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二十 反击

(2023-09-07 06:40:52) 下一个

 

高原大雪落纷纷,中印边疆起战云。

天竺有心开杀戒,神州决意抗瘟君。

风摧败叶飘飘下,虎赶羊群急急奔。

为免双方民疾苦,凯歌声里我回军。

 

    中苏关系破裂以后,世界反华势力麋集一起,乘着中国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他们搞起了反华大合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警惕。

    印度政府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向外搞扩张主义。先欺负小国,后又把目标瞄准中国。在中印边境屡屡挑起冲突,中国人民纷纷予以谴责。

    中印边境的冲突,是英帝国主义留下的祸根。在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时期,不仅统治奴役印度人民,还把矛头对准中国。为了制造中印矛盾,独自强行在中印边境划出一条麦克马洪线,和所谓的西段线约翰逊线。侵占了中国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印度独立后,承袭了英帝国主义的衣钵,公然将这些侵占的领土占为已有。不仅如此,后来又陆续侵占中国领土约33000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大。这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反对和拒绝。后虽然经过双方会谈,暂时维持现状,但从1959年到1962年,印度并未真正收敛。在此期间印度飞机侵入中国边境有130余架次。其士兵不断侵入中国境内,肆意骚扰挑衅。甚至在中国境内设立哨所,有的楔进中国哨所之间,有的竟然插到中国哨所之后。到了1962年9月到10月之间,不到一个月内,打死打伤我边防部队官兵47人。真是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决定给予侵略者以狠狠教训。

    在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副司令员邓少东、赵文进和副政委吕义山等具体指挥下,我边防部队奋起反击。

    1962年10月17日、18日印度军队不断增兵边界,同时对中国军队猛烈炮击。挑起大规模冲突,于是中印边界战争爆发。

    印度选择在此时挑衅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中国处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经济极端困难;一方面台湾蒋介石又叫嚣反攻大陆。因此,他们以为挑衅一下,捞一把,中国不敢还手。但他们打错算盘,低估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决心和意志。当年在朝鲜战场凭借着落后的装备,靠着一口炒面,一口雪的坚韧不拔的精神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还怕泥塑似的印度军队吗?

    中国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力,向印军碾压过去。

    这次边界反击战是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侧和喀拉昆仑山上进行的。这里地势险峻,气候恶劣,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比朝鲜环境更险恶。但经过万里长征淬炼的部队,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雄师,是摧无不倒,攻无不克的劲旅。俗话说,老虎一发威,群羊大溃逃。

    虽然印度在中印边境部暑了二万二千多军队,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反击,便如摧枯拉朽,横扫千军如卷席。

    解放军在东西两段迅猛出击,仅一个月时间,东部追击至传统习惯线附近,西段清除了印度全部入侵据点,共全歼印军3个旅,又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还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129旅各一部。俘虏印军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毙伤印军第62旅长旅长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缴获各种火炮300余门,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还有各种枪支6300余支等其他装备。打得印军抱头鼠窜,溃不成军,大伤元气。

    印军那种夜郎自大,坐井观天,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姿态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引起了印度国内民众对政府的愤恨。谴责他们惹事生非,太岁头上动土,佛爷头上动刀,又无实力对抗,结果损兵折将自取其辱。

    中国不想将战事扩大,更无意占领印度一寸土地。为谋求中印边界问题和平解决,采取了主动措施,于11月21日发表声明,宣布从22日停火。

    从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从过去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并且把缴获的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全部交回印方,5个月后,又主动释放和遣返了印度的全部战俘。

    中国的这种伟大而高尚的举动在国际战争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因而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但中国这个善举,并未得到印度国内民族主义者和一心想投靠美苏反华势力的政治人物的理解。他们不但不知感恩,不思悔悟,反而心怀怨恨。但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他们也不得不坐下谈判,同意维持边界和平,不再骚扰生事。

    中印边境的反击战,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反击战的完美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城乡各地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庆祝胜利。

    苏大同学老师们开会庆祝,座谈讨论。畅谈这次反击战的重要意义。

    杨校长说:“这次战斗,我们打出了国威。让世界看看,什么叫人民解放军,什么叫仁义之师,什么叫大国胸襟。”

     讨论会结束了, 史维华和戈华中两人拟了两副对联,用毛笔书写后,贴到了校院的报栏内:

一、

猛虎下山猢狲溃散;

红旗指处毒雾纷飞。

二、

狼犬无知欺弱小;

雄师有意惩凶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