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 办学

(2023-01-28 02:56:28) 下一个

 

先生办学不辞劳,大众添柴火焰高。

学校开门民大喜,儿童掀起报名潮。

史金玉为筹建学校日夜操劳。他每天天一亮,草草吃点饭就过得河来,到史家祠堂料理建校事务。祠堂满院都堆着做桌椅的木头,史先生害怕有所损失,夜里就住在祠堂里。

史仰桥说:“这里没有床铺,天气还有些冷,你不能住在这里。你放心,我替你看着,保证不会少一根草棒。办学校是造福乡里的事情,不会有人来破坏的。再说我们祠堂还有老祖宗,还有刘老爷管着,没有谁敢来偷东西的。”

史金玉笑着说:“有你老叔看着,我自然放心。不过老是让你操心。我实在过意不去。毕竟这事是我挑起的。”

“你又把我当作外人了。你来办学是为我们姓史子孙的。我帮忙是应该的。”史仰桥说。

史金玉小时听说史祠堂里的刘真君刘老爷有神威,经常吓唬人。但他不相信。他相信的倒是史仰桥这位老大叔。

不过,老叔史仰桥还是相信的。他昨天晚上就在老祖像前上了三炷香,祷告说:“老祖,先生要在这里办学,里里外外吵吵嚷嚷,院子里又搞得乱七八糟,影响你老休息了,请不要生气。不过,这也是为你老子孙后代好,让他们当中能多出点人才,也给你老增加一些光彩。所以还请你老保佑帮忙把这事办好。”

祷告了老祖以后,他又到刘老爷座像前上了三炷香。请求说:“你老有神灵,请护佑我们把学校办好。我知道你喜欢孩子,学校办起来了,会有许多活泼机灵的孩子来到这里上学,看见他们,你一定会高兴的。现在有些打扰,请不要生气。”

汇报了祖先,报告了神仙以后,史仰桥一身轻松,他坚信学校一定会办成。办学的劲头又增加了十分。这些事和想法他没有对史金玉说,他知道先生是不相信这些的。

听说学校需要一百套课桌椅,族长史宝文又知晓各庄,凡会做木工活的都到祠堂帮忙。工钱将来祠堂田产收入中统一发放。

老祖祠堂有四百亩香火田,每年田租收入是可观的。所以史老太爷的话是有底气的。

听了族长的话,各庄的木匠都来了。一时间祠堂院里院外,都是锯木头的声音,刨木板的声音,凿眼开榫的声音。

祝本对父亲说:“爸,你年纪大了,就不要去了,我一个人去就行了。”

饮义二爷说:“不行,我一定得去,重活干不了,我还可以干点轻活嘛!大锯拉不动了,放墨线,凿榫眼,刷油漆这些活我是可以做的。”

祝本见说服不了父亲,便天天陪着父亲到祠堂干活。

桌子是单人课桌,桌面下有个桌肚,可以放书本文具。椅子也是单人坐的。椅面是木条做的,有靠背。

除了课桌椅,还为老师做了三张办公桌,又做了两块黑板。

桌椅黑板的油漆都是史金玉个人出钱购买的。油漆工作则是在钦义二爷的带领下完成的。

在全家族的努力下,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祠堂小学的校舍就修葺好了,桌椅设备也打好刷好了。竣工那天,学校门口放了一挂长长的鞭炮。引动了周围几个村庄的人们都来观看,个个拍手称赞。

学校建好以后,关于校名的确定曾经有过一番争执。史姓家族中的长老们都主张叫“史祠堂小学,”主要想彰显家族荣耀。

史仰高父子主张叫“史圩乡小学,”很明显是想增添乡长的光彩,而且扬言,不同意,乡政府就不支持。

有人建议干脆就叫“史金玉小学。”史金玉听了,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办学校是为了家乡父老,怎么能用个人的名字,把学校变成私人的财产呢?”

最后大家议论说:“学校虽设在祠堂,但学校和祠堂毕竟是两回事,不宜叫祠堂小学,学校是私人办的,乡政府没出一分钱,没出一个人力,也不该叫“史圩乡小学。”于是,大家决定,学校定名为“史家圩小学。”不仅地址连姓名都固定了。至于乡政府支不支持,大家认为无关紧要。

学校定名以后,便发布广告,向周围村庄招生。广告上赫然盖着“史家圩小学”五个红彤彤的大字。这五个字的章也是史金王自己刻的,没花一分钱。广告上注明,学校没有吃住的地方,暂时只收十里之内的走读生,男女不限。不收学费,每生每学期只缴纳两块大洋,用于课本文具,及教师办公用品。

钦云兄弟几个听说学校不收学费,都想送自己的孙子去上学。

祝善两个儿子,大儿子腿脚不大好,不打算让上学,钦云说:“你想法错了。正因为腿不好,不能干重活,学点文化将来有大用。”

“那就不叫老二上学,两个上学负担不了。”祝善说。

“一学期才两块大洋,一年也不过四块大洋。两个孩子,一年也就八块大洋。八块大洋你就负担不了啊!没出息!你背粪箕一年还能弄他十几块呢!”钦云三爷说。他深知没文化的苦,要有文化怎能让大兰家冤沉大海呢!

“那么,我也学你背粪箕去。”祝善咕噜着。

“种地人背粪箕是自然结合,有什么不好意思。”祝善咕噜的声音不大,但还是让三爷听到了。

祝贤家是一个儿子,三个闺女,他见二爷家两个孙子都送去上学,也决定让儿子去上学,虽然年龄小一些,但孩子机灵,估计上学是没问题的。

三爷对祝贤说:“听说学校还收女学生,你家两个闺女,不能送去上学吗?”

学生有了,而且超出了预期。史金玉有些犯愁了。他打算给学生开语文、数学、地理、历史、自然、体育、音乐等七门课,但原来只请了一位老师,现在看来,至少还缺一位老师。他问史仰桥,附近还能否请到老师。

史仰桥想了一想说:“史大庄史仰嵩是刚从淮阴师范毕业,听说现在赋闲在家,不知能否请来做老师。”

史金玉一听,高兴地说:“师范毕业的,正适合做老师。请老叔马上带我去请他。”

史金玉在老叔陪同下,找到了史仰嵩家,说明来意。史仰嵩毕业在家,正愁找不到工作,听史金玉一说,高兴地说:“我愿意,在家乡工作,为家族父老兄弟服务,也是很好的事情。”

老师确定以后,便进行教学分工。校长史金玉自任数学、体育、音乐三门课。史仰嵩任语文课教学。早期聘请的王述金老师任地理、历史、自然三门课。分工后,各自进行教学准备。

接着学校便向学生发出通知,决定于9月1日正式开学。

而后史金玉亲自到县文教科订购课本教材。事情办妥以后,他又伏案起草校歌。

艰苦辛劳五月多,走过办学路蹉跎。

帆船只待秋风发,静待师生唱校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