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后雨前的博客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
个人资料
正文

兴学乐群 天下大同——记复旦公学的两位先贤

(2023-05-03 07:24:15) 下一个

1903年,天主教耶稣会神父、著名教育家马相伯 (1840-1939,原名建常,后改名良,字相伯) 在上海徐家汇创建了“震旦学院”,后因外籍传教士南从周 (Perrin) 篡夺校政发生学潮,震旦学院130名学生愤然离校,拥戴马相伯另立新校。1905年马相伯与震旦学生于右任、叶仲裕、邵力子等在上海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并邀请热心教育事业的严复、张謇、熊希龄等28人为校董,筹集复旦建校资金及参与校务管理,1917年复旦公学易名为私立复旦大学。本文讲述复旦公学时期在校史上记录较少的两位先贤,1905年的校董熊元锷和1912年的教务长胡敦复的生平、他们与复旦的历史渊源、与严复和马相伯的师生之谊以及创办新学的故事。

复旦公学初创时期的校董之一熊元锷 (1879-1906,谱名育锷、号惠元、字季廉),江西南昌人。熊元锷自青年时代起就非常喜爱宋明理学,醉心各种经世致用之学,并且广泛涉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戊戌党人的著作。他尤其敬重被誉为“精通西学第一人”“介绍近世思想第一人”的国学大师、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 (1854–1921) ,阅读了很多严复译述的西方社科名著和力陈变法维新的文章。1900年严复为避庚子之乱从天津移居上海,开办“名学会”,讲演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 (John Mill) 的“名学” (逻辑学),为挽救时局出谋划策。熊元锷专程从南昌到上海拜见严复,“两人讲学论道,相得甚欢,严复欣然收其为弟子。”

结识江西青年才俊熊元锷,可以说是严复在沪一年中最开心的事,他还为熊元锷易字“师复”。严复在次年离沪北上时写下《赠熊季廉》诗云:“就中爱我最真挚,屈指先数南昌熊。心期浑欲忘彼此,圭角相遇加磨砻......临行执手无所赠,惟有真气如长虹。横流他日傥相遇,窃愿身道双加丰。”在严复的教诲下,熊元锷的学识和文章大有精进,经屡次科考失利,他终以丰富和扎实的新学知识荣登光绪29年 (1903) 癸卯恩科江西乡试榜首,成为江西史上最后一位解元。癸卯恩科虽然未能完全废止八股文,但是追加了策论,反映了清廷内部意欲改革的愿望。

熊元锷留下的文字不多,与严复之间的书信也没有留下。他在江西乡试中的策问试卷也许是其唯一传世的文章,文中可见严复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关于学术的“普通之用”和“专门之用”的区别,熊的回答与严复的主张十分吻合。1903年10月严复应熊元鄂之请,作英文文谱,用文言讲授英文语法,编成《英文汉诂》(English grammer explained in Chinese),1904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本介绍英文语法的书,为中国使用标点符号及横行排版刊印中文之始,也是严复唯一的语言学著作。

由于深受严复科技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1901年熊元锷与同族从兄育钖、育镐以等人共同组织了以修习研讨西洋实科及语言为主的新式学堂——“乐群英文学堂”,后来又易名为“心远中学堂”,由熊育钖接手主持并发展扩大,天津的南开、长沙的民德和南昌的心远日后被誉为清末民初“中国三大新型私立中学”。1904年太常寺卿、顺天府丞李盛铎等招集资金兴办江西商办铁路公司,在江西境内修筑铁路,熊元锷热心参与其事。当年10月江西第一条铁路——南浔铁路正式兴建,熊元锷被派为驻上海坐办。

1905年,熊元锷应马相伯之邀成为复旦公学校董,以严复为首的28名校董署名发出《复旦公学集捐公启》(上图),并在《时报》和《中外日报》上刊载《复旦公学广告》(下图),公告中称 “本学教授法、管理法由严几道 (即严复)、马相伯两先生详定,并请熊季廉、袁观澜两先生分任管理之责”。当年9月复旦校舍修浚,9月14日(农历中秋节次日)在马相伯、严复、熊季廉、袁观澜及全体学生的努力下,复旦公学正式开学。不久之后,因校舍及经费紧张,时任庶务长的袁观澜又在《南方报》上刊出《复旦公学广告》,称第二年暂停招生,遭到以复旦公学学长叶仲裕为首的复旦师生的质疑和强烈反对。

