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阅读我写的这篇有关老去的随笔。这源自于我最近读到的两篇介绍我也熟悉的两位四十年前就牺牲在老山前线的年轻战士的文章,以及美国作家和学者(威廉 ·菲尔普斯 1865-1943)有关老去哲学的文章后的一些感想。欢迎你的批评。有些沉重无人可以分担,只能自己左肩换右肩。愿自己一路艰难,依旧能落落大方。同时珍惜每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样做。
成功地变老
快乐的人如光,即照亮自己,也感染他人。但拥有快乐却绝不是仅凭运气,而是取决于很多因素。一个人应该像运动员准备比赛一样来为快乐做好准备。通过勤奋锻炼,减少受伤机会,让竞赛成绩更好,从而获得内心深处的愉悦。在人的一生中,你会经历很多。如果你感到委屈,表明你还有底线。如果你感到迷茫,表明你还有追求。如果你感到痛苦,表明你还有力气。如果你感到绝望,表明你还有希望。而有些事,你把它藏在心里也许更好一些。等时间长了,回过头去看它,它也就变成了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永远都不会被打倒,因为你还是你。
想起了四十年前在老山前线,在一个阵地共同战斗,朝夕相处,却英勇牺牲的年轻战友J景远(一位年轻又有爱心的班长)和J建平(一个拥有远大前程的石家庄陆校学员代理排长),他们就在我的身边离开了这片热土,把生命永远定格在灿烂的青春上。(我尽到了一个见习医生的全部能力去抢救他们,终究是无力回天),他们染着鲜血却苍白而又英俊的脸庞,永远刻在我的心里了。你看那不屈的眼睛,尽管失去了光泽,却顽强地睁开着。让我永远记住了这四个字:死不瞑目。早晨还一起交流参战体验的战友,不到傍晚就离开了这个深深眷恋着的、还有无限亲情的世界。夕阳斜下,余晖穿过晃动的灌木丛和高低不一的芭蕉林撒在战友的脸庞上。湿热的风夹杂着烧焦了的硝烟味扑面而来,终于把持不住自己,我眼泪悄然而下。半腿蹲在处于那拉河右岸阵地的一个椭圆形工事的北侧,沿着一层层金黄色的光线向东抬眼望去,远方高大起伏、满是黛金色的八里河东山印入眼帘,与怀抱着的年轻却失去的生命浑然成一体了。我试图用手去把战友的眼帘合上,却发现这是万万做不到的事(也让我再也不相信能用手合上牺牲战友的眼睛,这一只在电影中出现的事情)。我没死,青春替我抵了命。
人只有两个去向:变老或死亡,所以成功地变老就非常重要。尽管悲观者宣称人生没有意义,但你会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会耗到生命的最后一秒钟。看到许多的男女很怕变老,也是一个很可悲的事情,因为他们被恐惧束缚住了。
你还记得头上的第一根白发是什么时侯出现的吗?第一根白胡子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那时的你,虽然生理上没有什么感觉,但心里上多少还是有点感慨,因为一个人生阶段结束了。担心头发变白情有可原,但却没有必要害怕。如果头发变绿或变蓝,那倒是应该去医院看看(除非是自己染的),而头发变白不冒出来是不行的。年轻人别为你的白发感到焦虑,你应该为它感到自豪。看看这个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都在经历着的不幸,你应该感到幸运,因为你能活到长满白发的时候。
也有傻傻的人会说,“我希望我老了还能像年轻时一样漂亮帅气迷人。”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得承认,老人是不会漂亮迷人的。漂亮只属于青年,而且是青年人最重要的魅力,这也完全符合生物进化。诗人勃朗宁认为青年人漂亮迷人,是因为他们如果没有了这个特征就会让人难以容忍。年轻人是这个世界的装饰品,这就是我们喜欢他们的原因。他们身体苗条、行动敏捷、美丽动人、帅气潇洒(老年人也可以帅气,但表现方式不一样)。因为他们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没有人能容忍他们的存在了。如果小伙子和姑娘们除了无知以外,还白发苍苍、谢顶肥胖,满脸皱纹,再加上个双下巴颏,那就真是太恐怖了。但是造物主的安排就是让年轻人外表迷人,再给他们时间来增长智慧和见识。然后他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生存,同时丢掉迷人的外表。小孩子坐在你腿上,伸手来拿你的手表,你会说,“好孩子,这个不能拿呀!”但如果有个三十岁的人伸手来拿你的手表,你会送他进监狱的。当我们长大时,别人对我们的期望值会更高,所以没有人比一个已届成年而心智还像孩子的男人或女人更可悲的了。在这个文明社会里没有他她的位置。就算有人能到老还能漂亮迷人,这也充其量就是一种退却、一种投降,而这不应该为决战到底的生命斗士所接受。与其勉强维持着外貌而变老,我们更应该充满期盼地变老、胜利地变老。这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这是老练世故的为人之道。
