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起角色

(2021-12-29 08:58:15) 下一个

知恩

金声伯讲的苏州评书《七侠五义》是我小时候的最爱,抱着收音机听;现在改成手机APP里复习,还是很喜欢。WG期间,金被打入牛棚,WG结束,金被安排在工厂上班,“兼职”说书。这经历和苏州很多文化人一样,费心我、费之雄父子都是工厂里的工人,兼职书法。1980年代的灯谜和民俗,大部分是苏州工厂里的工人业余时候搞的。这是我小时候没有关注,大了比较疑惑,最近看新闻、以及研究metaverse,才有些明白。

七侠五义,又称三侠五义,五义分别是:窜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钻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七侠分别是:北侠欧阳春、南侠展昭、东方侠黑妖狐智化、丁家双侠丁兆兰、丁兆惠、小诸葛沈仲元、白面判官柳青、小侠艾虎。三侠版,就只包括北、南、东三侠。而有的版本,丁家双侠算一侠;有的版本算两侠,剔除了小义士艾虎,把艾虎归入“小五义”,也就是五鼠的后代玉面专诸白芸苼、霹雳鬼韩天锦、山西雁徐良、粉面子都卢珍、小义士艾虎。艾虎是欧阳春的义子,严格地说不是五鼠派系的。蒋平无后,艾虎补缺。

金声伯讲七侠五义,一般从白玉堂大闹东京开始,到白玉堂死于铜网阵结束。七侠五义13人各个口音、方言、腔调不同,这样,在收音机旁边的我才能一听就知道谁出场了。13个人里,只有艾虎是讲苏州话的,尽管他在杭州长大。为什么呢?

苏州说书里,起角色很讲究,而起角色的关键是口音、方言和腔调。官越大、学问或者武艺越高,越是不说苏州话,出生越卑贱、工种越低微,越是说苏州话。这和听书的听众很有关系,因为当初是晚上工余喝茶时听书,特别是武侠类的大书(即,没有唱的弹词,基本上是男的单独演出,没有男女双档)的听众,多是“打工人”,所以书里的打工人“艾虎”说打工人的口音、方言和腔调。而包公、五鼠、其他侠客,都是操“洛阳音”、说官话、打官腔。特别是男主白玉堂,是起高调、说文言的“奶油小生”,搬到《三笑》里,直接对标的就是唐伯虎的腔调和口音,而《三笑》里说苏州话的是火赤链祝枝山,充分体现了苏州小市民的机智、戳卡(尖刻)与幽默,可以说是艾虎的老年版、文人版。至于比苏州打工人还要低档次的,则添加瓮鼻头(瓮声瓮气)、戆腔(傻了吧唧)、口吃、或者其他在苏州人眼里低档次的方言,比如钱笃招的邻居瓮鼻头阿三、秋香服侍老太太的两个傻儿子大笃二刁、以及钱笃招调戏挖苦的徽州人汪宣朝奉。

这样的“脸谱化”在声音表演艺术上多见,在今天讲metaverse(比较好的翻译是“幻境”,而不是元宇宙)的日子里重现。在幻境里,人物是不会也不必完整的,但是“个性”却必须鲜明。这就和起角色一样,远远地听见一声低吟,就知道包公出场了,听见“啊呀,吾来哉”,就知道是机灵可爱的艾虎出场,听见“嗯哈”和“恰疤呛起”两个“号子”,就知道大笃二刁来了。

而起角色,就是玩刻板印象、玩歧视(向上卑躬屈膝、向下124个看不起)、玩不自信和不自尊(苏州口音在苏州评书里的档次不算高,七侠五义里只有一个苏州口音的,也不觉得是“辱苏”)。幻境里也一样,进去了就给你起了个角色、定了个三六九等。

很多民间艺人,起惯角色了,在现实生活中(实境)里,也接受了幻境的法则,叫我去牛棚就去吧,叫我当工人就当吧,尽管他的特长是说书、书法或者灯谜。

当今天这个世界越来越幻境化的时候,人和人的接触越来越依赖媒体的时候,人来世界一趟,基本上就是个起角色,所以今天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品牌、事件坍塌了,因为他们的人设(角色)坍塌了、或者被授意拆迁了。如同幻境里,人已经不是人,而是一个不会完整、不需要完整的角色了。小义士艾虎,哪天不机灵了,不说苏州话了,就不是艾虎了,就不列入七侠五义或小五义的序列里去了。

金声伯说的是书、传奇(幻境)还是自己(实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