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一出门,被寒风推了个趔趄。
“马德里十八度,多伦多也差不多、前边加个负号就成;这风跟刀削面似的”,嘴里嘟囔着、提起衣领、戴严帽子奔街口的Second Cup买了一大杯咖啡回到酒店,就着昨晚在Farm Boy买的葡萄牙甜面包,这一天才算开始了。
在外边晃荡了八个月,回到久违的多伦多。
昨晚从机场去酒店,一路下着小雨,虽然还是三月初、感觉不冷;安顿下来出来吃饭。
地中海餐虽好,亚洲饮食却是弱项,马德里的日本拉面居然都是“预制”的,所以先去了了兰州拉面馆。
Dundas Square还是一如既往的喧闹,Eaton Centre改造接近完成、屋顶又加高了两层,估计去年的圣诞树更高了。
以为春天快来了,结果第二天老天就呲獠牙;这才有了本文开始那一幕。
Sud Forno在办公室旁边,是我上班时经常光顾的地方;中午在这里吃点简单的。
里面人声鼎沸,一座难求;太太在门口转角处挤了一个小桌子,我去买饭。原来午饭常吃Focaccia三明治的尺寸小了一倍、价钱却涨到十刀了,我们两人最少需要四个,我摇摇头转身买了两片pizza,又要了double espressos 和 cannoli;一边吃一边感叹,没想到Focaccia涨了这么多,不过东西还是很正宗的。要起身离开时,一个正装白lady 问我们是不是要离开,于是赶紧起身把小桌让出来,步入寒风彻骨的央街,太太说那个女士等我们半天了。看来只要东西好、多贵都不愁食客。
晚餐去了皇后街的Little India。从大学街到Buthurst街,皇后街上国际美食云集,中日韩泰印巴、地中海、阿拉伯、拉美应有尽有,除了Little India、旁边的Bombay也经常去,我要了中辣Bhuna羊肉和Canadian(加拿大啤酒),太座不吃辣、点了菠菜鸡肉和橙汁,又要了两张Naan;这里的Naan面香、是我们最喜爱的面饼,Bhuna羊肉也是特别鲜香、加上curry辣、吃了三分之一就开始冒汗了,靠冰镇Canadian才能继续。
惦记着烧掉那一大碗羊肉,转天一大早去健身房跑步;大汗淋漓跑完五公里、舒畅无比,Garmin手表显示配速每公里4:33,“哪有这么快?”,我心说。
早上跑步的另一个原因是朋友要请我们吃韩国烧烤。这对夫妇认识二十多年了,每次回多伦多都聚;这次情况特殊,他们第二天要去秘鲁、我说这次算了吧、他们说无论如何都要见面。这次见面老友比较rush,我说你急什么,他太太笑说姥爷非要赶着旅行前见一次外孙,于是我们长话短说,吃完饭送我们回市中心,看老友扬长而去,我转身给儿子打电话。
这次回来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儿子搬家。
十年前帮刚刚工作的儿子在Yonge/College买了一个小condo楼花,七年前入住;这个condos位置超佳,可惜太保守只买了个studio。儿子工作努力、事业有成,六年前又买了一个大一点的楼花、一卧一den,应该前年入住、运气好(哈哈)covid来了一再推迟直到今年三月。本来是打算过来帮忙搬家的,发现他和女朋友打理的挺好,我们过去也是添乱。
第一次看到这个新居,太太和我不由自主地“wow”了一声:
两面的落地玻璃,两个大教堂、央街的高楼尽收眼底,这敞亮、这景观,简直没得挑,比原来那个studio大太多、好太多了。
儿子累的够呛、加上他收养的猫不适应新居,不爱跟我们多说话,倒是他女朋友说话多些;房子看够了我们也就离开了。
第一晚吃拉面时在Dundas Square路过新开的T&T 大统华,大玻璃窗里面有两个煎饼摊。今晚太座说馋煎饼了,于是去了大统华;煎饼摊人很多,估计要等二十分钟,我说上二楼超市转转。住在多伦多时市中心在College和Spadina有一家大统华、但在市中心边缘,不是特别方便,而这家新店在最中央。里面大极了,从鲜菜鲜肉海鲜到面包房厨房熟食到日用品小家电应有尽有,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一家大统华、比东主Loblaws还大。大概是开张不久,里面人特别多,看来好的中国超市在多伦多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
转天去Bloor大街shopping。走在央街,远处Bloor两座高塔skyscrapers特别显眼:东侧的One Bloor 早已竣工,跟同在央街的Aura是加拿大最高的住宅大厦,西侧的The One 野心更大,高度超过一千呎,将超过FCP BMO成为加拿大第一高楼。
去Bloor主要是为我买衣服,在Lululemon和Arc'teryx买了几件外套。本来常穿的是Patagonia、New Balance,但是现在不买美货,准备以Lululemon、Arc'teryx、Salomon、Adidas、Puma代替。
