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圣劳伦斯河的男人们!
(五)我在加拿大一直打黑工,现在不黑了,我打三份工
我,鲁川。来自山东一个县城。年纪嘛,小四张了。在我们县城开饭馆的。开了五年开不下去了。不是我做饭不好吃,实在是被赊账给坑苦了。有点儿权力的都来吃,不敢得罪啊。吃完了签字,签名都像天书,签字的人自己不承认,谁也看不出来是他们写的。
逢年过节我都要带着礼品去要账,运气好能要回来点儿,运气不好,双手空空回来,还搭进去一份礼品。有一次实在忍无可忍,跟一个欠账的人翻脸了。结果招来了无休无止的打击报复,各种招数儿使出来,让你无法正常营业。
五年里,我就赚了一套房,在我们县城也不算值钱。面对如此人生境遇,我们两口子商量转移地方,后来经亲属提醒,走南闯北不如直接出国,一来改变自己的际遇,另外还能顺带把孩子换到一个有童年和少年的地方学习。
关店,卖房,不给自己留退路,漂洋过海到魁北克。出来的那一天我就发誓,不改天换地坚决不回去。至于那些就是不还我钱的“江东父老”们,此生不见也罢。
我和我老婆都不会英语,更别说法语了。老婆为了拿学签,从零开始去学语言班学英语,我们俩起初根本看不懂站牌,于是见着亚裔就用中文问,没有亚裔就用手机翻译软件问司机和乘客。一站一站地走,一站一站地闯。
老婆去语言班稳定下来了,我开始去饭店打工,不会英语就去唐人街,唐人街的饭店我都问遍了,绝大多数都说粤语,我还是不懂,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会说普通话的老板,但是只给我魁北克省最低工资的一半多一点的工资。没办法,没有合法工签,就只能凑合着。好在一天早就八小时,最多十个小时,不是我不想多干,实在是人家店就是这个作息时间。这对于在国内就开饭馆的我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老板看我勤快能干,熟练得很,过了两个月就给我涨了一块钱时薪。
我不抱怨,没啥好抱怨的,比在国内简单多了,干活,赚钱,累了,回家,休息,上班。啥也不用想,一心一意安营扎寨。
为了移民,老婆学完了语言申请到了学签,被安排到了离蒙特利尔不到80公里的一个小镇的职业学校学习烹饪,我也顺利地申请到了配偶工签。这回好了,可以合法打工了。
一周七天,我四天打支票工,在小镇上唯一的一个华人餐厅。剩下的三天中有两天去另外一个小镇去打工,开车要半个小时,最后一天我还是在我们的小镇上找到了超市整理货品的活儿。四天有支票收入,这里超过30个小时就算全职工作,而且就会有纳税记录。其余的三天我是拿现金的。这样可以不用交税,能多收入一些。
加拿大是这样,越是偏远的小镇或者小城市,生活成本越高。因为这里人口少,市场小,城市的各种设施就不齐全,运输成本也非常高,因为物价反而比大城市要高。所以,我们一家三口不得不节衣缩食,收入勉强抵得过日常生活。
我挺开心的,毕竟不用再动用国内带来的老本儿了。我的年龄和身体还都可以,顶得住,没有胡思乱想,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受气斗气,就是干活儿,累了回家倒头就睡,饿了就好好吃一顿,简单就容易快乐,简单就容易看见生活中的细节,从而更加珍惜,更加幸福。
孩子挺好的,非常懂事儿,学习也好,在班级也非常顺利愉快,老师和同学们对她都很nice。你看我也跟孩子学会了英语了。小镇的人更淳朴,就是那种简单的,真诚的笑,真心的淳朴的笑。让你在这里读书和生活没有负担,没有那么多猜想,没有那么多顾虑。
我们所在的小镇,属于魁北克偏远地区,只要老婆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就可以申请移民,据说很快就可以批准。时间上不会太长。我们的日子很有盼头儿。等我们有了永居身份,我也要去学学语言,然后也读个一技之长,这样就能赚的多一些,也不用一周七天工作,每周能休息两天,哎呀,那可是多么好的事儿啊。
不过到那时候,我估计也快50岁了吧?管它呢。50岁,还能干很多事儿呢。
天天动脑的人才容易得病的,我们天天干活的人,只要心情愉快,越干越有劲儿。
我来对了,卖房子值了;
我老婆也说来对了,早知道早来了。这边租的房子比咱们国内买的房子都好;
我孩子也说来对了,一点儿都不累,天天盼着早点儿到学校跟同学们玩儿;老爸老妈也不催她写作业,问题是好像都没什么作业。也许初中会有吧?到时候再说呗,她总是这么回答我。
等我们,等我们拿到了身份,争取自己开一家餐馆,干回老本行。在这里没人敢赊账,还给小费,多好?值得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