这一时期严复与熊元锷就学校管理事宜不断有书信往来,后来严复还写信给熊元鄂之弟熊季真,信中说:“又复旦公学为索观澜侵蚀公款至数千金,反以此为学生罪,天下不平无过此者。季廉知之,故在日力以维持复旦为己任。”由于熊元锷体弱多病,又为“复旦公学及往日本调查铁路事所累”,不幸于1906年4月下旬病逝,年仅28岁。严复为此极其悲痛,他于4月28日参加了复旦公学和青年会在上海颐园为熊元锷举办的追悼会,并作挽联哀悼 :“与君同为国伤心,何堪憔悴江潭,楚些翻成悲宋玉;此业不蒙天所福,枉自张皇幽渺,玄经哪更问侯芭。”

1906年马相伯辞职远赴日本,在众多复旦公学学生的吁请下,时任安徽高等师范学堂的严复兼任复旦公学第二任校长。由于办学经费紧张、疲于沪皖两地奔波,以及在复旦内部与师生之间的纷争与冲突等原因,一年之后严复被迫辞职。1910年马相伯再次出任复旦校长,但他又于1912年赴京任要职,不能亲理校务,学校实际负责人为教务长胡敦复和庶务长叶藻庭。胡敦复 (1886–1978) 是近代中国的著名数学教育家,他从1897年起,先后进入上海南洋公学的外院、中院、政治班学习。当时马相伯家居徐家汇的南洋公学附近,1901年时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的蔡元培介绍包括黄炎培、胡敦复在内的24名优秀学生,到马相伯处学习拉丁文。

这些学生很得马相伯赏识,1935年马回忆当年的学习情景时说:“从前笑话的外国人,也不能不钦佩青年学生的努力,胡敦复就是其中之一。我教他们,除了拉丁文外,还有法文和数学……其中很有几个,后来都对于数理的研究有了深造。”1903年南洋公学学生因“墨水瓶事件”闹学潮,震旦学院也从这个学习班脱胎而来。1905年秋,胡敦复又进入刚开办的复旦公学学习,先后为震旦和复旦的开山弟子。1907年未及毕业胡敦复即被选中赴美留学,在康奈尔大学主修天文与数学,同时兼习文理多科,仅两年即获理学学士学位。上图为早年的徐家汇天文台,即马相伯为24名学生开办学习班的场所及震旦学院成立的地方。左下图是宣统元年 (1909) 复旦公学的毕业证书,右下图是马相伯和蔡元培为复旦的题字 “摩厉以须”和“好学力行”。

胡敦复出身于无锡堰桥一个教育世家,是北宋著名教育家、安定学派代表人物胡瑗的31代孙,其祖父胡和梅是清代名教谕,其父胡壹修及其叔胡雨人亦为晚清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易经》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意为以自省来回归原点,胡敦复之名即出于此。胡雨人是近代崇尚实践、努力维新之先导,胡氏兄弟幼年主要在家接受胡雨人的教育。其兄弟姐妹九人以及堂兄弟姐妹,几乎都先后留学美国、日本的著名大学,回国后又多从事教育工作并卓有建树。1909年初庚款留美计划启动,清政府在北京成立游美学务处,年仅24岁的胡敦复中断在美学业应聘回国,出任游美学务处肄业馆教务提调,负责考选和遣送直接留美学生的工作。

胡敦复主持考选了三批留学生共180人,均为当时的青年精英。庚款留学生中有胡敦复的两位胞弟胡明复和胡刚复,都毕业于哈佛大学,分别为中国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和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1911年1月,经清政府批准,游美学务处肄业馆改为清华学堂,胡敦复被任命为清华第一任教务长。1911年初夏,胡敦复与在清华学堂任教的10位中国教员一起成立 “立达学社”,以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宗旨,以 “研究学术、明体达用”为理想,胡当选为学社社长。不久后胡敦复与清华美籍教师关于课程设置、办学理念的等发生分歧,同时因不满美国公使馆对校务的各种干涉,他以 “不能遵办”愤而辞职,离开清华回到上海。

