还说道:‘比丘们啊!我为一个知道和看见的人而说染污和种种不清净的摧毁,而不是为一个不知道和没有看见的人而说的。”(注25)

这始终是一个知道和看见的问题,而不是相信的问题。佛陀的教法被称为“ehi-passika”,即邀请你“来和看见”,而不是来和相信的。

佛经中到处都用这样的说法来形容证悟真理的人:“无尘无垢的真理之眼(Dhamma-cakkbu)已经产生(得净法眼)。” 又如“他已经看见了真理(见道),已经成就了真理(得道),已经知道了真理(知道),已经洞彻了真理(了道),已经跨越了怀疑,没有动摇。”  又如“因此他以正确的智慧(正慧)如实看见(yatha bhutam)”。谈到他自己的正觉时,佛陀说道:“眼睛诞生了,知识诞生了,智慧诞生了,科学(善巧)诞生了,光明诞生了。”(注26) 它总是通过知识或智慧(nana-dassana)来看见,而不是通过信仰来相信(注27) 。

在婆罗门正统思想毫不宽容地坚持相信和接受他们的传统和权威作为毫无疑问的唯一真理的时代,这一点越来越受到人们赞赏。有一次,一群博学而有名的婆罗门去见佛陀,并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其中一位十六岁的婆罗门青年,名叫迦波提迦(Kapathika),被公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向佛陀提出了一个问题(注28) :

“乔达摩尊者!众婆罗门的种种古老圣典是通过不间断的口头传统文本传承下来的。对于它们,婆罗门得出绝对的结论:“只有这才是真理,其他一切都是错误的”。那么,乔达摩尊者!对此有什么话说吗?”

佛陀问道:“在众婆罗门中,是否有任何仅仅一位婆罗门声称他个人知道和看见“只有这才是真理,其他一切都是错误的”呢?”

年轻人很坦率,说道:“没有”。

(佛陀说道:) “那么,是否有任何仅仅一位老师,或者众婆罗门的老师们中的老师,回溯至第七代,或者甚至那些经典的原始作者中的任何一位,声称他知道和他看见“只有这才是真理,其他一切都是错误的”呢?”

(迦波提迦说道:) “没有。”

(佛陀说道:) “那么,这就象一串盲人,每个人都抓住前面的一个;第一个没有看见,中间一个也没有看见,最后一个也没有看见。因此在我看来,众婆罗门的状态就象一串盲人的状态。”

然后,佛陀给了这群婆罗门极其重要的建议:“对于一个维护真理的明智者来说,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合适的:“只有这才是真理,其他一切都是错误的”。

当年轻的婆罗门请他解释维护或保护真理的想法时,佛陀说道:“一个人有一种信仰。如果他说“这是我的信仰”,那么到目前为止他坚持真理。但他由此无法得出绝对的结论:“只有这才是真理,其他一切都是错误的”。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相信他喜欢的东西,并且他可能会说“我相信这个”。到目前为止,他尊重真理。但由于他的相信或信仰,他不应当说他所相信的才是真理,而其他一切都是错误的。

佛陀说道:“执着于一个事物(于某一种观点; 见),而藐视其他事物(诸观点;诸见)为低劣的 – 这就是明智者们所说的一种桎梏束缚。”(注29)

有一次,佛陀给弟子们讲解因果的教义(注30),而弟子们都说自己清楚地看见和了知了。于是佛陀说道:

“比丘们啊!即使是如此清净、如此清楚的见(观点),如果你们执取它,如果你们把玩它,如果你们珍藏它,如果你们执着于它,那么你们就不了知教诫就如一艘木筏,它是用来渡越,而不是供抓住的。”(注31)

佛陀在其他地方解释了这个著名的譬喻,他的教法被比喻为供渡越的一艘木筏,而不是供抓住并负于背上的:

