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砸开的大学门
最近台湾的论文门和造假学历在我的朋友圈引起了许多议论。突然想起2019年有一个联邦诈欺案在麻州法院起诉了一帮名校和家长,被起诉的家长里有不少名人,重点是他们每一个都可以拿钞票当花洒。
诈欺案当年可真是轰动一时,搭公车在大巴上,司机和乘客都能就这个话题侃的水乳交融,世界大同。波士顿其实是个大学城,三步两跳的就能从一个大学跳到另外一个大学;每年的8/31 和9/1 最好别出门,几乎全城交管,都是学生在搬家。所以这案子在麻州起诉挺合宜的。
FBI 调查此案时取的代号叫做“Operation Varsity Blue“,Netflix 就拿这当片名拍了一部纪录片。昨晚没事,点出来看,看着看着我竟然瞌睡了,大学门是用钱砸开的,不是常识吗?跟买一件名牌衣服是为了穿身上显摆,不也是一个意思?
也许对于上大学花大钱这件事,我是提早打过预防针的。
早在2006年,当时的财经专家热情推销529,我就想研究研究上大学究竟得花多少钱?于是在图书馆上百万本书的架子上,我竟然就挑中了这么一本“The Price of Admission”。这本书说的却是另外一种花钱方式。就好比我只有买自行车的能力,却挑了一本如何买喷射机的书,让我大大开了眼界。
作者Daniel Golden 从2003年开始搜集求证,挖掘出许多名校如何在常春藤后藏了一道小金门,富爸爸们只要拿对了金钥匙就可以打开方便门。
其中有一个案,对于许多自己没有响当当学历的富爸爸们最具启发性,因为这些人没办法用legacy 。但是富爸爸支票一签几百万,对他们来说也不过就是个零头。
那一个案的富爸爸是个可以拿金砖造大别墅的开发商。富爸爸1998年答应捐赠两百五十万给哈佛,他儿子1999年就进了哈佛,儿子拿着金闪闪的学历娶了一个金发美女,金发美女的富爸爸后来选了总统。
作者的本意是想明白指出贫富不均,造成的门槛差距比天高,所以在美国穷人永世翻不了身。
谁知后来竟有许多富爸爸拿著书当消费指南,还三顾茅庐想请Daniel Golden 给他们当军师,时不时的电话骚扰,要求作者「开个价吧,哈佛、耶鲁、史丹福都可以,只要有价,我就肯买。」
“Varsity Blue” 的总教头Rick Singer 不知道是不是也受到了启发,金钥匙毕竟太金贵,大概只有1%的富爸爸负担得起。他这么一算计把目标锁定在10%的富爸爸,在小金门旁边开个狗洞,喔,不,他是做大生意有大目标的人,用辞文雅点,他说那是「侧门」。虽然小了点,但不管怎么样,只要能钻进去就行,而且收费可便宜多了。那倒是,劳斯莱斯还是比喷射机便宜吧?
剩下90%的人家可怎么办才好?有许多孩子确实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披荆斩棘硬是为自己开出一条康庄大道。
但是哪个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只要有能力总是希望能帮他们一把。各种为学历闯关的合法行业也存在了几十年,或上百年,比如老布希和小布希都上过的私立中学,这些可以跟英国Eton College 称兄道弟的住宿学校每年的学费要六万多。
最普遍的还是Tutoring 跟College Counseling。这中间的价码各地有差异。以tutoring 来说吧,每个小时从几十到几百块不等, College Counseling 也是,以钟点计,每个小时两、三百,如果是保证上垒,从几千到几万不等,看成功率。
即使私校不在计算范围,就Tutoring 跟College Counseling 粗略估计一下,至少上万,那还不包括为了增加竞争力的各种才艺训练。这只是敲门砖,进了门还有一个几十万的大坑等着填。平常人家的孩子上大学,就算不是金砖,那也是美金一块一块地铺上来的。
二十年前,有个同事自己是MIT 校友,他快50岁了才得一子。他跟我说,他为孩子存了一笔钱,等孩子18岁了,让孩子自己决定,这一笔钱是要去上大学还是要去创业,随他。但前提是,从此后,一切靠自己。
那之后我也总思考着,在美国上大学,到底值不值?值多少?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