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ling

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看法,对历史的感悟,对未来的期待。
正文

回答同学有关新冠病毒的几个问题

(2022-10-18 12:45:19) 下一个

我不是研究新冠病毒的专家。工作中有些接触,也阅读了很多研究论文,并参与了一些杂志的论文审稿,因而对新冠病毒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这不代表我以下回答的就是正确的,因为新冠病毒是个非常新的病毒,人们对它的研究 也才是刚刚摸到了一点眉目。很有可能因自己的知识所限,若干年后被证明是不正确的。

MYR:  老J,新冠都三年了,变体一个接一个。新冠病毒是怎么做到的?

从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科学家们发现,强大的新冠病毒以5种方式(1、阻断蛋白质合成,2、阻止干扰素反应,3、破坏自噬,4、防止T细胞检测,5、其他保护机制比如:通过调整自身RNA的结构,避免被免疫细胞的病毒探测器virus detector“绊倒”;并能够产生去除免疫系统中抑制病毒复制的分子修饰,以及更多其他机制等),逃逸过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并避开了新冠病毒疫苗和以前感染时所产生的许多抗体。从而在与人类的抗争中,一次又一次地存活下来。面对这一迄今最为狡猾的古老的RNA生物体,人类面临着巨大挑战。                                        

SLH:  你也在研究新冠病毒吗?有没有看到人类对抗病毒的可靠的技术路线?                        

从我在多伦多从事的重症医学研究专业角度,并结合自己的医学专业训练经历(Ph.D.  BJ病毒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Postdoc. Center for Immunology, Dallas TX. USA) 以及近来的实验结果来看,短时间内我持较悲观的看法。我们对人类对抗病毒的技术路线要有一个较大的范式转变。病毒的唯一法则就是为了活下去,通过感染生物体不断地繁殖并传播下去。而不断的变异也是病毒为了能在人体内以较合适的方式共存下去所做的努力。期待下一个流行变异株能对人类友好一些,而不要像德尔塔、奥米克绒那样,源自于南非艾滋病人。人类可以在较低的程度上干预病毒的变异,但却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轻易不要尝试。与病毒的历史相比,人类太年轻了。

WYW: 人类战胜病毒也是有可能的吧?比如天花就是先例。                                        

被消灭的都不是狡猾的病毒,致人于死地的病毒也存续不了多久,尤其是在大范围内。但不排除那些疯狂的以基因武器为手段的、人工控制的基因突变制造出来的新式病毒。 而且天花是DNA病毒。冠状病毒是RNA病毒,这有两个问题,一是它是人畜共患疾病,总有机会再从动物传染给人。第二,中国之外大家随便传,总会进到中国。国外的人就像培养皿,就看病毒怎么演化了。人的DNA和RNA聚合酶忠诚度可以达到99.999%, 突变的机会小。而冠状病毒的聚合酶忠诚度却非常低,容易突变,变异株总会出现。流感病毒变异率也高,跟随人类几百年了,我们知道的冠状病毒才20年,这次病毒才3年。保守估计冠状病毒也是上百年的流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