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四十四 家访

(2023-09-20 06:51:41) 下一个

 

家访方才知实情,许多家事令人惊。

因才施教需分别,海水岂能一抹平。

 

    实习中同学们都很刻苦,天天备课,改作业都要忙到深夜。肚子饿了,便到街上买煮熟的藕和山芋。每斤一角六分钱,不算贵而且不要粮票。一样可以饱肚子。

    实习规定,不仅要从事教学,还要实习班主任工作。于是,他们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工作。

    史维华平时不爱活动,体育、文娱方面都是短板。在这方面,他无法进行指导,只能陪着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注意他们的安全。

    他可以找学生谈话,交流思想。班上每个学生他都交谈了。他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目标志向,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他挑出几个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进行了家访。薛银娣的母亲是市丝绸厂女工,工作积极,思想进步,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史维华决定去家访。

    按着学生提供的地址,他找到了住在瑞光塔附近的薛银娣家。见到了她的母亲。经过谈话,了解到薛银娣的父亲,早在解放前因参加革命工作被国民党杀害了。她的母亲当时在工厂工作,也受尽了百般苦难,家中还有三个孩子嗷嗷待哺,她只有下班后,再做些针线活,贴补家用。解放了,她们生活才有了保障。她本人感谢党,积极工作,1953年便入了党。她对孩子要求很严,让他们勤奋学习,老实做人。

    另一个学生叫张平,住在狮子林公园附近。他的父亲是个残疾人。腿被日本鬼子打断了,他只能待在家里。街道主任为了照顾他,给他揽了一点手工活,每月能赚20来元钱。他的老婆在纸箱厂工作,收入也不高。两个孩子都还没有工作,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差不多每个季度,单位组织上都会给她一点补助,相当于救济金。好在两个孩子也知道节省,在学校也不调皮,都能认真读书。

    还有一个家访对像,是陈兰英家。这个女孩在校沉默寡言,不爱和同学交往,女同学们也不太愿意和她接触,整天像一个孤鸟。史维华想了解一下她的家庭情况,看有什么别的原因。到了她家,正巧见到她的母亲。维华把兰英在校的性格特征对她母亲说了。

    她母亲叹口气说:“兰英亲生父亲解放前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了,至今死活不知。母亲也在她父亲被抓走后不久病死了。我是她的姨母,把她收养在家。平时吃穿和我几个孩子都是一样,也从未亏待过她。只是这孩子自小就不肯说话怕见人,比较孤僻。还特别怕人说她父亲是国民党的兵。”

    史维华说:“可能是小时候丧失父母,心里总存在些悲伤的阴影。所以造成这种性格,你们今后好好开导开导她。告诉她,她的父亲是被抓壮丁抓走的,不怪她父亲。也不是不光彩的事情。要怪就怪国民党。”

    她母亲说:“也请老师帮忙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史维华答应了。他回校以后,把了解的情况向班主任作了汇报。并建议班主任做做学生工作,特别是班干部们,让他们不要歧视陈兰英,主动和她接触,解开她的心结,改变她的性格。

    此后,班主任又安排史维华主持一次主题班会。

    班会上,史维华谈了国内外形势,让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关心国家大事,提高思想觉悟。

    他给学生推荐了两副对联:

    一副是毛泽东主席的: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告诉学生要认真学习,脚踏实地,要有真学问,真本事。不要浮燥,不要空谈,脚踏实地,诚信待人。

    另一副是顾贞观所书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指明此联主要意思是教人既要好好学习,又要关心国家大事。心里要时时想着国家、想着天下。

    解释了两副对联的思想内容以后,史维华又附带给学生讲了有关对联的知识,他概括为:

    一、对联主要是对仗。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二、上下句对应的地方,词性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

    三、上下句相应的位置,平声仄声要相反,上面是仄声,下面则应是平声;上面是平声,下面则应是仄声。

    四、最好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他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写。并且将两副对联上下句的词性、平仄声作了标注,这样一来,学生基本就能懂了。

    学生对学习对联很感兴趣。下课了,有的学生还跟着问。

    很快一个月的实习就过去了。在实习结束后的一天,工中的高中学生便下乡到横塘地方帮助农民收割稻子。

    史维华知道后,一天下午便到横塘看望学生劳动。一个月的实习,他和学生之间已经产生了感情。

    到了稻田,同学们见了都迎上来。

    学生问:“老师,你实习结束回校了,怎么还来啊?”

    史维华说:“第一,古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两天没见你们了,想念了。第二,课堂上实习完了,劳动还没有实习呢!听说你们下乡劳动,我也就来了。好,闲话少说,我们一起割稻子吧!”

    学生问:“老师你会割吗?”

    史维华说:“我在家割过麦子,没有割过稻子,我们家乡不种稻。不过想道理差不多,试试吧,不会你们教我。”

    有个女学生说:“你是老师,我们哪敢教你。”

史维华说:“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谁会,谁就当老师。不问年龄,不问地位。”

    说完,他便从学生手中拿过一把镰刀。一看这刀和家乡的镰刀不一样,一是柄子短,二是刀头又长又弯。他心里有些打鼓,不知这玩意好不好使。

    史维华拿着镰刀弯着腰割了一把,倒还行。只是因为刀柄短,腰要弯下去。另外稻根留得太短刀口入进了土里。

    一个男同学走过来说:“老师,腰不要弯那么低,稻根不要留那么短,在离地二三寸的地方下刀,刀口微微向上,割得又省力又快。”

说着他便做了示范。

    史维华按学生所说的去做,果然又快又省力。他禁不住笑道:“你们看,这不是个好老师吗?”    

    同学们听了,都笑了起来。

    看看太阳要落山了,史维华说:“我要回校了,你们也该收工回家了。”

    史维华告别同学们往回走,后面却跟了一群男女同学,一直把他送到桥上,同学们齐声高唱《怒潮》里的插曲《送别》的歌: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相望……”

     史维华听着歌声,心情激动,便也停下脚步,口占一首诗曰:

漫山遍野稻粮香,荡起金波一片黄。

工中学生最可爱,未来鹰隼必高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