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零五 创作谈

(2023-08-31 03:49:47) 下一个

 

作家谈创作,晓雾眼前开。

现实为基础,云中花木栽。

 

    史维华的课外小组接到中文系办公室通知,市文联邀请他们到观前街会议室听陆文夫作报告。

    陆文夫是当代有名的短篇小说家。生于1928年,江苏泰兴人。194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赴苏北解放区。第二年随军南下到苏州,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5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小巷深处》。1957年调到江苏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58年下放工厂、农村劳动。陆文夫的小说常写街巷中的凡人小事,蕴含着时代和历史的内涵,清隽秀逸,含蓄幽深,淳朴自然,展现了浓郁的姑苏地方色彩。赢得了“小巷文学”和“苏州文学”的美称。

    陆文夫在下放工厂、农村的时间里,深入生活,了解了工人、农民的工作和思想情况。1961年发表了短篇小说《葛师傅》。苏大中文系教授研究现代文学的王老师在介绍当代写工人作品的时候提到了这篇小说,并予以高度赞扬。作者在平凡的事件中发现矛盾,挖掘隐藏在表面平静的生活波流下面的曲折和波澜。在人物塑造上,采取层层深入,抽丝拨茧,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显露出人物思想境界的办法。

    思考着老师在课堂上对陆文夫的介绍和分析,史维华、沈之求、谭学珍、郁琴、戈华中等人怀着极大兴趣,去听陆文夫报告。

    会堂里坐无虚席。看来苏州市热爱文学的人很多。名不虚传,毕竟是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人荟萃的地方。

    同学们找了座位各自坐下,静等作家登场。陆文夫走上讲台,果然很年轻,显得十分精神,看上去也就在三十多岁。他开头便说:“我算不上作家,不过是个文学爱好者。小时候就是如此,现在也和在坐的差不多。不,你们当中肯定还有我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嘛!你看,这几百个人中肯定有不少人可作我的老师。所以今天,我的讲话,还请诸位多多批评指教。今天,我是闲谈,说不上是什么创作经验。只谈谈感受,与大家一起探索。”

    沈之求对史维华说:“你看毕竟是作家。多会说,谈话中带着谦虚,谦虚中带着亲切。一下子拉近了与会者的关系。平易近人,朴实而真诚。”

    史维华说:“谦虚使人进步,此人必有成就。”

陆文夫说:“文学作品来自于生活,生活愈丰富,体会愈深,作品则愈深刻。”

他说:“我这几年下工厂,上农村,就有深刻体会。你要写工人,写农民,必须要熟悉他们的生活。知道他们想什么,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了解他们的性格、品质。”

    谈到小说《葛师傅》的创作,他说:“这是我深入工厂,跟工人一起生活,一起干活,一起摸爬滚打后写的。葛师傅这个形象,是工人中的先进代表,是许多工人的缩影。葛师傅的美,主要不是他技术上的高超,而是他对待生活和劳动的高度主人翁的责任感。只要你到工厂亲身体验一下,和工人打成一片,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工人阶级。你会感受到他们那种当家作主的自豪感。他们真是把工厂当作自己的家,把国家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会真正体会到《我们工人有力量》那首歌的真正含义。”

陆文夫谈得很激动,谭学珍对郁琴说:“他是真正体会到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感情了。”

“还是毛主席说得对,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你要为他们服务好,就得懂他们,爱他们,熟悉他们。”郁琴也动情地说。

    在谈到小说虚构时,作家陆文夫说:“文艺创作中不免有虚构,尤其是小说创作。虚构也必须有所本,幻想也必须有所根据。吴承恩写《西游记》,背景是唐朝,这是真实的,唐三藏也是真有其人。孙悟空出生地在花果山,这山也是有的,就是在江苏连云港。孙悟空的动作形态,就是摸仿猴子写的, 猪八戒的懒惰、贪嘴,完全是按着猪的习性描写的。等等,皆有所本,并非全是捕风捉影。”

他说:“我曾问苏州一位老作家,我说你写的那些妖魔鬼怪,是根据什么描写的?他笑笑说:‘我闲着没事的时候,便拿着放大镜,在土墙根,在烂草堆边,翻呀,挖呀,能发现许多虫子,我用放大镜一看,嗨,奇形怪状,丰富多彩。有头上长角的,有全身长毛的,有长尾巴的,有尖嘴巴的,有大眼睛的,有没有眼睛的,有两条腿的,有几十条腿的,还有没有腿的。于是我就根据这些形象,进行夸张描写,居然吸引了不少作者。’不过,现在这类脱离现实的作品少了,也不被人所喜欢了。我介绍这些是想说明文艺作品虚构是允许的,也是必须的,但虚构也得有所本,也得符合生活,就像《西游记》所写的那些九妖十八洞,不管是怪,是魔,是神、是鬼,他们实际都有人的思想,人的习性。有什么样的人,也就有什么样的怪。知道这些,也就见怪不怪了。”

戈华中感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完了报告,史维华等五个人并未立即回校,听说电影院放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便一起买了票进去看电影。

观看之中,同学们想起刚学过的毛泽东在观看“三打白骨精”之后所写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沈之求低声吟道:“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郁琴说:“和郭老比,还是主席站的高,看得远,诗意深刻。”

    “你们暂且不要议论,先看电影。”维华怕影响其他观众特意提醒他们。

看完电影,同学们正准备出门回家。忽然广播里传出话来:“请苏大同学们不要走,一个小时后请陪同外宾看戏。”

史维华等苏大同学只好留下。连忙到外面吃点饭,饭后便进了影院。打听一下,才知道是陪法国外宾看戏。外宾身份没有介绍。只是要求观众在座位上不要随便走动。

    戏开演时,才知道是昆曲《白兔记》。该剧讲述五代时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故事。刘知远年轻时落魄多难,被财主李文奎收留。一天财主见刘知远熟睡时有小龙从鼻孔出入,知其以后必大贵,便将女儿李三娘许配他。但哥嫂不同意,待李文奎死后,哥嫂便百般想加害刘知远。三娘劝其离家投军。而三娘在家备遭迫害。儿子长大后,三娘令其寻访父亲。一天三娘在井边打水,一只白兔跑来,一少年从后追来,正是其子。儿子回报刘知远,此时刘知远已是九州安抚使,便亲自迎回三娘。

    同学们在听王老师讲授古代戏曲时,提到过这部戏,为元朝无名氏所作,后被南戏、昆曲、越剧等改编搬上舞台。但同学们多数未看过,今天一看剧情,方了然于胸。看完戏,待外宾走后,观众才离开剧场。苏大同学也才算完成任务,纷纷回校。

陪同外宾听昆曲,《白兔记》中观世情。

社会离奇多变化,是非恩怨要分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