“比丘们啊!一个人正在旅行。他来到一片广阔的水域。此岸很危险,而彼岸却很安全,没有危险。没有一支船去往安全无险的彼岸,也没有一座可供跨越的桥梁。他自言自语道:“此海浩瀚,此岸凶险,彼岸安全无险,无船去往彼岸,也无可供跨越的桥梁。所以我不妨采集草木枝叶来造一艘木筏,并且借助它,胼手胝足地努力,安全渡到彼岸。”  比丘们啊!于是那人采集了草木枝叶,造成一艘木筏,并且借助它,胼手胝足地努力,安全渡到彼岸。安全渡越和到达了彼岸后,他想道:“这艘木筏对我帮助很大。我靠着它的帮助,胼手胝足地努力,安全渡到了这边。我不妨将它顶在头上或负于背上带着它,无论我走到哪里。

比丘们啊!你们怎么想呢,如果他这样做的话,那么他处置木筏得当吗?”

(比丘们说道:) “不,世尊”。

(佛陀说道:) “那么,他会以何种方式适当处置木筏呢?已经渡越和到达了彼岸后,假设他想道:“这艘木筏对我帮助很大。我靠着它的帮助,胼手胝足地努力,安全渡到了这边。我不妨把这艘木筏搁浅在岸上,或者将它停泊并让它漂浮起来,然后继续我的路,无论它在哪里。” 以这种方式行事,那人处置木筏很得当。

同样的,比丘们啊!我教导了一种类似于木筏的教义 – 它供渡越,而不是为了承载(字面意思是抓住)。比丘们啊!你们了知佛法如同木筏,应当舍弃甚至种种好的东西(法; dhamma);更何况你应该舍弃种种邪恶的事物(非法; adhamma)(注32)。”

从这个譬喻可以清楚地看出,佛陀的教法是为了把人带往安全(安稳)、平静(和平)、幸福、宁静和涅槃的成就(safety, peace, happiness, tranquillity, the attainment of Nirvana)。佛陀所教导的整个教义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并非只是为了满足求知欲而说法。他是一位务实的老师,只教那些会给人带来平静与幸福东西。

有一次,佛陀曾经住在憍赏弥(Kosambi; 今印度阿拉哈巴特Allahabad附近)的申恕(Simsapa forest)里。他拿起几片树叶,问弟子们道:“比丘们啊!你们认为如何呢?我手里的这几片树叶还是此处森林里的树叶,哪个更多呢?”

(比丘们说道:)  “大德!世尊手里的树叶很少,而此处森林里的树叶确实更丰富。”

(佛陀说道:)  “尽管如此,比丘们啊!我只告诉了你们一点点我所知道的事物(法),我没有告诉你们的事物还有更多。那么为什么我没有告诉你们那些事物(法)呢? 因为那没有用……不导向涅槃。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告诉你那些事物的原因。”(注33)

正如一些学者徒劳地试图做的那样,我们想推测佛陀知道但没有告诉我们的事物,这是枉费心机。

佛陀对讨论不必要的形而上学问题没有兴趣,它们纯粹是推测性的,并会产生诸多虚幻问题。他认为它们是“诸意见的荒野”。在他自己的弟子们中,似乎也有人不领会他的这种态度。因为我们有其中一个例子,名叫摩伦迦子(Malunkyaputta; 鬘童子)的人,向佛陀提出了关于诸形而上学难题的十个著名经典疑问并要求答案(注34)。

有一天,摩伦迦子从午后禅修中起身,去见佛陀,向佛陀礼敬,坐在一旁说道:“世尊!当我独自禅修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有这些尚未解释、放在一边并被世尊摈弃的问题。即:(1) 宇宙是永恒的或者(2) 宇宙不是永恒的,(3) 宇宙是有限的或者(4) 宇宙是无限的,(5) 灵魂与身体相同或者(6) 灵魂是一种事物而身体是另一种事物,(7) 如来死后存在,或者(8) 他死后不存在,或者(9) 他死后(同时)存在和不存在,或者(10) 他(同时)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吗? 这些问题世尊并没有向我解释。这种(态度)令我不高兴,我也没有领会它。我要去找世尊请教这件事。如果世尊向我解释它们,那么我将继续在其座下过梵行生活。如果他不解释的话,我就会离开团体并走开。如果世尊知道宇宙是永恒的,那么就请照这样给我解释。如果世尊知道宇宙不是永恒的,就让他这么说吧。如果世尊不知道宇宙是否永恒等等,那么对于一个不知道的人来说,就直接说“我不知道,我没有看到”。”

佛陀对摩伦迦子的回答对当今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应该大有裨益,他们在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并毫无必要地扰乱了他们内心的平静:

(佛陀说道:) “摩伦迦子!我有没有告诉过你:“来吧,摩伦迦子!在我座下过梵行生活,我将会向你解释这些问题”呢?” 

