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情绪体验的连续剧

(2021-06-21 18:14:24) 下一个

“戰狼”或“威權主義者”迷惑在“逞強好勝又擔驚受怕”的矛盾的“情緒體驗”之中。但他們不知道是,這種迷惑會把他們帶入到“地獄”般的情緒體驗之中。再也走不出來。人生的確是一場“情緒體驗”的連續劇。無法操控自己的情緒體驗,就會迷惑在痛苦的情緒體驗裡,一直的體驗不到快樂。這裡面的道理是什麼呢?(点击听全文):“戰狼”或“威權主義者”體驗到了什麼?《美國筆記 -17》06/21/2021 - YouTube

在上回結束的時候我提道,佛教認為,無論是通過自殘,還是自殺,其實都無法終止我們的情緒體驗。 那麼,相對於我們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環境,佛教的這種說法還是有相當跨度的。 因為現在的人們普遍接受"死亡就是一切體驗的終結」。 也就是認為生與死是絕對斷開的,沒有聯繫的兩極。 身體死亡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了,沒有任何"延續"可言。 佛教就把這種說法稱之為"斷滅"。 而另一種與此相反的觀點,就是宗教主張的靈魂不死,認為有個不變的靈魂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獄。 有一些人也錯誤的以為佛教"輪迴轉世"的說法,差不多就是宗教的靈魂不死。 而佛教也給這種說法起了個名字叫"恒常"。 事實上,佛教的主張是"非斷非常"。 即不承認死亡是終結,也不承認有一個永恆的靈魂。 這種既非"斷滅",亦非"恒常" 的說法就顛覆了我們對於生與死的既定看法。 那麼,到底哪一種說法更貼近事實呢? 或者說,究竟什麼才是生與死的真相呢? 由於這是一個哲學,科學,藝術,政治,財富都繞不開的問題。 更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所以我們有必要來看看佛教這種我們比較陌生的觀點。

首先,在相對的層面上,由於我們所受的教育以及我們對環境的習慣性體驗。 我們接受任何事物都有起點和終點,有生就有死。 有開始就有結束。 佛教術語是"生,住,滅"。 那麼,「生住滅」是相對於什麼而言呢? 也就是說,「開始與結束」的參考點是什麼呢? 我在上一個視頻里談"價值的真相"時就講到了"參考點"的問題。 我們之所以接受或拋棄某個價值,是因為我們的"參考點"變了。 那麼,對某種"價值的參考點"進行分析,就可以幫助我們看清"價值的真相"。 這種一層一層的剝開背後的"參考點"的方法,是佛教經常使用的找出真相的方法之一。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看价值体系的真相是什么? 《美国笔记 -16》05/29/2021 - YouTube)。 那麼,基於同樣的原理,為了要看清生與死,開始與結束的真相。 我們就要直接的對它的參考點進行分析。 這個「參考點」就是時間。 所以,問題就轉到了對於"時間"的分析。

簡單的說,自康德以來,科學被界定在了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之內。 也就是說時間是無法被超越的,生命更加的無法超越時間。 如果時間是絕對的,那麼,生與死也就是絕對的了。 死亡就是我們生命的終點。 什麼都沒有了。 更不要講什麼「情緒體驗的延續了。 這就是「斷滅的觀點。 但是,如果我們把討論的焦點再稍微挪動一下,把「時間是絕對的這句話拆開,也就是先集中到對於「絕對」(ultimate)的看法上。 先分析一下什麼是「絕對? 就有可能出現不一樣的看法。

