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地道笑话是浓缩社会的味道
个人资料
正文

《天下第一标》第五章:四方城(1)-初次见识繁华

(2023-01-08 21:01:56) 下一个

戒恶一行三人沿着官道行着,由于多了灵修,所以行走的速度慢了许多。戒恶性急,嫌行路太慢,免不了多番催促。无解细心许多,看到灵修实在辛苦便喊戒恶停下休息。

戒恶满腹牢骚:“像这般磨磨蹭蹭何日才能到汴京,只怕即便是到了汴京,武林大会也早就结束了。”

“师傅,灵修一个女儿家走这么远的路甚是辛苦,我等应该体谅才是。”

“怎的生得这般娇气,大小姐一样好难侍候。”

灵修从小生在女皇大客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少风吹缺日晒,身体自是柔弱,如今在野地里行了这么远的路,脸上的皮都晒爆了,脚底下磨起了泡,本已十分辛苦,又听到师徒二人的对话心里委屈得不行,一个人躲在后边偷偷地抹眼泪。

戒恶看到她这副可怜的样子也不好再说什么,让大家停下来休息。戒恶架起篝火开始烧饭,锅里煮着的玉米是他半路上顺手牵羊放在包里的,这一次又是犯了偷盗之戒。无解腹中饥饿,对戒恶的行为之装作没看见。戒恶反倒是心中坦然,反正已经犯戒无数次,再多一次也无大所谓。

三人正吃饭,忽见两驾马车自远而近。车队在三人边上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人。

戒恶等人急忙起身行礼寒暄。

老道人自我介绍说是清风山之清风观之清风上人,此番远行是带着家眷去汴京参加武林大会。清风上人解释说,出家之人淡薄名利,参加武林大会既不为名也不为利,只是想借助这次机会宣扬一下清风观,弘扬老祖宗留下的玄妙道法,同时向京城百姓推荐清风观的两样宝贝——长生增智功和养颜保鲜丹。

提到武林大会,戒恶立时来了精神,邀请清风上人坐下叙谈。清风上人叫两个随行的小道童取了茶几、板凳、茶壶、茶具等物。清风上人和戒恶落座,小道童支起水壶在一旁煮水。戒恶心想:这位上人好生繁琐,红木雕花茶几、紫砂茶具、上好的茶叶…… 荒郊野地停下来喝口水解解渴也要这样讲究吗?

水煮好了,小道童将茶沏在茶碗里。清风上人说了声“请”端起茶杯。戒恶举杯一饮而尽,再看清风上人双目微闭,将茶杯从鼻前慢慢划过,然后将茶水倒在地上。清风上人解释说:“饮茶之道这第一泡是不能饮的,需是到了第二泡才是最佳的。” 戒恶听了一阵脸红,惭愧自己才疏学浅让人看了笑话,于是自我解嘲说:“上人雅致,我等山野粗人行为鲁莽让您见笑了。” 清风上人受了恭维有些飘飘然,开始长篇大论地讲起课来。

“雅俗之分全在精致,以饮茶为例,同样一款茶叶,拿一只农家大粗碗饮用为俗,用一只官窑青花瓷此为雅;一口喝干此为俗,小口慢慢饮此为雅。因此所谓雅士其实就是其人生活得精致矣。”

“如此,追求高雅岂不是要花很多功夫在一些无端小事上?”

“这正是追求高雅之乐趣所在,如此一来你的时间才能被安排的满满的,这样的生活才足够充实。”

“上人所说的境界小僧一时还参不透,只是这样做可有什么实际的好处?”

“自然好处多多,高僧看我,年近四十,身体还这么硬朗,这都是平时生活精致的结果。”

清风上人道场一开便停不下来,上、中、下三卷,每卷一百零八章,好一篇长文。戒恶不耐烦可又舍不得道人的好茶,只好耐着性子假装倾听。

清风上人谈性正浓,这时候马车车厢上的窗帘一挑,一个年轻女子探出头对着清风上人喊:“上君,聊了这许久该聊完了吧,时间不早了,该上路了。”

清风上人对戒恶拱拱手说:“今日幸会高僧三生有幸,真是相见恨晚,相谈甚欢,虽意犹未尽怎奈夫人催促得急,就此告辞,咱们后会有期。”

一队车马扬长而去,无解看着车队远去,问正走过来的戒恶:“师傅与那道人都聊些什么,第一次见到师傅能坐住听人讲话这么长时间。”

戒恶自己也觉得坐在那听清风上人讲了这么长时间有些不可思议,对无解说:“照此情形看来,为师的修为定是上了一个层次?”

