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正文

一百五十三 忆苦思甜

(2023-09-27 00:47:56) 下一个

 

曾从苦海岸边行,望见魔王黑面狞。

黄雀无毛未健翮,鸱鹗有爪便加兵。

飞来大地神鹰救,猎逐丛林鹏鸟鸣。

今向晴空呼万岁,再生父母党恩情。

 

    全国都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校在教工中开展思想整风,在学生中主要开展阶级教育,忆苦思甜。

    苏州市搞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展览。学校让各系科组织同学去观看。回来以后各个班级分小组进行座谈讨论,并要求同学们结合家中情况谈思想认识。

    蒋林之同学谈了旧社会家庭如何贫穷,父亲如何参加革命,解放战争中如何牺性的事情。同学们才知道他原来是烈士后代。

    时文兵谈自己家在涟水县城附近,国民党进攻涟水时,狂轰滥炸,结果他三大爷家五口人都被炸死炸伤。谈到此,恨得他咬牙切齿,大骂国民党祸国殃民。

    谭学珍谈了日本鬼子占领时期,国民党发动内战时期,镇江人民处在怎样的水深火热当中,许多反抗者被杀害,许多穷苦人流落街头。常常有饿死的人横尸大街。她的父亲靠拉平车,当搬运工人,养活一家几口。

高如久谈起来,更令人伤心。他一家在南京大屠杀中,死的死,逃的逃。他一个人被丢弃在大街上,最后被一个教会的孤儿院收去,才免于一死。解放后是政府把他收养了,还免费送他上学,最后进了大学门。

他说:“我是国家的孩子,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高如久。国就是家,家就是国。我这一辈就全交给国家了”。

同学们都没想到平时爱说爱唱的人,却原来有如此悲惨的童年。

王柏松是宜兴人。他原是医学院的学生,后被查出是色盲眼,不适合学医,便转到苏大中文系来了。

他说:“宜兴出了许多人才,有许多富家旺族。但也有很多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穷苦百姓。”

他家就是一个为那些有钱人服务的差夫奴隶,父亲靠苦力过日子,所以解放前就病死了。不是解放,他这样的家庭如何能供得起孩子上学。

    史维华见许多同学都晒出了家底,自己也谈了家史。谈了祖父母的死,谈了父亲参加抗日游击队,谈了目睹战争的惨况,谈了自己如何跑反,谈了目睹土改时打土豪分田地的情况。

    同学们原来以为老夫子是书香门第出身,那样的爱书,那样的喜欢古典文学,却原来是贫下中农家庭。

班长马益升问:“老夫子,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

他对老夫子一直不明白,年龄差不多,怎么显得那样老成,那样博古知今。

    “我们那里是新四军根据地,老解放区。1946年土改后我就上学了。但学校被国民党烧了,停学一年,又在民家屋子里复学,常常搬迁。学无定所。有时国民党来了,还得跑反。断断续续到了1953年才小学毕业。”

    沈之求说:“怪曲折的,不过这种社会经历也算是读书--这是社会上的书。”

    史维华说的,谭学珍过去零零碎碎听过,但没有今天讲的系统详细。她才知道,为什么史维华有如此特殊性格。

老实人郭玲是启东人,平时不大与同学接触。好独来独往,今天见大家都谈了,也说了自己的家史。她家在长江之北的启东,三面环水。一直处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日本占领期间穷人更是日不聊生,往东逃是大海挡住,往南逃是长江阻拦,往北战火不断。只能窝在这三面环水的三角地带,低头弯腰过着牛马生活。父亲累得弯了腰,母亲早早愁白了头发。

她说:“我从小就不知道什么叫快乐。”

    同学们这才知道她为什么少言寡语,整天不见笑容。原来早就养成了这个性格。

    南京的尤文英说:“大家谈了这么多,老夫子你是不是来首诗归纳一下?”

    史维华说:“诗是抒情言志的,哪能用来作总结啊?”