(摩伦迦子说道:) “没有,世尊!”

(佛陀说道:) “那么,摩伦迦子!就说你自己吧,你有没有告诉我:“世尊!我将在世尊座下过梵行生活,世尊将向我解释这些问题”呢?

(摩伦迦子说道:) “也没有,世尊!”

(佛陀说道:) “就说现在吧,摩伦迦子!我也没有告诉你:“来吧,摩伦迦子!在我座下过梵行生活,我将向你解释这些问题。” 并且你也没有告诉我:“大德!我将在世尊座下过梵行生活,并且他将向我解释这些问题。” 既然是这样,你这个傻子啊!是谁拒绝了谁呢?(注35)

摩伦迦子!如果有人说“除非世尊解释这些问题,否则我将不会在世尊座下过梵行生活。” 他可能会在还没有得到如来的回答的情况下死去。摩伦迦子!假设一个人被毒箭射伤,他的朋友和亲戚带他去看外科医生。假如这个人然后说:“在我知道是谁射中我之前,我不会让这支箭被取出;不管他是一位刹帝利(武士种姓),或是一位婆罗门(祭司种姓),或是一位吠舍(贸易和农业种姓),还是一位首陀罗(低种姓);他的名字和家庭会是什么;他是高、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黑色、棕色还是金色;他来自村庄、城镇还是城市。在我知道射中我的是哪种弓之前,我不会让这支箭被取出来;使用的弓弦种类;箭头的类型;箭上用了什么样的羽毛,箭尖是用什么样的材料制成的。” 摩伦迦子!这个人在不知道任何这些事情的情况下会死去。即使如此,摩伦迦子!如果有人说:“我将不会在世尊座下过梵行生活,除非他回答这些问题,例如宇宙是否永恒等等。” 他会在如来还未回答这些问题的情况下死去。”

接着佛陀向摩伦迦子解释说,梵行生活并不依赖于这些观点(views; 诸见)。无论人们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都会有出生、老年、衰退、死亡、悲伤、哀恸、痛苦、悲哀、苦恼,“我就在此生宣告它们的息灭(即涅槃)。”

(佛陀说道:) “因此,摩罗迦子!请牢记我已解释的为已解释的,我还未解释的为未解释的。还有哪些事物是我还未解释的呢?宇宙是否永恒等等,(那十种观点)我还未解释。摩罗迦子!为什么我还未解释它们呢? 因为那没有用处,与精神梵行生活没有根本的联系,不利于厌离、去执、息灭、宁静、深彻(深观)、圆满证悟(圆觉)、涅槃。这就是为什么我没有把它们告诉你。

那么,摩伦迦子!我已经解释了什么呢? 我已经解释了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以及导致痛苦息灭之道(注36)。摩伦迦子!为什么我已经解释了它们呢? 因为那有用,与精神梵行生活根本相连,有利于厌离、去执、息灭、宁静、深彻(深观)、圆满证悟(圆觉)、涅槃。因此我已经解释了它们。” (注37)

现在让我们来检视佛陀已经给摩伦迦子解释了的四圣谛。


卷一前言、作者序言、佛陀、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第二章 四圣谛之第一圣谛:苦、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

卷二第五章 第四圣谛:道、第六章 无灵魂的教义

卷三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第八章 佛陀的教导和当今世界

卷四精选经典文本、缩写、精选参考书目、词汇表、索引


【免责声明】【版权协议】【隐私条款】

【禅世界论坛】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净道论》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经典翻译 PDF EPUB电子书下载

《禅世界WIKI辞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