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ling

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看法,对历史的感悟,对未来的期待。
正文

保持思想和灵魂的自由,去超越基本假设、规则和信念的束缚

(2022-12-27 13:03:12) 下一个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曾经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是生存。”  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精神追求放在物质追求之上。但是,不同境遇的人看到这句话会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人生的最大价值就在于精神追求而不在于物质追求,反之亦然。可以想象,一个身在社会最底层,饥寒落魄,居无定所,连基本温饱都没法保障的人,会难以苟同此句话所表达的含义的。毕竟他们生命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本能地活下去,本能地去找食物果腹,从而不至于明天就饿死街头。一个肚子一直咕咕叫的人是无力去思考、去觉醒的。要求这些风餐露宿之人去寻求精神上的觉醒与思考,无异于天方夜谭。觉醒了又有何用?甚至觉醒与思考,反而会给他带来更多的精神上的痛苦,让他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一个本来在物质上承受苦难的人,再被附加上精神上的打击,这无疑是残忍的。但对于另一种人群,即摆脱了基本的生存困扰,不用为了生存日夜奔波,并达到了基本的食饱衣暖的人来说,亚里士多德这句话就无疑是明智且有远见的。人若不去思考,又与动物有何区别?生存是动物本能,而思考、觉醒则是建立在本能之上的一种人类的高智慧特性的体现。丛林里弱肉强食的动物们,活着就是来进食、交配、睡觉,一辈子就在这样的本能循环反复中结束;而人类之所以是人类,之所以我们打破了这种低级的物质循环,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循环中加入了“思考”这一精神行为。思考所带来的觉醒,会让人类反向意识到自己是与其它动物有本质区别的:人类不需要再以丛林社会里的弱肉强食的生存方式继续存活下去。但是,这种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又是如此的容易被人类自己抹去,只要人们放下思考就够了,然后我们就重新沦为丛林里的野蛮动物。所以,亚里士多德这句话,更想提醒人们的是:每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都有他的价值,哪怕就是单纯地存活着,喘息着,他也有他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最基本的本能价值,或者说动物价值;但如若想要此价值得到延伸与升华,并成为超越时空般的存在,成为普罗大众都能接受与认同的价值,成为更对得起自己“人类”这一称谓的存在,那么,只有通过自身的思考与觉醒才能够实现。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相同的问题,你会有不同的发现。如果将人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时光确实从我们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人生结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们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人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求知,知识和认知每天都会在增加。而要认识事物的本质,以至于接近于“天道“,那么就需要不断地去掉和减损我们固有的认知,直到减损到没有任何人为的痕迹,达到无为的境界,一种真正的无所不知,无所不为的境界。其实,道家思想的 “ 无为 ”  对立面是 “ 有为 ” ,也就是有人为,带着人的主观视角去看待世界,就会有局限性。当我们判断任何事物 “是” 什么的时候,其实就否定了这个东西 “不是” 其他任何东西。换句话说,当你只认为手中拿着的是一个星巴克咖啡杯的时候,你就否认了它是其他东西。实际上这是我们的经验认知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就如同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就断定这是一个坏人或者好人一样。这些经验性的认识,局限了我们去真正认识一个人。所以,要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你需要去掉自己的经验知识,抛弃个人的主观视角,甚至要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主体性视角,这样才能更接近于事物真正的本质。而所有的经验性知识、主观视角,其实都是一种认知范式。这些认知范式会限制我们从其他视角、立场和价值观出发去认识世界。显然,不管是什么样的视角,总是存在着偏见和不足。我们唯有保持一种纯粹的 “空和无” 的境界,方能避免这些偏见和不足。在这种理想境界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将都不能单独存在,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事物。任何事物也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的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也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没有固定不变的本性,因为本性是空的。人只有不执着于任何感知的现象,对外在于心的任何东西无所执着,才有可能领悟真正的智慧,达到这种理想境界。道家思想讲“无”,佛学中讲“空”,它们都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是一种摆脱了任何既有范式束缚的境界。一旦我们能够摆脱固有的范式束缚,并超越这些范式,我们就可以进入这种“空和无”的境界,在这里你会发现,这里没有权力与控制,没有决断,甚至没有存在的缘由,更没有所谓的作为,内心深处不执着于某一个信念。并能保持自身的灵活性,保持信念的灵活性。如此,我们才能更接近于万物的本质,才能优雅地与世界共舞。