有人(约瑟·丘特)曾说,人生最快乐的阶段是七十到八十岁:“我建议你们加快步伐,赶紧加入这个行列。”而另外一个流行的观点则是,我们年纪大了之后就失去了所有的幻想。这话倒是一点不假。我觉得我现在就没有任何幻想。即使有,我也会很高兴今天就把它扔掉。当你丢掉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会怎么样呢?每次你丢掉一个幻想,你就会有一个新见解。见解与思想比幻想更有趣,所以会更让你欣喜。实实在在的世界、男人和女人比那些由无知和愚妄描绘出的图景更值得让你了解。
有人告诉我们,青年之所以最快乐是因为他们戴着玫瑰色的眼镜看世界。我没有任何想戴玫瑰色眼镜的欲望,并且我还可以证明你也不需要。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老熟人:供需法则。需求决定价格。大家都想要的东西肯定比没人想要的东西贵。假如你今年夏天去世界各地旅游,到那里的商店里去买一副高倍望远镜。售货员可能会建议你,与其买望远镜,你还不如买一个万花筒,你用它可以看到非常鲜艳美丽的图案。你一定会说,“你当我是孩子吗?我对这些五颜六色不感兴趣!”“我知道,但是距离才产生美感。你看到十里以外的一条船时,它漂亮得就像只天鹅一样。但如果你用高倍望远镜来看,你会看到破洞、补丁、甲板上晾着的衣服,以及别的很多不够赏心悦目的东西。你肯定不想知道这么多真相。”你绝对不会同意售货员的这个说法,明证是,你随处都可以买到廉价的玫瑰色眼镜,但望远镜的价格却会随着放大倍数而直线上升。如果我们为了看到真相而不是幻觉肯花大钱,我们就必须抛弃幻觉能带来快乐的说法。随着我们年纪的增长,玫瑰色逐渐褪去,我们才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人生的真相,因此也就觉得它更有趣。
还有人认为,人变老时就失去了热情。这个说法有一个严重的错误:它把没有热情和没有激发起热情的事混淆起来了。让孩子激动的事常常提不起成年人的兴趣,这并不说明成年人不会激动,而只能说明他们不会被孩子气的东西激动。我小时候最快活的日子是过年,因为除夕那天晚上母亲会允许我一直到半夜,来到街上放鞭炮、大喊大叫。想想看,每天晚上一到了八点就被强制上床睡觉的我们,到了新年到来的时刻,还能到大街上扯着嗓子大叫!那真不是一般的欢喜。假如现在你跟我说今天晚上我可以半夜就起来大喊大叫直到天亮,我谢绝。这说明我没有快乐和热情了吗?当然不是,这只说明我不想半夜三更爬起来。小的时候真的是很难想象三十岁以上的人会有任何开心的事,他们只不过是每天都活在一个一成不变的套路里而已。三岁的男孩得到一个小汽车玩具会很开心,而如果他长到十七岁时有人送他一个同样的小汽车玩具,他会觉得受到了侮辱。这并不说明十七岁的他没有了快乐和热情,而是说明他的热情从原来的小汽车玩具,现在转到了别的事情身上。如果最快乐的人是最有趣最有思想的人,那我们的快乐会与日俱增,因为我们会有越来越多有趣的思想。
理想的人生就像爬一座高楼,爬到一半时看到的风景要比在底层时好。上得越高,视野越宽,风景也就越美。教育的真正价值也就体现在这里。高等教育不见得会使人变得更有效率,但却是可以丰富人的性格,增加人的精神财富,从而使人快乐。这是为年老体衰以至于动物性的原始欢愉的丧失而设置的最好的保险。不管我们有多少亲人和朋友,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注定是要过一个孤独的生活的,因为我们在这世上存在的每一天都是跟我们自己在一起的。因此我们绝对有必要给自己增加点智慧和美的品味,从而在我们思想空间的四壁都可以挂上引人入胜的画幅。做一个有趣的人,比做一台高效率的机器要强得多。很多人被杯中物毁了他们自己,因为他们不能忍受跟自己相处。每当他们不得不与他们空无一物的思想独处时,他们就必须用刺激物来让他们忘掉那已经荒芜的内心世界。还有很多人则是走向颓废,或者是找点别的什么能让他们忘掉自己的事。
优雅成功地老去,需要我们拒绝在肮脏的歪理之河里沉沦。因为世界的坍塌往往不是轰然一响,常常是唏嘘一声的就来了。这个世界最贵的东西,其实都是免费的。而走路却是无成本的养生。爱读书则是无门槛的高贵。那善良才是无折损的福报。这时间终是无高下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为自己活的。而第二次的生命,常常是从开悟以后开始的(荣格)。它需要我们拥有自由的灵魂。自由是灵魂的氧气。它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任何胁迫也不能强迫你去做。身体不舒服就多睡觉,精神不舒服就多看书吧。风是自由的,你也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