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雁

我似高飛雁,家鄉傍牟山。先賢名列子,才俊數潘安。
个人资料
牟山雁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人生何为?永恒话题与终极问询

(2021-02-20 07:22:04) 下一个

 

人为什么活著?怎么活著?这是一个有关终极问询的永恒话题。

“人以食为天。” 要活著,首先要吃饭。于是美食似乎成了人生第一追求。但除了食,还有性。常言“温饱思淫欲”。孟子的论敌告子早就说过:“食色性也。” 他把食欲和性欲都看作人的天性。

除了美食、美色,还有满足嗅觉的美味(气味)和满足听觉的美声。所有这些,也就是感官愉悦吧。

但这还远远不够,且看唐代的儒生怎么描述适意人生:

“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茂而家用肥,然后可以言其适。” (《枕中记》)

“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显而易见,在美食、美色、美声之外,又加上了儒家所推崇的的功名利禄,也許可看作精神上的追求,它体现了无数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被林肯称为“美国的孔子”的拉尔夫 · 爱默生(Ralph Emerson) 有关人生目的的话似乎也很相像:“The purpose of life is not to be happy. It is to be useful, to be honorable, to be compassionate, to have it make some difference that you have lived and lived well.”

而所有这一切,都早已为道家祖师老子、庄子所鄙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一切感官愉悦和物质追求都对人无益,保持健康体魄才是正途。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在老庄眼里,功名利禄使人脱离自然之道,有害于人的身心健康,不利养生,所以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人所追求的应是摆脱俗务纠葛,调节自身而与道为一,宠辱不惊,达到永恒的心灵宁静,人生至乐。德谟克利特的幸福主义生命观似乎于此相类,主张拒绝一切无益的享乐,追求心灵的安适和宁静。

但是无论是儒家功名,还是道家宁静,在汉末、魏晋时期都惨遭唾弃。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潮,“人生短促”、“生命无常” 的观念集中出现在那时的诗歌中。例如:“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処一世,去若朝露晞。”“人生若晨露, 天道邈悠悠。”与之紧密相连的主题是“珍视生命”、“及时行乐”: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张翰的话更是惊世骇俗:「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晋书 · 毕卓传》中的毕卓曾对人说:“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这种思潮当然不是凿空而来。以往学人有各种诠释,而以“人的觉醒”最为著名。但其最直接的诱因恐怕还是现实中战乱与瘟疫引起的死亡。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人们对理想产生怀疑,又直接回到感官享乐。十五、十六世纪西方人文主义者的生命观与此如此相近:追求肉体的快乐,享受现实的幸福,满足尘世的生活。

当然在上述人生追求之外,还有人生就是受苦、生无可恋的一派。佛教是最为著名的例子,主张与世俗剥离,摆脱轮回,向往来世的解脱。西方哲学家叔本华、海德格尔也有相似之处,认为人生即是痛苦,“此在”在世的基本状态是烦、畏、死。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只有彻底否定生命意志。

你赞成哪一种人生观呢?

            (2-20-202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2)
评论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lueRiver11' 的评论 :
Well said.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lueRiver11' 的评论 : 多謝參加我們的討論!我想文學城的網友大都能讀英文。真的很欣賞你的觀點。
BlueRiver11 回复 悄悄话 We are all spiritually broken and corrupted as human specie entered into this human realm. The sole true meaning of one's life is to seek God and obey God who is seen as Buddha or other form in various culture, for spiritual salvation and enlightenment. In the journey of knowing God, one gets to know oneself through humbling down and serving others. By letting go self obsession and ego, live humbly and selflessly, acquires understanding of the truth about this universe, attains ultimate happiness and spiritual elevation. There is nothing else more important than this, everything else is meaningless and in vain. There is a black hole built in human's brain, nothing can satisfy this black hole, not money, fame, affection or lust, etc, as this black hole belongs to God and can only be satisfied by God's compassion and love. - Forgive my typing, my keyboard does not have Chinese input.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rit_英伦97' 的评论 :
多谢多谢!若有机缘,还望不吝赐教!
Brit_英伦97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南方乡巴佬 发表评论于 2021-02-20 08:43:55

