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谷回音

默守边疆,思想边境线另一边的事
正文

外行看热闹 - 杂聊9.3阅兵的PTSD

(2025-09-09 11:18:41) 下一个

9.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阅兵结束了,但余波荡漾。无论您的国籍或政治立场如何,看了阅兵后的感想是甚,很多网上的“军事专家”都说自己是“军盲”了。笔者即非军迷,也没有及时的看阅兵转播。只能讨论画画外的阅兵。

这次阅兵最大的“宣誓”,不在画面之中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的展示,也不在零零总总的各式“无人”装备,而在于中国已经“主动”挑起了全球阵营对抗的政治压力。

冷战结束之后,全球的政治张力是表现在局部的和多头的。即使三年多前开始的俄乌战争,其政治张力也还是局部的。9.3阅兵改变了这一状况 – 政治上的全球性对抗,经济上的全球性割裂,军事上的全球性冲突,会成为常态。

和冷战时期的共产主义阵营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不同,中国打造的是一个Robinhood式的全球南方的领导者(这也是印度的Modi不愿参与的原因之一,其二是日印关系好过中印关系,这是常常被人忽视的,这些会另论)。中国刻意谈化意识形态。中国从一个全球化体系中的“良民(或顺民)”变成一个“反骨”,有其可讨论的内因和外因。但结果是吸引了全球南方中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随着时间和国际事件的演变和发展,会越聚越多。历史上没有一次起义,开始时就是一个全面性的事件。

大家在热议这次阅兵中的各式装备,但笔者看到的是中国军队和军工是全球军队和军工最好学的 – 中国军队的装备发展是从俄乌战争中直接获益最多的军队。设想和中国打仗的任何军队看到的将是源源不断的机器时的无奈,加上直接从上一次战斗中回馈的需要成为下一次战斗的新装备时的惊讶,军队和战士都无法适应的窘境,征兵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的时候 – 这是大家应该去思考的。

中国的高层在计划阅兵的时候,已将这些政治因素都已经考虑了,但还是决定承担后果。从小的来讲,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国主动在帮助俄罗斯卸压 – 转移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压力 – 拖住美国大部分的军事压力在太平洋方向。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