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墟

廣漠寒山碧海蒼天,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个人资料
冯墟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夜渡无月(1)

(2022-09-09 15:38:20) 下一个

我年轻时,迷惘了好一阵。读书时常跑到江边,看各式各样的船,或客或货,或官或民,或大或小,或行或止。偶尔也看到小渔船在江面起伏飘荡,上面船夫和女人的生活,令人神往而难以想象。碰到几艘船停靠在货运码头,有时从一艘跳到另一艘,窜来窜去,没人在乎。有时江上起雾,有时阴雨天气,烟波江上使人愁,却并不因为思乡;江面开阔,但前途渺茫。

我隔一两个星期,就要到江对面昙华林去看我的哥哥。挨到星期天晚上九点半过后,必须赶最后一班轮渡过江返校了,才起身穿越武昌老城幽暗的巷陌,滴答滴答,走到中华路码头。最后一班船十点起开,对应的是江对岸的最后一班车。灯光刺眼,但照不亮黑色的天空和江水。船上乘客稀疏,全都默无一言。船很准时,并不能稍稍缓解旅客的疲惫。

这最后一班船,我从未错过。万一错过了怎么办,没有考虑过。因为年轻,所以不去担心。倒是到了江对岸,有两次我错过了最后一班车。但那是次要得多的问题,11路公共汽车永不停班,只有七八站的路程。路灯桔黄,树干黝黑。水流人行,路径弯曲相随。江涛一阵一阵、时紧时松,送来习习凉风,将汗气吹散。汽笛不时鸣起,江上往来人互致问候,划破漆黑的夜空,连岸上的人都觉得暖心。回到学校,依旧是灯火通明,犹如从荒野回到文明。

 

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长江边的阳逻镇里做教员。阳逻在江北,江之阳;逻,巡逻的意思。至少从春秋时期,就是长江北岸的一个江关哨所。香炉山是制高点,做哨所完全合适。到了当代,跨江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就建在山上。从江上望去,高压线和铁塔很是显眼。

阳逻属丹霞地貌,江岸赤壁朱岩,迫使长江由此向南急拐。镇中心的尘土,是橙黄色的。泥沙淤积全在对面南岸。秋冬枯水季,南岸淤积的泥沙,在江堤之内,足有一里多宽;一到汛期,南岸淤泥就开始崩塌,一片一片被激流分解吞噬,直到完全消失。而北岸的阳逻只有吃水线深浅的变化,不会伸缩、坍塌。所以阳逻很适合做港口。当然真正开始将阳逻建成一个重要港口,是我离开许多年之后的事。当时它只是一个不出名的小码头。

长江经过武汉中心城区时转向,到阳逻开始向南急拐。上游江段、包括武汉,江里漂流的死尸,在阳逻江段浮出水面的机会最大。不时有人肠断心绝,纵身长江。伤心的家人总要寻到阳逻,去找尸首。到了阳逻还找不到,那就只好放弃,算是尽心了。阳逻打捞浮尸的业务,不知有多久的历史,大概永远也不会停止。

阳逻的繁华地带,江码头是一路,主街是另一路、在山窝子里。而居民点散布在山上地势较高的地方。此地风气,类似武汉的城乡结合部,既城亦乡,不城不乡。人情淡漠,民风强悍,治安混乱。学生调皮,并不稀罕。家长不通情理,却是本地特有的问题。码头上只顾打斗,不讲文明。

我年近弱冠,在这样一个码头学习教书育人,站稳脚跟并不容易。这里离中心城区近,工商业相对发达,有发展前景。愿意到这里工作的教师很多,包括一些在县城的教师。校长是位强势人物,坚持优胜劣汰,每年教师的淘汰率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不分长幼,只论优劣。像我这样的小单身,要是被弄到下面,连讨个老婆都难。

在这里,我学会规规矩矩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在讲台上,力争能镇住台,有效传授知识。我在这里举目无亲,独在异乡为异客。业余时间,学校阅览室里收藏的现代文学作品,我翻了个遍。假期不多。放假的时候,学校空空如也,我无处可去,还要自觅吃食。有时到江边看来来往往的船和人,从一块红石头跳到另一块红石头,小心不碰伤自己,不失足落入水中。来回的路上,不同的商家在播放同样的磁带,“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当地人想必有共鸣,而我并没有家,是孤魂野鬼。

我住在校园的最边角。一个人在外乡,生了病也没个照应。好几次学校放假,在迷惘、孤独中,我想,如果我死在这里,一时也不会有人知道。那么,为什么我要继续这无聊而无奈的人生,而不就此了断呢?我想了几次,最后想通了。就此了断,虽然身后的世界并不会因此受到大的影响,但是会给亲友带来痛苦。除去对他人的影响,一个人活着跟死去都是无所谓的,活着也行,死去也无不可。所以人实际上是为他人而活。我决定活下去,寻找出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