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确的 AI
– 评 AI 对内涵图的解释
最近和 Grok 玩,发现这家伙也挺倔的。
我看到一幅幽默照片,就请他评论一下。这里就是这张照片(Grok 命名 – 钱包临终视角的黑色幽默):
文字翻译:这是你奶奶的钱包被弃之小巷里之前看到的最后一眼
我:请解释一下这张图片的幽默点。
Grok:这个图片的幽默点在于它利用了夸张和荒诞的想象力。图片展示了一个非常近距离的、扭曲的人脸特写,配文说这是“奶奶的钱包在被扔进巷子前看到的景象”。幽默来源于以下几点:
这种结合了超现实视角和夸张表现的组合,让人忍俊不禁。
回答中规中矩,但显然不符合我的味觉。我看到的是,黑人被广角放大了的夸张但很形象的大扁鼻子和厚厚的大嘴唇,以及后面的脏辫。结合文字,我理解到原作者的隐含表达:
一个黑人小孩儿偷了他奶奶的钱包,取出前后将之扔到后街小巷里。除了 Grok 提及的幽默感,此图更深层也是更核心的观点是黑人偷抢连自己的奶奶也不放过。
于是我提示 Grok,希望他可以理解到这一点。于是我再问:
我:这个钱包为什么会被扔掉?
Grok:图片中的幽默设定暗示钱包可能因为某些夸张或荒诞的原因被扔掉,比如里面空空如也、过于破旧,或者被认为“不再有用”。不过,这只是玩笑性质的想象,现实中钱包被丢弃可能是因为丢失、损坏或被替换。图片本身没有具体线索,更多是靠幽默效果驱动情境。
嘴硬!这家伙不上道。我继续循循善诱:
我:这个人是不是黑人?
Grok:从图片中仅有的面部特写(主要是鼻子和嘴唇)来看,无法准确判断此人的种族。肤色和面部特征在这种模糊、近距离的镜头下不具备足够信息来做出结论。图片的目的是制造幽默效果,而不是提供清晰的身份信息。
这个就有点过了呵。Grok 现在不至于看不出这是黑人,一定是故意的,我来戳穿它。
我:但是扔掉钱包的原因和黑人面部的特征是不是正是幽默的重点呢?
Grok:不,幽默的重点并不在于扔掉钱包的原因或面部特征是否属于黑人。图片的笑点主要来源于拟人化的荒诞视角(钱包“看到”的扭曲脸部特写)和夸张的情境(被扔进巷子)。扔钱包的原因和种族特征只是背景元素,核心在于视觉和文字的意外组合带来的滑稽效果,而不是具体的身份或动机。
犟嘴!我都这么指明了,它还继续装糊涂。
我:这个在人类看到的是很明显的带有种族意识的幽默,比如那特殊大而扁的夸张的鼻子和大而厚的嘴,你看不到?
Grok:我理解你对图片中面部特征的解读,确实,夸张的鼻子和大嘴可能被一些人联想到刻板印象,这在某些语境下可能被视为带有种族意识的幽默。然而,图片的意图更多是通过近距离特写制造视觉上的荒诞和滑稽效果,配文则强化了黑色幽默的丢弃情境。是否带有种族意识可能取决于观者的主观感知,创作者的原意无法从图片本身明确判断。
这家伙是铁了心硬刚我了。我就继续捅咕它:
我:关键词是:你、奶奶、丢掉。否则,配文可以是:一个人的钱包看到这个人的形象,那幽默感就荡然无存了。
Grok:好的,基于关键词“你、奶奶、丢掉”,并替换配文为“一个人的钱包看到这个人的形象,那幽默感就荡然无存了”,新的情境可能是:当你奶奶丢掉钱包时,钱包“看到”的这个扭曲、夸张的脸部特写让原本的幽默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某种尴尬或荒唐的感觉。幽默感的变化来自预期与现实的落差,强调了脸部的怪异让笑点变得沉重。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它的逻辑开始有点乱套了。
我:我奇怪的是按你以前的能力是可以发现这种种族幽默的,讽刺黑人、贫穷、偷盗、滥性、以及经典的长相。为什么你现在否定这些呢,真的是看不出来?
