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的绿色
不知道是怎么的一个机缘,小时候忽然就确定喜欢绿色,那时可能有种通感,觉得绿色很醒脑,一看见就呼吸顺畅,心情愉快,对前途生出许多兴趣和希望来。于是遍告亲朋,我喜欢绿色,麻烦送礼物的时候考虑一下,所以后来生日时就收到闺蜜手折的一盒绿叶子,把我给喜欢得无可无不可,一直珍藏多年。
也许是心理暗示吧,一旦确定了一件事情就会在后面一再加强这个印象,所以之后这种颜色通感在我这里开始发展壮大,甚至并不止步于中文,学了外语后,看见L我就会觉得它是绿色的,K是蓝色,A分到了红色,在脑子里兀自把它们分了个系统,没什么根据,全凭感觉,没事儿想想,自娱自乐。
当然偏爱绿色这事一直保留着,所以喜欢看春天新发芽的嫩叶,绿得嫩嫩的绒绒的,是新生命该有的颜色,在早春的寒风中看上一眼心里马上明亮起来,到了夏天叶子都长大了,绿色越来越深,层层叠叠,铺展在眼前似可以让人融化在那丝丝绿汁里,再刺眼的阳光射到这里都会消失在这片深碧的阴影中,人站在里面可以舒舒服服地喘口气,听听微风拂叶的沙沙细响。
要是想进入更多这样绿色的世界,那就到森林里去散步,头顶的天空自然被茂盛的枝干遮成绿色的,脚下踩着的是浅绿色的苔藓,它们紧紧地扒在地上绵延在林间,不放过一寸土地,填满所有泥土的缝隙,把整座森林锁在这片绿野里面,
这还没完,走着走着前面就出现一片湖水,也许是池底的青苔,也许是天空的枝叶,总之映出的这潭水是深绿色的,走近去看湖面上还漂浮着深深浅浅的绿色浮萍,阳光在树间照进来,可以看到浮萍下面长长的丝丝缕缕的浅绿色根条,湖水是静止的,林中也只有鸟声,这时长吸一口气,道一声“绿野仙踪”也不为过吧。
自然里的绿色这么美当然也会勾起人仿制复刻的它的兴趣,落在器物上我最喜欢的是青瓷,那是杯子上流淌的绿色,中国古代艺术的高峰在唐宋,唐有秘色瓷,宋有汝窑青瓷。秘色瓷前代的人只能从诗文上领略它的美“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人们形容它如冰,如玉,如湖水,
我辈有幸,在法门寺塔倒了后终于可以一睹这传奇秘色的真容,这种绿是以黄绿为主,其中最让人喜欢的是一只简简单单的碗,因为釉面上的绿色流淌到碗底,光打上去,那底下莹润似积有半碗湖水,晶莹剔透。
而宋代的汝窑是绿的有点白,所谓“雨过天晴云破处”,所以叫天青色,素净高雅正和得上宋人的雅量高致。绿色在这些器物上被玩出了各种花样,但是润泽,清新的底色没变,要的就是这个调调。
写到这儿想起来,还有一样绿是半天然半人工的,做出来的是一种光彩夺目的绿,那就是绿宝石,天然的石头发掘出来人工打磨镶嵌,拿在手上一转艳光四射,流光溢彩。这里面要以祖母绿为最,特别是哥伦比亚产的祖母绿,略带点蓝调,绿得沉稳大气,不似沙弗莱太翠绿反而显得轻佻不够味,
哥绿要的就是那一滴浓得化不开,光一照进去又晶莹剔透,绿光反火,所以主石晶体一定要好,那种所谓里面花园太多,雾蒙蒙的都不可取。
这样一颗宝石它反射出来的绿是可以钻进人心里去的,就似在那片绿野里面漫步,头顶那些层层叠叠的绿叶滴下了一滴颜色到人手上,又像是从那片安静碧绿的湖水里采了一滴来放在手心里,可以轻轻摩挲,不必担心它随风消散。
不管是森林,湖水,瓷器还是宝石,都因这一滴绿让人陶醉,我从小时莫名地爱上它,可能以后会一直爱下去吧。
安妹猜到我喜欢绿色,今天心血来潮写过绿色的小散文放上来跟大家共享吧:)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