按照我們剛才提到的,佛教一層一層的剝開"參考點"的分析方法,我們要問的是:絕對有沒有參考點? "絕對"的參考點是什麼? 這個時候,佛教與西方哲學就有所不同了。 按照佛教哲學,真正意義上的「絕對」是沒有參考點(benchmark)或參照物(Reference)的。 理由很簡單,因為只要有參考點,那就是"相對"的(relative),或表現為一種"相對"的狀態。 這個可不是在玩文字遊戲,或玩弄邏輯。 這是一個事實。 只是我們平常忽略了這個事實而已。 平常我們所謂的「最大或最小,就像我們講最左或最右一樣的模模糊糊。 當我們要精確的定義它們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所謂"最大或最小""時間的絕對性"都是有參考點的。 所以,佛教的看法是,能被我們感知,思維和討論的全部東西都有一個特性,就是一定要有一個"參考點"。 而當我們要去尋找那個最根本的,終極的參考點是什麼的話,我們就會陷入到沒完沒了的邏輯迴圈之中(Circular reasoning)。 有點像那個古老的話題"是先有雞? 還是先有蛋? ”。 這個就是所謂的「 理性的邊界。 也是維特根斯坦所謂的「言語的邊界」 。 因此,我們只能同意佛教的看法,真正的「絕對是沒有參考點的。 由於語言,感受,思維都是建立在參考點上面的,因此。 真正的「絕對「實相超越了我們的語言,感受和思維。

我在(政治極端主義何以反覆出現?《美國筆記 -12》03/14/2021 - YouTube)裡討論過「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的定義與關係。 佛教認為,任何能被我們感知,思維與討論的絕對真理都只是相對真理。 這是一個非常有突破性的論述。 按照這個論述,「時間這個生與死」 的參考點,與我們討論的「生與死都是相對真理,換句話說,「時間的絕對性並不是絕對真理,時間的真實狀態是相對的。

能夠了悟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 因為,抓取"參考點"是我們的習性。 我們一開口說話就要抓取參考點。 而當下流行的習性是要拉上科學,或拿科學家的話來作為參考點。 我們習慣性的以為,科學是"絕對"的裁判,或科學至少代表了"絕對的方向",或"正在接近絕對"。 改變這個習慣的方法是牢記科學的唯一標誌"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是什麼意思? 事實上,"可證偽性"表達出來的恰恰就是"相對性"。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來舉個例子,就是上個世紀初,愛因斯坦與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關於如何定義"時間"而發生的,激烈的爭論。 哲學家柏格森認為,時間不僅僅是一種物理現象。 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區別是由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共同確定的(合和)。 而愛因斯坦則強調了「時間」 的物理面向。 為此,愛因斯坦還說了一段廣為人知的名言:"對我們這些相信物理學的人來說,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差別只不過是一個頑固的幻覺"。 去年,Netflix上有一個電視劇"Dark"。 它的片頭就打出過這句話。

那麼,我們要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那其實就是愛因斯坦相對論方程所表達的意思,相對論方程所表達的過去,現在,未來是在宇宙的初始就已經被決定了。 它是一種決定論,以精準的實數序列展開,未來的每一個點都不會有不可預測的事情發生。 愛因斯坦說「它只是似乎在發生」 ,「只是一個頑固的幻覺」。 這就把哲學家柏格森堅持的未來的開放性,未來無法精確計算的主張給否定掉了。 因此,他們倆就吵的很厲害。 並且,由於柏格森的反對。 愛因斯坦關於時間的相對論沒有能夠拿到諾貝爾獎,而只是授予了愛因斯坦在光電效應上的貢獻。

但是,愛因斯坦的另一個偉大貢獻恰恰是奠定了科學理論的標準,也就是"可證偽性"。 也正是由於這個「可證偽性」。 在愛因斯坦的晚年,量子力學就觀察到了粒子運動的不確定性,也就表明瞭未來真的無法精確計算。 並且,過去,現在,未來的流逝,以及時間的不確定性超越了"標準數學"所能表達的範圍。 這在某種程度上又支援了當年柏格森對於「時間」的看法。 我在(政治實用主義的可貴之處 《美國筆記 -10》02/19/2021 - YouTube)裡講到過100 年來,量子力學以及直覺數學intuitionist mathematics)對於"時間"及其多種假說的證偽過程。 非常有意思,我就不重複了,有興趣的可以倒回去看。