然后是今天的主题:Eataly!四年前第一家Eataly在Bloor开业就成了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吃饭、喝咖啡、买Focaccia。两天前入住酒店时看到对面的Eaton Centre还在装修的部分放上了Eataly的大招牌,这将是多伦多第四家Eataly了!无论是我一贯的Pizza Margherita还是新菜单上的菠菜意面都非常到位,不辜负我们千里迢迢跑一趟。
晚上又是拉面,这回是大名鼎鼎的博多一幸舍。这也是我经常吃面的地方,汤正宗、面筋道、流淌的蛋黄散发着浓香,马德里的日本拉面简直没法比。我连汤带面一口气吃完,心满意足地冲进寒风里。
周日去了Yorkdale Mall,Yu Seafood 鱼膳房,去过几次都是朋友请,这一次是儿子和女朋友请客。搭Uber去儿子家喝咖啡聊天;不多写了,贴几张照片。
周一天气好转,抽空跑了两趟政府机构,办我的CPP登陆码、还有驾照过期了需要更新,都必须当面验ID、驾照还要照相;前者在加拿大服务中心、后者在安省服务中心。没有预约,从排队到拿到结果都是半小时之内完事。以前在加拿大的时候经常抱怨政府效率低,到了西班牙才知道加拿大政府太高效了,这两件事如果在马德里至少需要半个月甚至更长。
周二早上碰到零元购!在Tim买咖啡的时候,一个无家可归的向我讨钱,我说没有现金但可以帮他买早餐,他自己过去点早餐的时候进来第二个无家可归的、要我帮他买一杯热巧克力,我也答应了;就在我在另一侧等咖啡的时候听到casher喊什么,扭头一看、第二个无家可归的正在柜台后面抓甜点;我气坏了,跟他喊“问过你要买什么,为什么还要抢?”,此人大概还有一点廉耻、对我说了一句“sorry”扭头跑了;我跟casher说我可以付钱,惊魂未定的casher摇头说不要。
这是第二次见到零元购。上一次是八个月前在LCBO买酒的时候,一个年轻人拿着两大瓶皇家威士忌、在工作人员的呵斥声中大摇大摆地从前台离开;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不是他第一次抢东西、为此还被抓过;我们都摇头也都无奈。
真心希望政府对这些行为更严厉一些!
依惯例乘11路去了一次酿酒区Distillery District,巡视一圈后看天气暖和,在El Catrin Destileria的院子里喝酒吃tacos。
最后一天晚餐自是跟儿子一起,我选了韩国烤肉店Daldongnae。这个地方最初是儿子带我们来的,离酒店和儿子的新居都很近。餐馆在二层,走进去看到楼贴上全是排队等餐的;我有预定,但也要等十分钟。
Daldongnae的烤牛排有tenderloin还有和牛wagyu,算是物美价廉了。
儿子看起来放松了许多。问他是不是还stressful,他说当然啦、你让我买的这个condo这么贵、我笑说没我帮你买第一个你有钱买第二个吗、好事不谢老爸、掏腰包的时候跟我哭穷。
餐后跟着儿子去IKEA买一些小东西。烤肉店没有甜食他又买了冰淇淋一口气吃下,我心想年轻能吃真好。
不管是PATH、Yorkdale贸、伊顿中心、央街,还是Eataly、大统华、Sud Forno、小印度、拉面馆、烤肉店,人都很多,虽比不上乌泱乌泱的马德里,但世界上有什么地方能跟马德里比人气呢!
贸易战?没看出来啊!
火热的多伦多与冰封的多伦多
在SUD Furno吃了两次午饭,左边的Focaccia十刀一个
Sud Forno对面的Dineen Coffee Co.,两片面包夹一片cheese稅前十一刀,东西真是贵了!
儿子新买的condo,远处有两个教堂尖顶和多伦多的skyscrapers;大堂还没彻底完工
酒店外景;Garmin手表显示配速每公里4:33 哈哈
市政厅广场水池改成滑冰场了
大统华T&T的煎饼摊
左边是央街双塔,右边是我工作过的公司大楼Bay Adelaide Centre、连续剧Suits很多场景取自这里
Bloor上的Eatly
小印度,皇后街
皇后街上的博多一幸舍日本拉面馆
Yorkdale Mall和鱼膳房Yu Seafood
多伦多湖滨Lakefront
Waterworks,去温哥华前在这一带住了两年
酿酒区Distillery District,中午在El Catrin Destileria的院子里喝酒吃tacos
联合车站Union Stn地下有三层;车站扩建了十多年,还真有完工那一天!
伊顿中心和PATH的冰球名人堂;皇后街要修地铁,挖了很深的大坑
韩国烤肉店Daldongnae
登机前晚餐在法航贵宾室吃,best Lounge so far
相关
谢谢水星大哥。
多伦多downtown比温哥华大很多,最新开张的除了上面说的Waterworks、还有在前街和Spadina 的The Well,而且这一家更大,不过我没照片。
多伦多的Queen W 有点像温哥华的Robson,但是国际美食更多。
温哥华当然是大统华的鼻祖,在温哥华住的时候我经常去downtown大统华买东西;我记得十多年前才在多伦多开第一家店,但是它在多伦多扩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