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七 问道与思索

(2022-12-07 03:38:46) 下一个

 

开眼看人世,寻思行路难。

光明何处有, 哪里有金丹。

祝雄从湖上归来,吃完晚饭,又去四爷家拉呱。

   四爷回来以后,到蒋坝请人剃了头,刮了胡须,又烧点热水洗个澡,换了身干净衣服,显得年轻多了,干净多了,精神多了。

祝雄见了,笑着说:“这还像我当年的四爷。”

“你这小子,说的什么话,难道昨天我那个样子就不是你四爷吗?”

“不不不,你老不要生气。你昨天那个样子,吓死人,我实在不敢把你当作四爷。当初那个四爷,高高的个子,挺直的腰板,长四方脸,浓眉毛,大眼睛,一脸英气,不怒而威。可昨天,你…… ”

“小子,不要再说了,你四爷是九死一生啊。” 说完,四爷深深叹了一口气。

“不要伤心了,四爷,我们今天再谈谈别的事吧,你老在外这么多年,一定知道不少事。今天对侄儿讲讲。”

祝雄见四爷又想起以前的苦难,连忙把话岔开。

“你想知道什么?”四爷问。

“听说中国又出了一个共产党,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

“难道你一点也不知道吗?”祝雄有点失望。

“我在北京时,五四运动那天,看见许多学生喊反 对军阀政府,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

“有许多人吗?”

“多啊,有几十万人呢!”

“哪里有那么多人啊,都是学生吗?”

“不,还有老师,市民、工人、农民、散兵,还有像我这样拾破烂的。”

“除了反对军阀政府,他们还喊什么?”

“他们还喊学习苏联什么十月革命,我都不懂。”

“没有人提到共产党吗?”

“我在北京时没有听说,只听说有两个大学教授提倡什么马列主义。”

祝雄急了,想知道的事,四爷就是说不清。

“后来我到了南京,在火车站听人说中国已经有了共产党。

“在什么地方?”祝雄一听,又振奋起来,忙问。

“听说罢了,我怎么知道?”

“你听说,这个党是干什么的?”

“他们干什么,我怎么知道?”

祝雄想,这也是,四爷又不是共产党,他怎么会知道。于是便不再追问。

但他又问:“四爷,你从南到北,见过世面。扛过抢,打过仗。坐过火车,进过京城,有什么见识,有什么想法?”

“这些年,像走马灯一样,皇帝退位了,军阀上台了。辛亥革命了,军阀混战了。袁世凯死了,张勋跑了。当官的肥了,老百姓瘦了。吃肉的还是吃肉,吞糠的还是吞糠,一切都变了,一切又都没有变,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这块地。你看,我还在讨饭,你还在帮人打鱼,你妈还在替人洗衣裳,小祝康还是没有找到…… ” 四爷一肚子牢骚,一肚子苦水。

“难道我们就一直这样过下去吗?” 祝雄听了有些不甘心。

“小子,老百姓就是老不幸。能怎么着?你爷爷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怎么样?战死沙场。你爹参加义和团,怎么样? 逃了回来,连家都不敢蹲,现在又去投靠孙中山,能有什么结果?生在乱世,命该如此!”四爷好像看透了这个社会,一点信心都没有。

“我不服气!” 祝雄愤愤地说。

“小子,生逢乱世,小心为好。你就老老实实帮老板打渔。将来娶个媳妇,安安稳稳在家过日子。千万不要学你爸,把家都扔了。” 四爷害怕祝雄不安分,他觉得这个侄子身上有他大哥的基因。

四爷和侄子说话,四娘一直坐在旁边,但许多事她听不懂,所以插不上嘴,不过四爷最后告诫侄子的几句话,她是懂得的。她和大嫂都有这个看法。于是她也补上几句:“祝雄,你四爷说得对,你是大哥唯一的儿子,好好想想,怎么成家立业,好好过日子。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说实话,祝雄心里还真有些胡思乱想,但他怕母亲担心,一直没有说。今天和四爷谈话,也仅是了解情况。

祝雄听了叔叔和婶婶的告诫,没有表态,既未反对,也未赞同。只是说:“叔叔,婶婶,我回家休息了。”

说完便走出门去。

四爷说:“祝雄是个好孩子,今年大概有二十岁了吧,也该到娶媳妇年龄了。”

“可能已经超过二十了吧,他比二哥家祝本大一岁呢!”

“大哥要不是参加义和团,结婚晚,儿子应该比祝本还再大些。”

“大哥不在家,我们得帮大嫂想想办法,替祝雄找个媳妇。”四娘说。

“你有什么头绪吗?”四爷问。

“我常见街上一个卖鱼的姑娘,大约有十八、九岁,人长得也不错,不知有没有婆家,我想问问看。”四娘说。

“光想不行,得有行动。”四爷比四娘还心急。

“我得先问问大嫂同不同意。”

“不过都是和鱼打交道,是不是不好?”四爷有些犹豫。

“有什么不好,都做鱼生意,有共同语言。”四娘卖了几年鱼,对这个行业似乎有了感情。

“那么,你就抓紧时间问问大嫂。”四爷说。 

第二天,四娘果然向大嫂提起卖鱼姑娘的事。

大嫂发愁说:“你看我们这个家,老头不在家,儿子只是个捕鱼的,而且是替人家捕鱼,自己只是个伙计,房子又不像房子,哪家姑娘愿意往这穷窟窿里钻。”

“再歪的窝也有鸟住,富人少得很,穷人多的是,不往穷人家跑,能往哪里跑。”四娘说出社会实情。

“话虽这么说,理也是这个理,但办起来难啊!我不是不想给儿子找个媳妇,但左思右想没办法啊!”

“我替你问问看,有枣无枣打一竿。”四娘说。

“你先别问,我得先问问儿子愿不愿意!”大嫂说。

“哪能听儿子的。”

“我这儿子和他爸一个熊脾气,不问不行啊!”

“那你就先问问吧!”四娘只好同意了。

她知道大嫂许多事都是随儿子的。

这真叫:亲帮亲,邻帮邻。地主帮老财, 穷人帮穷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