无解回答:“被施了催眠术也不一定。”

吃过午饭,师徒三人收拾好继续赶路,行了数日,来到四方城下。

 

四方城原本是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后来起了战乱,强势诸侯各自封国,这里成了国界交错之地,成了三不管的地界,于是各色人等从四面八方不断涌入。本朝建立后战祸渐平,人们开始定居下来,十数年后这里已成为一个货商云集,路通八方的大城池。

四方城建立的时间不长,却有过很多个名字,开始时人口流动大,因此在某一时期人口占优势的人群便按照自己的喜好起一个名字,被另一个人群取代后便又换另一个名字。多年后这里形成了四大族群,城北以商人居多,城南以流民居多,城东多为匠人,城西多为书香。各大族群为起什么名字争执不下,最后终于想出一个照顾到各方利益的名字——四方城。

无解在书上读过许多关于外面地界的描述,但那些都是些很抽象的概念,来到四方城才终于明白何谓繁荣,何为阔绰。灵修虽没在寺里修行,女皇大客店也是极尽豪华之处所,可老板娘不许她们踏出客店半步,因此街市上的这些大场面也是头回见过,看着街上女孩子们花枝招展,穿着漂亮的衣服,带着精美的头饰不由得羡慕不已。戒恶当年闯荡江湖也到过不少地方,但那时心里只有恨,看见什么都觉得可恶,修行了几年后再回过头看这个世界,忽然觉得其实它挺美。

街上人潮滚滚车流不断,街两边店铺林立,各色招牌争奇斗艳。三人一路走着,东张西望,眼睛都不够使。进了北门行不多远处,三人来到一家名为“无欺”的客店前停下。由于有了女皇大客店的经验教训,这一次先由无解进去查看。

无解进了大门,看到这家客栈与其他的并无两样。店小二笑盈盈地跑过来问:“欢迎光临天下第一公平客栈,请问这位师傅,您是打间还是住店?”

无解听了这话不禁打了个寒颤,女皇大客店的经历现在还让他心有余悸。

“请问住宿一晚需要多少钱?”这一次无解多了个心眼,先问价格。

“五两银子。”

“当真?” 无解以为自己听错了。

“当真,本店服务都是明码标价,客官请随我来。” 店小二引着无解来到柜台前。

客店掌柜的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穿着整齐,头发梳得光亮,一双眼炯炯有神透着精明。掌柜的告诉无解,他的店之所以取名“无欺”,是因为本店确实无欺,凡住店事宜皆白纸黑字写的清楚。

无解拿过《客店免责声明》,上书:为避免日后纠纷,凡住宿本店之客人需仔细阅读本声明并签字同意后方可入住本店。根据本朝之《根本尊法》——参见法典第一卷,第二十章,第三条之第五十款、第二十一章第十条之第十款、第三十章……

店掌柜又搬出一摞《法典》。无解问: “这个也要读吗?”

“一定要细读,所有一切皆以此法典为据,小师傅不要有只字疏漏。”

无解左手拿着《客店免责声明》,右手翻着《法典》读起来。这个《客店免责声明》写得非常之细,不单涉及到《法典》还涉及到《店铺经营规则》、《臣民行为规范》等等一系列典籍,掌柜的不怕麻烦,把所涉及到的书全部搬来,满满堆了一柜台。无解读书的速度极快,可以过目不忘,即便是这样,要把如此多得书读完也需花些时间。

戒恶在外面等了很久也不见无解出来,耐不住性子冲进客店,看着无解正趴在柜台上读书,心中不禁火起,大声道:“你个书呆子,让你来查看怎么反倒在这里读起书来!”

“师傅不知,这店里的规矩是要把这些书读明白了才能入住。”

“这规矩蛮新鲜,现在读得怎样了?”

“刚刚读到:依据法规,本店住宿一晚需五两银子,下面正要读《住客指南》。”

“这便罢了,比起女皇大客店便宜了许多,就住在这家吧,我去把灵修喊进来。”

“这《住客指南》还没读呢。”

“好啰嗦,不是写清楚了住宿一晚需五两银子吗,这就够了,无需再往下读。” 戒恶转头对店掌柜说:“就住你家店。”

店掌柜问是否读清楚了,确定并无疑问。戒恶说并无任何疑问,于是戒恶按照店掌柜的指点在同意书上签了字。

三人进了房间才发现屋子虽大却只放了一张床,戒恶对店小二说:“我等三人,只一张床如何睡得?”

店小二答:“这也不难,唤杂役再搬两张床来便是。”

无解心细,考虑到灵修是女儿之身有所不便,又向店小二要了根绳子和一张布单。

客房清洁整齐,床也铺的舒适,戒恶躺在床上觉得很满意,他对无解说:“这家客栈甚好,客房整洁,做事中规中矩,价格也很合理,想这世上还是守规矩的商户居多,并非都像女皇大客店那般龌蹉。”

“师傅,我觉得那店掌柜看上去甚是精明,二位师傅应加以堤防才是。” 灵修在一旁提醒道,她虽没有半点江湖阅历,可毕竟是女皇大客店老板娘调教出来的,机灵劲远胜过师徒二人。

听了灵修的话,无解也觉得没把声明读完就签字有点草率。戒恶笑话他说:“灵修是个女儿家,心眼细小也就罢了,你也跟着这样简直像个女人。”无解想争辩,戒恶和他打赌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赢了,今后一切听他戒恶的,如果输了随便他们两怎么处置。无解说如果戒恶输了今后一切都要听他这个临时方丈的,又问灵修有什么要求。灵修与师徒二人相处了几日,已经对二人的脾气有所了解,别看戒恶凶神恶煞一样,其实他骨子里简单得像个孩子。听着无解问,便壮起胆子说,如果那样戒恶今后不许再恶声恶气对她讲话,不许贬低女人,不许嫌弃她娇气,不许…… 没等她说完,戒恶便打断了她的话:“好啦,这些足矣,女人就是啰嗦。”被戒恶一喝,灵修吓得立刻闭了嘴。

晚饭很丰盛,店小二服侍得也很周到。所有一切都表明戒恶的判断没错,这是家很规矩的客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