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恋歌

以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为时代背景,以晋惠帝皇后羊献容为中心, 从她出生到去世的传奇经历和当皇后的五立五废、忽荣忽辱为主线,描写了围绕着她的一些 英雄剑客侠义恋情及悲欢离合。(根据邓永瑞先生遗稿《九剑一魂》整理,谢绝转载)
正文

九剑一魂 - 第7回 杨骏专权 司马失君(上)

(2021-05-27 06:46:54) 下一个

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任首辅是汝南王司马亮、武帝的四叔,他比较老成、稳重、忠心,由于辈高位尊,行事稳妥,在王室和大臣中,有相当高的威望。但在武帝宠爱小杨皇后以后,就专门信任她的父亲杨骏。

杨骏没有儿子,重用两个堂弟——杨浑、杨兆,形成三杨专权。汝南王司马亮渐被闲置,进一步,三杨架空武帝,许多事情,杨骏把决定交给小杨后,她再给武帝。忙于欢娱的司马炎也不细看就同意,以致大小员官的升降任命,完全是杨骏说了算。

武帝一度病得要死,各派力量加紧活动。一派拥护太子,另一派倾心于他的弟弟,较有才能和正直的成都王司马颖,第三派支持年长庶出,颇富计谋握有兵权的楚王司马玮,形势骤然紧张起来。哪想到武帝命不该绝,偏偏不死,病好后,把成都王颖、楚王玮等赶回封地,因而太子地位得以巩固。

武帝不胡涂,为备后事,令召回他的忠臣和朋友羊觚,以备非常。但他难以自控,继续寻欢作乐,这次死神可不再客气,步步紧逼,武帝命在垂危。这时,杨骏不但把持朝政,而且隔绝了武帝与大臣们见面的机会。

武帝回光返照,头脑清醒,看到杨骏最近的重大任命,皆未请旨,大为不快,训斥了杨骏一顿,并命立即把汝南王司马亮和太傅羊觚召来,看样子要托孤了。杨骏怕了,竟把这道圣旨压下。汝南王鼻涕眼泪想探视皇帝(亲情),皇帝七魂悠悠想见汝南王(托后),但中间却隔着一个杨胖子。而娇美善良的小杨皇后,只知从父、从夫,夫既要死,就只有唯父亲之命是听,完全不懂政治的险恶。

太子司马衷是个生理上的白痴,有史书记载。但史书却未解释,健康正常,甚至可说强壮聪慧的司马炎,被传为‘龙凤之姿,立发委地’,和健康美丽,有很好的教养的大杨皇后,为什么会生出一个白痴儿子。

笔者见到一本野史秘闻,对这事有详尽的描述,虽不见信史,但却是合情合理的,现写出供看官一叹。

武帝与大杨皇后,年轻夫妻,郎贵女貌,感情极好。武帝即位8年内未添一个嫔妃,可见一斑。杨后生下一个儿子,健硕聪明,哭声嘹亮,俩人自是钟爱。武帝更疼爱杨后,怕哺乳会影响她的美丽身材,就为儿子找来八个奶娘,都是18-24岁的貌端健康的初产妇。武帝不许杨后哺乳,怕影响她形体,杨后温驯,自然服从。但她是妻子,也是第一次当母亲,疼爱自己亲生儿子,想用自己乳汁喂他。只要武帝一离开,上朝或外出,杨皇后第一件事,就是奔到婴儿室,掏出自己丰满的乳房,把奶头塞到婴儿口中。看到自己身上落下的骨肉,在吮吸自己的乳汁,心中那做母亲的喜悦,天地间没有什么可以比拟。

但一听到外面由远而近一迭声报:皇上驾回,杨皇后赶忙拔出乳头,整衣去接圣驾,尽妻子的义务。这种‘欺君之罪’,无人敢报告皇上,另外也同情母亲。一个年轻母亲,只能偷偷哺育自己婴儿,原因是丈夫爱她,这是多麽奇怪的事情。杨后有时真想:我们是农夫农妇就好了,他出去种地,我在家奶孩子,做家务,没有奶娘来分享我的儿子。这是作为皇后母亲的天真想法,她是不知农夫农妇炎夏酷寒、面朝黄土、家中断粮之苦的。

武帝带群臣郊游,杨后赶快把婴儿抱来自己寝宫,尽情同他玩耍,又给他喂奶,正在享天伦之乐。忽然,报武帝回宫,因天下雨,所以提前回来了。杨后闻报大惊,一时不及将婴儿送回。婴儿吃妈妈奶正在有趣,奶头拔出后,竟大哭大闹。杨后心慌,忙用被子把他盖住,匆匆出去接驾。武帝见她衣冠不整,胸前湿了一片,大惊问故。杨后诚惶诚恐:“臣妾死罪,违反圣意。”

