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尔德林窗外的内卡河
内卡河是德国南部的一条不大不小的河,起自黑森林汇入莱茵河,沿河两岸缀满大大小小的城市,比较有名的像歌德把心丢在了那里的海德堡,或是巴符州的首府斯图加特,内卡河到这些地方的时候都是宽阔且深的,有些莱茵河支流的气势,这个面貌到了大学城图宾根就完全改变了。
既是大学城,顾名思义图宾根大学是这座小城的灵魂,除了威廉海姆大街两旁的一些大学主要建筑,其他各系都分别散落在城里的各个角落,像是紧挨着圣乔治大教堂的社会教育学系,还有在山上老宫殿里的考古系,城市和大学好似共生关系,城里因此也多是年轻的大学生。
阳光好的时候,市中心的老植物园里,教堂前的台阶上,乃至内卡河边的堤坝上全都坐满了年轻人,尤其是高高的河堤上,常见朋友或是情侣两两面河而坐,双腿随意挨着暗黑色的堤坝墙耷拉下去,下面还有五六米高才到河面,远远看着人似悬在河面上一样。他们往往会带瓶气泡酒,两个香槟杯,就着空中或是河面上反射上来的如糖果一般的阳光轻轻碰杯一饮而尽。
这里的内卡河不宽也不深,绿色的河水在河道中仿佛静止不动般地缓缓展开,偶尔的几只野鸭子才会在上面划开涟漪。这样的河最适合用长藁撑船,手工打造的长长的尖头木头船,侧面看好似一片柳叶,船工用长篙探到河底轻轻一点,船就在河面上滑行出去,在沿城的这段河道上穿过几座桥走个来回。
最中间的那座桥也以内卡命名,是图宾根最有名的一座桥,夏天桥上挂满鲜花自不必说,它的特别之处是站在桥上向河的右岸看,在河堤的后面有一排被漆成各色颜色的尖顶老房子,蓝色黄色粉色白色橘色,依次在河岸上排开,色彩艳而不俗,前面的河堤上又有大大的垂柳,红李青杏这些绿树掩映,这幅画任谁走到桥上都不禁驻足,望而兴叹,所以这里就成了图宾根的城市名片,被印在明信片上派发去世界各地。
在这一排房子的最末端,有一座浅黄色带尖顶的小楼,这座楼叫做荷尔德林塔。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德国早期浪漫派唯心主义诗人荷尔德林在这座小楼里度过了差不多他一半的人生。荷尔德林当年就是在图宾根神学院读书的,他主要醉心于古希腊神话,他所处的时代正赶上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人权的口号和传统的宗教世俗社会的强烈碰撞在当时无数的青年知识分子心中掀起巨浪,荷尔德林也不例外,诗歌里充满了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
众所周知作为诗人,命运一般都是比较坎坷的,正所谓身世不幸诗家幸,荷尔德林后期得了精神病,要靠带面具来控制自己尖叫,他未完成的遗作“恩沛多克勒斯之死”透露了他最后想要去追求的精神家园,他把自己的内心和外界的大自然认作是终极理想,自然是永恒的,诗人之心与天地相通,这也许便是人活着的意义。
荷尔德林生不能与俗世和解,死后百年他的诗终于被世人接受了,这座内卡河边他住的小塔楼被做成了荷尔德林纪念馆,当人们在内卡河边信步游览时走到这河堤的尽头吱呀一声推开小楼的木门,站在二楼荷尔德林的小书桌前透过白色的格子窗向外望去,静静的内卡河,河畔的垂柳,河上的撑船,还有远处的缀满鲜花的桥,这些全部都收在了一个格子的玻璃上,一百多年过去了,窗外的风景却应与旧时无甚差别,诗人当年坐在这里时,他的心情可能总是在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和对现实的绝望中反复翻滚吧,解药是没有的,我知道。
这时候阳光从西面的窗子中照了进来,依着窗的形状在地上画出了两列明亮的格子,小屋里的浮尘飘在光线里,时间在安静中走着,这一天也快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