人作为万物之灵,与其它生物最大的区别,便是我们生下来不久就知道,我们将来一定是会死的。想到死亡,就想到了终极关怀。在这方面,我们能否摆脱固有的范式束缚,并超越这些范式,去思考诸如,我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能留下什么?又或者我能不能不死呢?因为在死亡面前,谁也不构成权威。生命有其真谛,往往不以你期望的方式展开,它有自己的节奏并总是充满迂回曲折,不会让你的生活安安静静地度过。如此重大又严肃的人生感悟,“空和无” 的境界又如何才能达到呢?佛家会说,人通过修行可以成为佛,通达一切智慧,永恒不灭。道家也说,人可以通过修行成为金仙,长生不老。普通人看佛家道家的修练,玄之又玄,佛法道法浩如烟海,普通人根本就不懂。但有趣的是,自古以来很多充满智慧的中国古人,却喜欢儒释道三修。奇怪的是,佛教是宗教,可儒家根本就不信神。为何中国古人偏偏要把儒家和佛家道家混在一起三修呢?不管是修练成佛也好,还是练至金仙也好,或者是儒家的成为圣人也好,他们共同的第一法则是什么?晚年的南怀谨曾经说过,到底该如何修炼成为圣人?他的建议是普通人必须要了解一下儒家的心法。因为儒释道三家是相通的,都是可以让你成为圣人。而儒家则是三家当中把修炼说的最简单、最明了的一家。第一法则就藏在儒家的一个仁字当中,核心就是心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孔子称为圣人的原因。

人多数都喜欢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以至于常常落入“认知陷阱”。所以, “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可真当你走过他的路时,你连路过都觉得难过。有时候你所看到的,并非事情真相,你所了解的,也不过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感同身受,能做到某种程度的理解,已经非常难得。另外,人是多面的,对不同的人会呈现不同的样子,如果仅以一面来下结论,无疑于盲人摸象,有失偏颇。所以,要避免轻易评判和妄下结论。“不知而为之为无知,知之而为之为天真”。  无知是阅历问题,天真则是人生态度,而非“问题”。知,越活越多;真,越活越少。阅历丰富,懂得很多,但又能保持天真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的智慧、可爱。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天真的人不代表没见过世界的黑暗,恰恰因为见到过,才知道天真的好。人生其实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回归简单的过程。但是后个阶段比前一阶段更难,所以说 “一个人,只有返璞归真,回归本性,才能与道相遇”。

人这一辈子,会遇到无数难题。低水平的人面对难题手足无措,显得狼狈不堪;高水平的人面对难题波澜不惊,能游刃有余地将之解决。不动怒,会转弯,能换位,是高水平的具体体现,也是其保持思想和灵魂的自由,并超越基本假设、规则和信念束缚的结果。生命会给予你从未期望过的挑战和改变,一旦你允许自己去感受这些改变的痛苦,去接受这些失去,并克服这些伤痛,你就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无论你经历了什么,你都能疗愈你的心。并最终达至心安之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以前我觉得这句话有种宿命论的感觉,随着年岁渐老和阅历的增加,我才发现自有它的道理。心态平和了,就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就如同大雨过后,你抬头看天,看到的一定是蔚蓝与美丽;若是只低头盯着看地,看到的一定是淤泥与绝望。路上,总有烦恼让我们焦头烂额,也总有难事羁绊着我们的步伐。但没有完美的生活,只有最好的心态。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那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并伴随着一种澎湃的福流体验。

你失败过吗?人生的高级活法,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我时常觉得消极,却又感到生活很美好,也深知自由就是最热烈的远航。但是,没有回音的山谷,值得你纵身一跳吗?眼前的直路、弯路都是路,甚至后路也是路。但如果你站在原地不动,就真的是没有路了。要知道不是努力才可能成功,而是不努力便一事无成。换一个角度想象一下,夕阳下有一个阴影,玫瑰上有一滴眼泪,活着都不容易。而列车通往的黄泉站,月台上却站满了来迎人的已故者。这哪里是悲剧啊,这是团圆(镰仓物语)。没有人生活在过去, 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实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叔本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