舉上面這個例子所要說明的,還是那個平時被我們所忽略的問題,那就是科學及其科學方法論向我們所展示的,其實就是它固有的"相對性",而並不是它的"絕對性",更不是代表了"絕對"的方向,或正在接近"絕對"。 由於,物理學定律及其數學公式,或科學理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必須建立參考點。 而一個依賴於參考點的東西,它的狀態就是"相對"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愛因斯坦要把"可證偽性"作為科學的決定性特徵了。 原因就在於任何科學理論都無法擺脫它的參考點,從而也無法擺脫它的"相對性"。 這就再一次的提醒了我們,當我們在感知,思考和討論某種"主義","理論","理念","原則","生與死","開始與結束",以及"時間的絕對性"等等概念的時候,我們根本就無法擺脫參考點,因而,我們都只是在"相對"的層面上說事。 千萬不要把"事"說死了。

因此,關於死亡的絕對性,也就是指出死亡是「斷滅」,死亡將終結掉我們的情緒體驗等等,這一類的說法也只是醫學上的一種猜測而已。 破除這個猜測的恰恰是臨床醫學上出現的"瀕死體驗" Near-death experience)。 可以查到的"瀕死體驗"的報告大多是在醫學的範圍,也就是依然採用了醫學上的參考點。 我看到的一個報導是關於大腦手術的,由於手術的需要,醫生們只能用生理鹽水來代替血液。 沒有血液就意味著病人會出現「腦死亡」。 我們知道,當今醫學判斷死亡的主要依據就是"腦死亡"。 那麼,這個「腦死亡」的病人在手術結束,並再次「活過來」之後說了些什麼呢? 首先是"時間的相對性",在病人從"腦死亡"到再次甦醒的時間段內,病人所體驗到的時間,卻是經歷了整整的一生這麼長。 其次是情緒體驗的延續,以及情緒體驗的不確定性。 依據個人不同的日常的情緒狀態,這些狀態在他們的"瀕死體驗"中得到延續。 有些人有了"天堂般的體驗",有些人則體驗到了恐懼感,或無法擺脫的焦慮。

持有"恆常"論調的人抓住"瀕死體驗"來證明靈魂不滅,並習慣性的去抓住科學理論,抓住量子力學來為自己背書。 也就是說,持有"恆常"或"量子靈魂"觀點的人,他們的參考點依然落在了科學理論及其理論的"可證偽性"上,也就是,他們的說法是相對的。 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恆常"應該與真正的"絕對"是一樣的,都是沒有參考點的。 因此,所謂存在一個"恒常的靈魂",或"不死的靈魂"的說法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同樣不是生與死的真相。

好,我們終於要來看看佛教的"非斷非常"是如何表述的了。 在佛教對於"死亡"的研究中,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劃分了兩種不同的"參考點"。 一種是在"生"的狀態下,人通過"五蘊"來建立"參考點"。 我們通過"眼耳鼻舌身意"來體驗"時間"。" 五蘊"成為了我們體驗"時間"的基礎。 另一種參考點則是「沒有參考點」。 當死亡來臨時,我們的"五蘊"瓦解了。 我們失去了體驗"時間"的參考點。 或者說,我們習慣的參考點忽然的全都消失了。 那麼,這種"沒有參考點"的狀態,就成為佛教研究死亡的一個最有創造性的方法。