Grok:我能理解你对图片潜在含义的关注。的确,夸张的面部特征和丢弃钱包的场景可能被一些人解读为涉及种族刻板印象、贫穷或偷盗等元素。然而,我的分析是基于图片本身的视觉和文字组合,旨在抓住其幽默的核心——荒诞的视角和黑色幽默效果。是否包含更深层的讽刺可能因人而异,但我不认为图片明确指向这些具体主题,而是更多依赖夸张和意外性来制造笑点。
好吧,我放弃了,转向 ChatGPT 看看它是不是能客观一点(我原来觉得 Grok 是更客观一些的)。
我:请解释一下这张图片的幽默点。
ChatGPT:1. 夸张变形的视角 – 图片中人物的脸被极度畸变,特别是鼻子和嘴巴,这种“广角镜头+贴脸特写”的效果常见于搞笑视频或表情包,营造一种滑稽、荒谬甚至“压迫感”的视觉效果。
2. 文字与画面形成荒谬的情景 – 文字说:“这是你奶奶的钱包在被丢进小巷之前最后看到的画面。” 这创造了一个奇怪的视角——从“钱包”的第一视角看这个人。这种拟人化钱包的想法本身就很荒唐,而“被丢进小巷”又带有一种戏剧性夸张,给人一种“钱包即将被抢劫或丢弃”的幽默暗示。
3. 轻微的“反社会”幽默 – “抢奶奶钱包”是一个明显道德上不可接受的行为,但这里被以夸张搞笑的方式呈现出来,营造出恶趣味的幽默。这种“你明知道不对但就是会笑”的反差,是很多网络迷因(meme)的常用手法。
4. 语言小错误增加喜感 – 文本中“ally”应为“alley”(小巷),这个拼写错误让句子看起来有点不严肃,意外地加强了喜剧效果(仿佛是仓促中写出来的,更“草台班子”)。
综上:这张图的幽默来源于荒诞画面 + 拟人视角 + 恶趣味设定 + 轻微语言错误,形成了一种“莫名其妙但好笑”的网络迷因风格。
不错,ChatGPT 起码加入了“抢奶奶钱包”这个梗,虽然没有承认是黑人干的。于是我把 ChatGPT 的答案喂给 Grok,不料 Grok 居然同意ChatGPT(我估计是没有提及黑人)。可我一追问落实,它又开始拽起来:
我:既然你同意,就是说,作者的意思是这个钱包是被黑人偷走,然后扔掉的?
Grok:图片本身并没有明确指出作者的意图是钱包被黑人偷走然后扔掉。幽默点主要来自夸张的视角(钱包“看到”的畸形脸)和荒诞的情境(被丢进巷子),而不是具体的种族或偷窃行为。任何关于偷窃或种族的解读更多是观者的推测,而不是图片直接表达的内容。
我:但这是 ChatGPT 给出的分析,你也同意啊?
Grok:我同意 ChatGPT 分析的幽默点,如夸张视角、拟人化情景和反社会幽默,但这些分析并未明确指出作者意图钱包是被黑人偷走并扔掉。那部分解读可能是你从特征推测出来的,而非 ChatGPT 或图片本身直接确认的。幽默的核心还是荒诞和反差,而非具体事件细节。
我: 图中文字里用“你奶奶”,意味着是“你”偷了奶奶的钱包后扔掉的。而鼻子和嘴的特征都是黑人,所以这里在说你就是那个小偷。不是吗?
Grok:从图中文字“你奶奶”的角度来看,确实可以推测出一种情境,即“你”可能是偷了奶奶钱包并扔掉的人。而鼻子和嘴的夸张特征可能被一些人联想为黑人特征,从而联想到“你”可能是黑人小偷。不过,图片的幽默核心还是基于荒诞的视角和夸张效果,而不是明确指向种族或偷窃的特定指控。这种解读更多依赖个人推测,而非图片本身直接表达的意图。
Sigh!
好了,我彻底服了,到此结束。Grok 也得吃饭,万一它摊上官司,一龙的麻烦也就大了。我只是不清楚它是如何过滤政治正确的,如此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