小胡子陈才俊说:“你就用抒情方式把同学们的思想感情抒发一下。”    

他家是归国华侨,原来居住在马来西亚,家境也不好。解放后回国,居住在苏州。因为胡须旺盛,像韭菜一样常割常生。所以同学们都喊他“小胡子”,他也不生气,和每个同学都处得很好。

    史维华便按陈才俊说的写了一首诗,作为忆苦思甜的小结:

如今诸位气轩昂,回首当年怨恨长。

家史斑斑皆血泪,云中阵阵尽飞蝗。

史维华见许多同学都晒出了家底,自己也谈了家史。谈了祖父母的死,谈了父亲参加抗日游击队,谈了目睹战争的惨况,谈了自己如何跑反,谈了目睹土改时打土豪分田地的情况。

    同学们原来以为老夫子是书香门第出身,那样的爱书,那样的喜欢古典文学,却原来是贫下中农家庭。

班长马益升问:“老夫子,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

他对老夫子一直不明白,年龄差不多,怎么显得那样老成,那样博古知今。

    “我们那里是新四军根据地,老解放区。1946年土改后我就上学了。但学校被国民党烧了,停学一年,又在民家屋子里复学,常常搬迁。学无定所。有时国民党来了,还得跑反。断断续续到了1953年才小学毕业。”

    沈之求说:“怪曲折的,不过这种社会经历也算是读书--这是社会上的书。”

    史维华说的,谭学珍过去零零碎碎听过,但没有今天讲的系统详细。她才知道,为什么史维华有如此特殊性格。

老实人郭玲是启东人,平时不大与同学接触。好独来独往,今天见大家都谈了,也说了自己的家史。她家在长江之北的启东,三面环水。一直处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日本占领期间穷人更是日不聊生,往东逃是大海挡住,往南逃是长江阻拦,往北战火不断。只能窝在这三面环水的三角地带,低头弯腰过着牛马生活。父亲累得弯了腰,母亲早早愁白了头发。

她说:“我从小就不知道什么叫快乐。”

    同学们这才知道她为什么少言寡语,整天不见笑容。原来早就养成了这个性格。

    南京的尤文英说:“大家谈了这么多,老夫子你是不是来首诗归纳一下?”

    史维华说:“诗是抒情言志的,哪能用来作总结啊?”

小胡子陈才俊说:“你就用抒情方式把同学们的思想感情抒发一下。”    

他家是归国华侨,原来居住在马来西亚,家境也不好。解放后回国,居住在苏州。因为胡须旺盛,像韭菜一样常割常生。所以同学们都喊他“小胡子”,他也不生气,和每个同学都处得很好。

    史维华便按陈才俊说的写了一首诗,作为忆苦思甜的小结:

如今诸位气轩昂,回首当年怨恨长。

家史斑斑皆血泪,云中阵阵尽飞蝗。

鬼狐当道狼磨齿,黎庶迷途柱锁羊。

父母躬腰共谋食,如牛负重仍饥肠。

同学们听了,都击掌道好。

马益升说:“概括得好,把我们旧社会的家庭处境都说到了。但愿我们都记住列宁那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于此同时,农村一方面高举大寨的大旗,一方面也在搞社教运动。    

    县政府根据省委意见,在各地选拔人才,进行培训,准备在淮阴地区的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被选拔的有机关干部,也有城乡青年。史渡大队的史学祥、史锦也被选去。

    刘湾乡烈土子女刘华惠初中毕业,没有上高中,在家务农,这次也被选上了。她的叔叔刘传梅不让她去,说:“我大哥就留下这么一个孩子,不能让她到处跑,有闪失我没法交待。”

    乡长说:“你思想太保守了。让她出去习练习练,回来说不定还能安排一份工作,总比在家种地好吧。再说是有组织有领导带队出去的,安全绝对有保障。尽管放心让她去。”

    经乡长这么一说,她的叔父才答应了。

社教暖人心,相谈爱憎明。

一生图报国,不为名利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