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 说书

(2023-02-06 02:27:57) 下一个

 

村民无事自寻乐,晚上听书笑解颐。

锣鼓声声愁去远,心情愉快暂欢怡。

近日,吹鼓手史仰如晚上在家门口说书,吸引了许多人。

王伟问说的什么书,史仰绍说:“听说讲的是岳飞故事。”

“这个内容好啊,岳飞是抗金民族英雄。现在国家正需要这样的英雄,这样的爱国精神,最好让油坊伙计们都去听听。”王伟听说讲的是岳飞故事,灵机一动,认为这是好的教材。便建议油坊人都去听听。

仰绍说:“可以,现在油坊事情不太多,晚上也不需加班。告诉他们,有兴趣的都可以听听。”

农村没有什么娱乐,这个年头也很少有戏班子下乡唱戏。有说书的,去听听,倒也很有意思。油坊人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地去了。

史仰如家门前有一个打麦场,可容纳上百个人。麦场的边上就是菜园子,园子里飘出一股浓浓的瓜果香味,尤其是麦场边上堆着的那垛晒干的青草,一到晚上就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柔柔的醉人的青香味。祝安拉着史大胆往草垛上一坐,觉得软软的,温和的,像坐在褥子上一样,两人一边休息,一边听书。场上有许多人,有老的,有少的,有男的,有女的。有的坐在板凳上,有的站在那里。

史仰如是吹鼓手,懂音乐。他坐在板凳上,右边放着鼓架子,左手拿着一面小铜锣,右手拿着鼓槌,那派头和街上说书人没有什么两样。

“咚,咚咚,咚,咚咚,咚……”

“噹噹,噹,噹噹,噹……”

锣鼓一起响起。几通鼓锣以后,史仰如便开了口:上一回说岳飞跟师父学武术,学得一手好枪法。十人八人近不了身。但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枪,平时训练只能以木棍代枪,老觉得不称手。一天他到南山去砍柴,见山涧里有一条白龙在水中游走,便上去抓住龙尾。只听一声巨响,银光一闪。岳飞低头一看,水里的龙没有了,手中却多了一根八尺多长的闪闪发亮的银枪。他高兴得跳了起来,就地便刷刷刷地耍起了枪法。这条枪好像专为岳飞特制一样,十分顺手。

岳飞提着枪,背着柴草,连忙回家要把这件神奇的喜事告诉母亲。

母亲见岳飞手里拿着一根崭新的银枪。便问:“鹏举,你在哪里买了这样一支漂亮长枪?”

“妈,这枪不是买的。"岳飞回答。

“是谁送的?”母亲又问。

“不是,是我在南山水里捡到的。”岳飞说。

“胡说,水里哪来的抢?”母亲不信。

于是岳飞把事情如此如此的经过说了一遍。母亲听了感到十分诧异,便说“此乃天助我儿也。”说完连忙向空中拜了几拜,而后说:“这杆枪就叫‘龙泉枪’吧!”

岳飞见母亲高兴,又拿起银枪在院子里使了两套枪法,只使得像风一样呼呼地响,吓得树上的鸟儿都惊飞起来。

使了一阵,岳飞停下来说:“好,有了这支枪,我什么都不怕了。”

“你学了这身本事将来干什么?”母亲望着岳飞忽然这样问。

岳飞见问,一时答不上来,他从未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咚,咚,咚咚,咚……

“噹噹,噹,噹噹,噹……”

锣鼓又响了起来。响了一阵,说书人又继续往下说。

祝安忽然从草垛上站了起来,他想听听岳飞怎么回答。

岳飞想了片刻,回答母亲说:“儿学好本领,为国家效力!”

”我儿能这么想,妈就放心了。想当初,你爸爸临终时,特地交待你长大后,要保卫国家,保护老百姓。”母亲又对岳飞提起往事,她已经说过好几次了。

“儿子一定听从二老教导,国家用着我的时候,一定勇往直前。”岳飞说。

母亲说:“我们家里穷。你父亲一辈子都是给有钱人家卖苦力,落下了一身毛病。后来金人入侵,搞得我们家破人亡,让你父亲死不瞑目。”

“妈,你不要再说了。我从今而后,要更加努力学习武艺。为保卫国家出力!”岳飞下了决心。

母亲说:“好儿子,你跪下,让我在你身上刺几个字,永远不要忘记!”

岳飞听从母亲吩咐,把上衣脱了,露出脊背,跪了下去。

母亲从鬓上拔下银针来,说:“儿,你要忍住,妈要刺字了。”

说书人说到这里又“咚咚噹噹”敲了一阵锣鼓,听众都竖着耳朵想听岳母是怎么刺字的。

祝安问身边大胆:“你说,刺什么字啊?”

大胆说:“我也不知道,不要急,说书人会告诉你的。”

其实他自己也急着想知道是什么字,不过,他相信说书人一定会告诉大家的。所以他在睁大眼晴坚起耳朵听。

锣鼓过后,说书人站了起来,学着岳母,手拿着针,向面前虚拟的岳飞背上一针一针地扎下去,嘴里问:“儿啊,疼吗?”

“不疼,不疼,妈尽管放心地刺!”岳飞回答。

刺了一阵,母亲停下手来说:“好了,我儿起来吧!”

“妈,你刺的什么字啊?”岳飞问。

听众竖起耳朵想听到是什么字。

岳母说:“儿啊!我在你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你要永远记住。”

岳飞听了,又忙跪下说:“妈,谢谢你,我要记住一辈子!”

母亲明大义,儿子效忠贤。

千古传佳话,丹心照碧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