困難在於怎麼討論和想像"沒有參考點"? 因為,即使是我們說"沒有參考點",這個"沒有參考點"它依然是一個參考點。 所以佛教的討論永遠是在"有參考點"的狀態下,通過想像的,比喻的,邏輯的來討論這個"沒有參考點"的,無法用語言表述的狀態。 最常見的比喻是做夢,處在做夢狀態的"五蘊"相對上是不活動的。 這就為我們觀察那個失去了"五蘊"的"沒有參考點"的死亡狀況提供了一個參考。 其實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夢境中的時間長短與醒來后的時間長短是不一樣的。 有個成語叫"黃粱一夢",說的是一個趕考的書生在等待僕人煮飯的空閒時間裡睡著了,然後他夢到自己考中了,然後走馬上任,娶妻生子,歷經種種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家國情懷,位高權重,終於到了要死的時候了。 他在死亡的驚嚇中醒了過來。 發現僕人把黃粱米剛剛煮好。 這種對於時間的相對性描述也表現在神話故事當中,比如,神仙是生活在天上的,因此他們的"參考點"不同於生活在地上的普通人,所以,就有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話。 佛經中對於時間相對性的描述更是比比皆是。 佛陀曾教導一位菩薩說,當你證得實相,也就是證得生與死的真相時。 你就會明白,你從一個迷惑眾生一路走來,歷經無數個"轉世",。 最終抵達證悟所花費的幾個「大劫」( Mahakalpa)的時間,就猶如一粒火星從火堆中崩裂出來,並迅即熄滅一樣的短暫。

對於以上這些關於時間的相對性的描述,如果我們用"失去參考點"來解讀的話,我們至少可以邏輯的推匯出兩個觀點,第一個觀點是,在失去參考點的情況下,人對時間的體驗是相對的。 有"五蘊"作為參考點的五分種,在沒有"五蘊"作為參考點的情況下,可能會產生一個世紀這麼長的體驗。 反之,這個體驗也可能只有一秒鐘這麼短。 因此,我們無法用"有參考點"的狀態去推斷"沒有參考點"的狀態下的時長。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斷定說,一個剛剛死亡的人,他所體驗到的時長與我們是一樣的。 因為,死亡瓦解了亡者對於時間的參考點,我們所體驗到的一分鐘,對他而言,也許有一個世紀這麼長。 第二個觀點就是,在亡者這長達一個世紀的情緒體驗中,他會延續怎樣的情緒體驗呢? 如果是延續了神仙般的情緒體驗,那還算是一種好的狀態。 如果是一直的處在恐懼,焦慮,掙扎,搏鬥和持續的仇恨之中長達幾個世紀,那就真的算不上是一個好的歸宿了。

顯然,根據"日有所想,夜有所夢"的常識我們可以得知,夢境所延續的正是我們平常的各種情緒體驗。 而佛教的「六道輪迴」描述了我們日常的情緒體驗的延續方式。 首先,不確定性是人生的常態。 因此,所謂的"人道"代表的是我們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也就是體驗到了不確定性。 由此,我們會去追求穩定性。 獲得了滿足,或自豪的心理狀態就是所謂"天道"的體驗。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的會對某些人和事產生出嫉妒。 無法排遣的,強烈的嫉妒心被稱作"阿修羅道"。 但嫉妒心又很容易連帶出我們的缺乏感,或極度的貧乏心態。 這也會激發出強烈的貪欲。 這個就被叫做"餓鬼道"。 接下來我們可能覺得太累了,嗔心和貪欲把我們弄得很筋疲力盡,我們有想要迴避,想躲起來,想什麼都不去想,或隨大溜,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狀態。 這種「傻了」式的心理狀態就被稱作「畜生道」。 最後,我們終究被激怒了,產生了強烈的,持續的仇恨感,伴隨著逞強好鬥的習慣。 這種情緒體驗就被叫做"地獄道"。

佛教對於"死亡"後情緒體驗的描述,與臨床醫學上"瀕死體驗"的描述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總之,情緒體驗的延續是不確定的,各種情緒體驗會輪轉出現,至於出現的是"六道"中的哪一道? 則取決於我們生前日常的情緒狀態。 喜歡抓取仇恨和嫉妒的人,他們就會"投生"到類似於中東的地界上,處在長達幾個世紀的,不斷的爭鬥和嫉妒之中。 習慣於隨大溜並懶得思考的,可能會"投生"到澳大利亞的"羊群"裡。 或成為某人的寵物。 而某些運氣很好,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習慣於用平靜的心態對待生活的人,則很可能繼續投生為人,或投生到財富五百強的人家中去也說不定。