胡敦复到达上海后,应恩师马相伯特聘,出任母校复旦公学教务长。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1月复旦的吴淞校舍被光复军占用,教学无法继续,学校一度停办。12月中旬校长马相伯、教务长胡敦复在无锡士绅支持下,借李瀚章大公祠、昭忠祠分别作为课堂和宿舍,筹备复学。于右任、邵力子、胡敦复等人在《民立报》馆二楼设立“复旦筹办事务所”,将复旦情况向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汇报,请求复校。后经孙中山的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将位于徐家汇华山路的前清公产李鸿章祠堂 (简称李公祠,首图为其大门) 拨给复旦公学使用,并拨款一万银元以作复校之用。李公祠建于1904年,是慈禧太后为祀清末重臣李鸿章而建造。

辛亥革命爆发后,立达学社社员也纷纷南下至上海与胡敦复会合,遂酝酿创办一所独立自主的学校,取名“大同”。于是胡敦复便一面筹建大同,一面主持复旦教务。在没有政府扶植和实业家资助的情况下,胡敦复和立达学社同仁除了一腔赤诚和铁打的信念、忘我的牺牲精神,以及满腹的科学知识外,几乎没有任何经济实力。他们只好用立达学社的入社金、月纳金及自筹资金总共228元,私立大同学院 (1922年之后称大同大学) 于1912年3月19日在上海南市区肇周路南阳里成立,这一天正好是首任校长胡敦复28岁生日。大同校名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胡敦复和社员们约定,在大同教书和办公不取分文报酬,个人生计全靠在外兼课解决,即使这样他们还将微薄收入的20%甚至更多捐给大同。

1912年9月9日《民立报》的评论说: “胡君前主持清华学校教务,力主按科分班,以权限不专,未行其志。至今清华学生犹追思之。现主持复旦教务,必能发挥此特色也。”是年12月,由于公费停发,学校收入全靠学费,员工薪水难以支付,校具设备无法维修,而当时社会又值大变动之际,引发复旦学生罢课风潮。为整顿校务,马相伯、胡敦复、于右任等函请孙中山出任复旦校董,这也是孙中山以革命领袖的身份,唯一的一次出任大学校董,直到他1925年逝世,因此被后人称为复旦的 “首席校董”。新一届董事会成立后,推举王宠惠任董事长、李登辉任校长。因复旦校董事会重组校务,胡敦复便借机离开,专心致力于大同的创建工作。

胡敦复于1912-1928及1941-1949年间两度出任大同校长、1928-1949年间任大同大学校董事会理事。大同大学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社会中人无不知大同之敦复先生者”,称胡敦复为“中国第一流教育家”。1930年-1945年间,胡敦复长期担任交大数学系教授及系主任,他还积极联络当时国内的数学家,于1935年7月25日正式成立中国数学会,胡敦复被选为大会执行主席,后又当选为董事会主席,全面负责数学会工作。抗战全面爆发后,大部分高校内迁,中国数学会的活动一度中断。但1939年胡敦复和留在上海的部分数学家克服重重困难,组成临时编委会,坚持出版数学会刊物《中国数学会学报》和《数学杂志》。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大同大学被拆解,数学系并入复旦。胡敦复于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1978年病逝于美国西雅图。

1905年《复旦公学集捐公启》中开宗明义地指出 “以中国处今日时势,有所谓生死问题者,其惟兴学乎。问吾种之何由强立?曰惟兴学问。民生之何以发舒,曰惟兴学问。” 在清末民初国贫民弱、西风东渐、新旧交替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以“教育救国”为信念,无怨无悔、继往开来、终生奉献的名师先贤。熊元锷和胡敦复是这些仁人志士中的两位杰出代表,一位英年早逝、一位奋斗终生,他们的道德风尚、人格魅力、敬业精神、治学态度长存世间,令今人敬仰和深思。本文写作过程中,笔者参考了张仲民的文章《严复与复旦公学》、沈国威的文章《严复与其门生熊元锷》、王宗光主编的《老交大名师》等,文中图片和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相关博文:旧时王谢堂前燕 —— 复旦奠基石引出的故事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059/202105/14495.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春后雨前S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ufang' 的评论 : OK
chufang 回复 悄悄话 华山路的老复旦校址就是现在的复旦中学。
春后雨前S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西北东南' 的评论 : 多谢赏读美言!
西北东南 回复 悄悄话 点赞好文。一直喜欢看你引用丰富史料来介绍近代中国之科教文化先贤们的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