武帝问:“怎么了?”杨后再也忍耐不住,跪在武帝面前,抱着他腿,放声大哭:“求求陛下,我要奶我自己的儿子。”武帝扶起杨后,这才明白自己的愚蠢,和杨后所受委屈,忙对她说:“琼芝,起来,起来。以后凭卿自己,要喂就喂吧。”杨后感激涕零,拉着丈夫手来看儿子。

突然,发现婴儿被盖时,捂住了呼吸,已快死去。两人大惊,忙传御医,紧急救治,勉强保住性命。但因窒息,大小脑缺氧,受到损害,已成白痴。可以想象,武帝和杨后,作为父母,对这个儿子万分内疚,总觉对不起他,千般爱护,万般宽容,这个孩子就是司马衷,后来的晋惠帝。自然规律是严酷的,谁违反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杨后以后如何亲身喂养教导,司马衷的灵智,已被他父亲的愚蠢和母亲的失误夺走了,

这是人间常见的悲剧。武帝自觉对不住杨后,对她更好。十年后又生一子,这就是聪明有才的成都王司马颖。但这次杨后不再喂奶,交给奶妈,一心在衷儿身上。颖儿在没有母亲溺爱骄纵的情况下,却茁壮地长大成人。至此为止,司马衷和他父母的悲剧是令人同情的。但武帝和杨后,不是普通百姓,他们是全国最高领导人,决定着国家的命运。

他们把私情和公事混淆了,一意要立司马衷为太子,以赎自己的过错,尤其是大杨皇后。作为父母,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帝后,这却是荒谬的。

把全国交给一个白痴的结果是:全国糜烂,‘五胡乱华’,生灵涂炭,人民死于战乱、饥饿和屠杀,千里无人烟,洛阳、长安等城化为灰烬,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悲惨的时代。如果不立司马衷为太子,而另立贤君,可能不会发生‘八王之乱’,也就可能不出现‘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但历史上没有‘如果’,历史按它已有的形式嵌镶在漫长和无垠的时空结构中。

再说武帝垂危,身边只有小杨皇后。这是个美丽温柔,没有主意,更没有丝毫政治头脑的女人,一切听外殿的父亲杨骏作主。回光返照时,武帝突觉清醒,一看最近诏令,发现杨骏专擅,许多大事没有请旨,其中一件,是令汝南王司马亮归藩。

武帝突然明白杨骏靠不住,申斥一番,问汝南王是否已经离京。杨骏慌张,实说尚未动身,武帝立召汝南王进宫,同时召羊觚入朝。杨骏出来满头大汗,定神之后,知武帝命在顷刻,就草拟一诏,叫两大臣跟着,他进武帝寝宫,把诏书交小杨后,小杨后给武帝看了看。

武帝这时正要被阎王请去,神思恍惚,没有表态。小杨后把诏给杨骏,命用国玺后发出。这事有两个旁证,确实经过了皇帝御览,自然无人说话。但这诏书上却是:1,令杨骏‘都督中外诸军事’兼‘录尚书事’;2,速令司马亮离京归藩,不得延迟。

汝南王司马亮接到这一诏书,痛哭流涕,想见武帝一面,作最后告别。

虽然后来武帝疏远了他,但毕竟辅政有年,关系很好,又是叔侄情深。司马亮在大门前跪向宫阙,鼻涕眼泪,不肯动身。这时宫中丧钟12响,王公贵族乃至平民百姓,都知道武帝‘龙驭殡天’了。司马亮更是五体投地不起,向诏使要求送武帝、他侄儿司马炎的灵柩归葬,诏使不敢自专,回宫请命。

武帝病危,各种力量活动,但上一次的几个有力人物:楚王司马玮尚在征讨齐万年的战场上,虽有十万大军,一时来不及有所作为。成都王司马颖已被令归藩,不在京中。

赵王司马伦虽有野心,但失去禁军兵权,关系又疏,没有竞争力。禁军掌握在杨骏和他两个堂弟杨浑、杨兆手中,他自然要立杨后之子他的外孙白痴司马衷为帝。

杨骏令停武帝梓宫(灵柩)于大殿,派人找来司马衷,令在灵前假哭几声,立刻柩前即位,并马上改元为永熙。按史书记载,武帝死于公元290年,即太康十一年,杨骏为司马衷改元为永熙元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