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白儿

聊的都是闲白儿不必认真
正文

十年祭母亲

(2022-04-03 18:17:44) 下一个

到今年四月二十日妈妈已经走了十年了。时间真强大,经过十年,再深刻的伤痛也愈合了。虽然疤痕无法修复, 但是我可以平静的开始写写妈妈了。我一直在等着这一天, 为她美好的生命礼赞。

我的妈妈出生于天津。她的祖父是远近有名的骨科中医,他在天津河北区大悲寺院附近置办下了几个大院子。这位老中医有九个儿女, 我的姥爷排行第三, 人称袁三爷。可是由于袁三爷连续生了四个闺女,旧时代里无儿即是无后。无后不仅意味着不会分得老中医的丰厚遗产,而且生活在大家庭里袁三爷和袁三婶受尽各种不公和委屈,于是袁三爷带着家眷早早分家出来单过。从此再无享受老中医的大家庭荫庇。这六口之家克勤克俭靠着我的姥姥给街坊做针线活儿我的姥爷开货车养大了四个闺女。我的妈妈排行最小,不用说袁三爷当年得知又是一个闺女自然非常失望。而且, 由于缺乏营养,我的妈妈身体羸弱。谁曾想有一天这样一个在出生时不受欢迎的病秧子却长成了那个大家庭里最聪慧的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妈妈有一个不公开的乳名, “德才”。或许是 "得财"。在那些物质艰苦的日子里, 夏天大家会经常在吃过晚饭以后,在院子里让“德才”来一段。 这个 “德才”小妹会唱会跳,会说脱口秀, 逗全家人开心。街坊邻居都说 “德才”就是一台戏啊。毋庸置疑,“德才”是最受父母宠爱的老闺女。一个 “德才”小妹胜过了袁三爷众多兄弟开枝散叶后的所有孙儿男丁。后来妈妈说起她的父母, 总是说她的父母对她是那种满眼都是爱的欣赏。从而我也明白了自己与生俱来的自信和骄傲原来是来自妈妈对我满眼满怀无尽的欣赏。

由于妈妈体弱, 上学的日子里有一半是在家病休的。初中毕业的时候,她三姐刚刚考进大学。因为家庭的经济条件, 妈妈放弃了继续读高中而考取了免学费免饭费的天津师专。后来听妈妈讲述她的成长经历的时候,我感觉那段时光真的是她人生里光芒万丈的芳华岁月。我现在常常在想,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忙啊忙啊忙着往前赶。就是因为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其实回头看看,最美好的时光可能已经擦肩而过, 可能就在当下。明天也许并不比今天美好,而最美好的昨天一去不返。记得十几年前在我们来美国买的第一个房子的那个大院子里,我老公带着女儿开着拖拉机割草,姥姥带着三岁的儿子跟在后面追。。。。。。如今娃们都已长大我们也好, 却只有妈妈不在了。进而又联想起那句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诗 “遍插茱萸少一人” 。原来千百年来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类情感始终脆弱。。。。。。

妈妈年轻时读的那个天津师专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不过据妈妈的讲述,那个师专的教育理念拿到今天美国来看都是十分先进的。这个师专是给小学培养教师的。因为毕业生可能去小学里担任任何一门学科教师,所以学生们从体育到音乐,从绘画到表演,从数理到文史, 无所不学。这样一所理念非常优质的学校让妈妈海绵吸水一样迅速成长, 参加不完的社会活动各种演讲各种报告让妈妈真的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在小小的师专里熠熠闪光。 追求者纷至沓来。毕业的时候,因为优秀,妈妈被挑选到中学去教书。

妈妈被分配去中学教历史。本来只是师专毕业的小学老师。妈妈的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无法和身边的大学毕业生相比。她是多么崇拜这些大学生们啊。她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了自卑感,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爱上了”大学生“。当介绍人把我的父亲,一个精密仪器系毕业的不善言辞的大学生推到我妈妈的面前的时候,她就义无反顾地嫁了。后来几十年妈妈陪伴着父亲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人生坎坷默默支持着我的父亲从一个木讷的理工男变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和全国著名的激光精密测量科学家。我曾经想问妈妈,如果给她机会她自己的职业高光时刻会定格在哪里?是校长还是教育局长?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想起我老公说过,人生是早已经被上帝被写好了的程序。我相信。无论如何努力挣扎奋斗,人生的轨迹其实就已经在那里了。这样看来,实在是没有想不明白的人生,只有还尚未发生的故事。

妈妈天性开朗幽默诙谐语言表达能力极强。我从小到大见到妈妈从来都是各种叔叔阿姨围着谈话的中心,家里常常高朋满座,人们总是在妈妈高谈阔论的时候发出一阵一阵的欢笑。近几年来,不仅妹妹说,连我自己也感觉到自己说话做事越来越像妈妈。我无可选择的成为了一名美国高中老师, 跟她当年一样, 每天在教室里对着学生说着一样的话做着一样的事。她当年有多么自信,我今天就有多么从容。这也使我更加相信,我无需再对自己两个长大成人的儿女拔苗助长。我是谁, 他们就会成为谁。我只需好好关爱自己。

说到关爱自己,这是妈妈做的最失败的地方。她没有关爱自己。也许是那一代中国母亲的宿命。她身上具备所有为家庭奉献为子女牺牲的母亲的特质。天生体弱的妈妈在六十岁的时候患病倒下。 在妈妈与癌共舞的最后治疗阶段,籍着妈妈不懂英文, 我自作主张隐瞒了病情。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不自觉地开始和内心里的那个“小女孩”说再见了。在那之前,我一直是一个单纯有点小任性的女儿。我的妈妈不是替儿女抵挡各种人生风雨的普通意义上的母亲,而是从小到大几乎我所有的同年龄的女朋友们都羡慕的“人生导师” 母亲。我和妹妹成长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她的智慧箴言指点迷津,就像诸葛亮给赵云准备的三个锦囊一般神奇的在每一个路口等着我遇到、打开、解惑,然后前进。所以我从来不需要长大。妈妈教会了我太多太多人生道理, 却没有来得及教会我如何面对失去她的巨大悲痛。那是因为我在最后阶段选择了隐瞒病情,让妈妈可以在相对平和的心态下离世。我们母女没有告别。记得最后一次抱住妈妈的时候,我心里已经许愿:妈妈,来世做我的女儿吧, 让我好好的爱你, 好好的疼你, 好好的欣赏你。

妈妈,最初在你离开的日子里,”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曾经像魔咒一样每天咬噬我坚强不起来的神经,我依然傻傻地希望哪天会找到一个锦囊救我出苦海。我花了十年的时间找到了那个锦囊, 原来那个锦囊就是我自己, 你的生命的延续。十年了,每天还是在想你说起你。只是不再悲伤了。你丰富灿烂的一生值得我回味值得我为你庆祝。妈妈,来世做我的女儿,让我好好的爱你, 好好的疼你, 好好的欣赏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