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专门讲古而不论今,从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个人资料
咲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的真正原因是惧怕白波黄巾郭泰,而不是十八路诸侯

(2025-02-07 09:09:36) 下一个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并不是三国演义里面说的那样,大军聚集在一起,在虎牢关前,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真正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其实诸侯军队是分成了三个方向。

主力方向是在酸枣大营,位置就在地图上的最东方,曹操和大多数军阀在这里。

但是盟主袁绍,不在酸枣大营,而是和河内郡太守王匡驻扎在河内。就是地图上的北方。

和酸枣大营离开了几百公里远。

而防守东方联军的虎牢关驻军,不是吕布华雄,而是徐荣。

在这个方向,董卓军是守势。

董卓军主力,是胡珍吕布军五千人,攻势的方向,是孙坚的方向。因为这个方向近,威胁大。

而董卓军的另外一支主力,牛辅军三万人,则被派遣去镇压白波起义军郭泰的部队。

原因是郭泰军有十多万,是属于黄巾起义的余部,和东汉朝廷是敌我矛盾。和袁绍等人还可以和谈,和黄巾军没有和谈的可能。

结果,牛辅军三万人,被郭泰打败,全军覆没。郭泰的白波起义军进军洛阳,前锋已经接近洛阳郊区。

吕布胡珍的军队,也因为内部不团结,被孙坚击败,华雄被枭首。

董卓自己来和孙坚决战,还是打不赢,原因是主力都在外面,董卓自己没有多少兵。

酸枣大营的曹操,鲍信,看到机会,联手袁绍王匡,从两路进军虎牢关,结果被虎牢关的徐荣设下埋伏击败,袁绍派出来的大将卫兹,鲍信的弟弟鲍忠阵亡。曹操差点就挂了。

但是,董卓军在这个方向的主力也被牵制住,不能回援洛阳。

这个情况下,手头兵力不够的董卓,必须放弃洛阳,西撤长安,避免被白波军郭泰的十几万大军,以及孙坚军和十八路诸侯军队,对洛阳的三面夹击。

让白波郭泰的军队,去和十八路诸侯死磕。

后来,白波郭泰被袁绍,曹操等人联手击败。但用了很长时间,同时也就无力西进去打董卓了。

这才是董卓火烧洛阳,把居民全部迁去长安的真正原因。

如果没有白波黄巾之乱,牛辅的三万大军可以用来对付孙坚,董卓绝不需要迁都长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