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十八 乡情

(2023-08-21 07:54:11) 下一个

 

淮北杜鹃啼树梢,姑苏夜雨滴巴蕉。

梦随天鸟归千里,思见家乡有壮苗。

 

史维华接到史渡大队会计史维宪的来信。信中谈到大队让社员发展庭院经济以后,群众困难有所缓解,生活有所提高。但整体而言,人们还未走出困境。大队手中一无资金,二无生产资料,只有空空两手,空空嘴巴,想办事办不了。上听公社指挥,下听群众怨言。

信中提到今春以来,家乡缺少雨水,旱情严重,禾苗发黄。公社号召抗旱,但人们积极性不高。都说要等天上下雨,先等小白龙探母,洒几滴眼泪,不知什么原因,小白龙没有来。后来又等关老爷磨刀,可能因为没有仗打了,刀枪入库了,老关也不磨刀了,也就没有磨刀水泼下来了。又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都到了五月二十三了,老天也未下雨。没有办法,昨天我们大队下了死命令,发动全体社员,即使到六塘河提水、抬水、挑水也要给庄稼浇水,谁要不干,一天扣除10工分。不怕老弟笑话,这叫没有办法的办法。解放不少年了,人们的思想还是守旧。宁听神话,不听人话。旧的风俗习惯能害死人,移风易俗真难啊!

史维华读到这里,心里想,农村工作真难做,太难为这位老兄了。不过,也难怪,农民中85%都是文盲,你让他们如何能很快接受新事物。

信中谈到汤庄“十八块”和史渡“青石”都去世了,什么病,信中没有说。维华听了,心情沉重。他想到治理沂河时,十八块推断了车把。抗战时,青石只手擒敌。村里发布消息时,青石的嘴巴就是广播大喇叭,现在两个人不到六十岁就去世了,太可惜了。

维华接了维宪信以后,想帮帮老朋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现在一无财力,二无能力,只能写封信安慰安慰,鼓励鼓励。这一年多来,他也读了一些马列主义著作,思想认识有所提高。于是他给维宪写了信,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劝他打起精神,继续干下去,为提高全村人民生活而努力奋斗。

老天爷的工作也有些失调,该下雨的时候不下,不该下的时候却不遗余力的下;该下的地方不下,不该下的地方却不停的下。苏北干旱他不下雨,老百姓望眼欲穿;苏州地区河网交织,他却往这里不断地倒水,已是收麦的时候了,雨还不停止。结果农民收上的麦子无法晒,以至出芽,发霉,农民急了,政府急了,便动员全市机关,学校、厂矿员工吃爱农麦子。苏大也运回几万斤鲜麦粒,以此抵消一部分计划粮。学校党委为此对全校师生员工作了解释和动员。师生们认为这是应该的,应该心系工农,为农民分忧。

食堂师傅将麦粒和大米放在一起蒸饭,同学们吃了不消化,厕所的大便中都是整的麦粒。王民、史维华见了,便一起去见王伟处长,汇报了情况,建议说:“把麦粒打碎,煮饭、蒸饭就没问题了。”

王处长一听,恍然大悟,说:“这事怪我粗心,没有对厨房讲清楚。你们说的办法是对的,感谢两位小老乡,为学校献计献策。你们学生应该这样,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王民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没想到你老一听就接受了,我们同学得感谢你呢!”

阴天麦未干,全市急帮忙。

学校伸援手,心舒饭亦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