以上這些關於「投生」的說法來自於佛教密宗的「中陰 Bardo救度理論。 那麼我們要問兩個重要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在「投生」? 以及,為什麼情緒體驗不會終止呢? 即便亡者的體驗會長達幾個世紀這麼長,但如果它終會結束,或如果它像做了一個噩夢並終究可以醒來那樣,那到也不是那麼的可怕。 怕就怕它沒完沒了的,還會反覆的"投生"到恐怖的地方,永無出頭之日。 就像身處噩夢中永遠醒不過來,那可就真的壞事了!

現在市面上或在網上可以很容易讀到佛教密宗關於"死亡"的研究。 密宗的主要經典也被稱作"密續",梵文是"Tantra",意思是延續或持續。 是什麼東西在持續呢? 是「心」在持續。 佛教術語叫"心相續"。 雖然佛教對於「心」的定義和表述可以劃分到非常細微的層面,但是「心」較為粗重或明顯的表現,就是我們的「情緒體驗」(心理活動)。 那麼,依據佛教對於"心"的研究,我們嘗試大略的回答以上兩個問題,

第一,佛教對於"心"的特性,也就是"心"的定義有一個驚人的,但又是不言而喻的表述,那就是"心"的特性是"自明"或"自覺"。 只有"心"可以自己覺知自己。 自己照亮自己,而不需要依賴任何其他的參考點。 那麼,如果"心"不需要參考點,也就意味著"心"不會因為"參考點"的瓦解而瓦解。 由於"開始與結束"都是有參考點的,因此,一個不需要依賴任何參考點的"心"也就談不上什麼"開始與結束"了。 佛教術語是"無始"。 因為"無始",所以也"無終"。 這就大略的回答了剛才問的"情緒體驗會不會終結"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死亡也讓我們有機會去接觸到那個沒有參考點的生命的真相。 也就是"心"的真實狀態。 佛教術語叫"明"。 一個很相對的例子是,即使我們在夢中也依然會看到東西。 那麼,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東西呢? 其實就是"心"看到"心"自己。 而死亡卻把這種"自明"和"自覺"的能力徹底的釋放出來。 但是,由於我們根本就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教育和訓練,我們反而會對"失去參考點"的狀態產生出驚慌失措的情緒體驗,這種驚慌失措的體驗反而是我們熟悉的,習慣的狀態。 我們強烈的希望回到有參考點的狀態中去,就像一個掉到水裡的人什麼都要抓住一樣,這個抓取參考點的力量就是"投生","心"又回到了有參考點的,習慣了的狀態之中。 只是這個參考點已經不再是"前世"的參考點。 "前世"的名字,身份,權力和保養的很好的身體及其人類的概念系統已經全部瓦解了。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習慣的情緒體驗與"六道"中某一道相符合,也就是所謂的"緣分具足"。 比如我們一生都在體驗像鳥類一樣的自由飛翔,那麼在驚慌之中我們很可能抓取了鳥類的參考點。 只是在鳥類的概念系統中,蟲子是無與倫比的美味。 這就大略的回答了剛才關於是誰在"投生"的問題。 沒有一個延續著的"不變的靈魂"去"投生",也不是"心"的記憶及其概念系統在"投生"。 因為靈魂與心都是人類的概念系統,是人類虛設出來的名字而已。 但為了能夠交流,佛陀還是給那個不需要任何參考點的,"自覺自明"的狀態起了名字叫"明"。 表示一種不依賴任何參考點的,無所謂名字不名字的,無所謂"投生"不"投生"的,既非"斷"也非"常"的,無以言表的狀態。 有的時候,這個狀態也被叫作"成佛"。

那我們要如何訓練我們的情緒體驗? 以便能夠認出自己本來就有的"的狀態呢? 我們下回接著聊。 

作者:美國筆記

Twitter: 美國筆記

YouTube: 美國筆記 - YouTub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