道家讲清修,俗世人难得正道,盖人心难去。读经卷,只能选修行人的诠释,最好读经典。学者之书只是知识,跟修行不是一回事。因此佛家有的法门要不立文字,因为钻到文字里去抠,缪之千里。不过,道家3千6百法门,佛家8万4千法门。目前世间知道的寥寥无几。大隐隐于世,绝顶高人在民间。大道至简至易,修心向善,早结圣缘。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liu57778' 的评论 : 噢,你的上帝在自己心裏。
wliu5777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牟山雁: 我非基督徒。我的上帝是God-Truth-Love-Beauty-Awareness-Consciousness。人生的意义要从我们自己的内心里寻找。Look within!!! 这是千百年古今中外先哲们对人们的呐喊,谁听到了呢?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方乡巴佬' 的评论 : 很有道理。真正做到不易。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创三 1-7 “耶和华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 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个人观点,道家跟基督教根源上应该是相通的, 道家的修炼讲究”无为无不为, 从后天返回先天”,大概是让人返回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前。另外,个人非常喜欢玉机子道长讲解的“道德经”,以自身的修炼实践,"玄关"一窍, 经胎息入先天,胜过许多大学者的诠释。玉机子道长对弟子的要求,“戒色”,“戒心”,能成就者几何?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liu57778' 的评论 : 看來你是信奉基督,把實現上帝的意旨作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wliu57778 回复 悄悄话 我认同一西方观点:“人生本无意义,加入了上帝,人生才有意义。“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初春时节' 的评论 : 什麽問題?
初春时节 回复 悄悄话 基督教对这一问题有解决吗?
Brit_英伦97 回复 悄悄话 中华文化包含很深的修行文化,但这一部分被世俗化过滤掉了,变的单纯以为只是知识,其实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像佛家道家一定要打坐,其实没有静坐的功夫,如何体会寂静的境界。更无法明白涅磐寂灭的真意,难免陷于文字里面打转转。其实古人静坐可算是对生命终极状态的simulation。因此,古人真的很厉害,当然修行文化世间尚存,还可以找到。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reemanli01' 的评论 : 可以説“四谛”的目的是達到寂滅之境,但卻是從處理生活欲念開始,切實地教人在此生中如何生活。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牟山雁' 的评论 :
四谛应该还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寂灭为乐),至于生活,基本上睁眼就是活着。不过很多生活的动作,人不由自主地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但是方法不对(比如三不朽的努力),所以那些动作解决不了生死问题,反而带来很多斗争和挣扎。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uoke001' 的评论 : 儒家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説。如寫博文能算立言,自然是好事。但胡亂寫寫,恐怕也難被認同。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reemanli01' 的评论 : 佛教的生死觀的確不同於中國的儒道二教,它强調來世和最終擺脫輪回而達涅槃之境。但說“佛教认为人们都会生活”則未必,否則有何必要去宣傳“四諦”呢?
guoke001 回复 悄悄话 儒家衡量一个人是 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是根基。
德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在文学城写博客的人,给人启示,也是立言。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生命=生死+生活。生死问题是跟自己的关系,生活问题是跟别人的关系。
我觉得佛教的出路最究竟,不过有时候显得不好接受的原因是因为,佛教认为人们都会生活,但是不懂生死,所以重点强调生死问题的解决。
这是佛教的世界观决定的。认定人是永远不死的,而人生(有人身的这一生)是短暂的,最好的用处是把这一辈子当成上大学,不是用来挣钱的,而是用来解决生死问题的。大学毕业后(解脱了、自由了,解决生死问题了),然后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解决了生死问题,没有远虑了,生活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怎么活都能活。
道理如此,不过人们在解决生死问题、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也是陷阱处处。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多謝菲兒光臨。敬茶!:)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説得好。讚!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白钉' 的评论 : 歡迎光臨,上茶!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哇塞,这里好热闹。好文,让我想起了高更大溪地的画《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
白钉 回复 悄悄话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給王妃娘娘上茶!:)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哈哈,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天凉好个秋!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ugustsun 和'无法弄' 的评论 : 沒錯,很多知識分子走這條路。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ugustsun: 基本上这套路:)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给大家分享一个视频, , 建议看完。没时间的可以看看22:40 到24:00, 估计很多人要喷乡巴佬了。

http://www.nanzongtaiyi.com/video/show-87.html
augustsun 回复 悄悄话 年轻时尊崇儒家思想追求功名利禄,中年后尊崇老庄之道修行无为的生活准则,老年后接受佛教放弃欲望,准备来生的转世轮回。
augustsun 回复 悄悄话 年轻时尊崇儒家思想追求功名利禄,中年后尊崇老庄之道修行无为的生活准则,老年后接受佛教放弃欲望,准备来生的转世轮回。
鸿鹄生而有翼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estshore' 的评论 : “人的价值在于被需求”(如果说社会价值,可能更贴切)。 人存在本身就具有价值。每个人都与生俱来带有一股独特的力量。把这份力量表达出来,就是此生存在的意义。即使一个人不被需求。比如,有的艺术家只是为了表达自己,不管是否艺术是否带来回报,不管是否被这个世界需要。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西湖孤山' 的评论 : 所謂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estshore' 的评论 : “被需求” 也許類似於拉尔夫 · 爱默生(Ralph Emerson) 有关人生目的的话:“The purpose of life is not to be happy. It is to be useful, to be honorable, to be compassionate, to have it make some difference that you have lived and lived well.”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吴友明' 的评论 : 同意,老子有些觀點似有點過了。但作爲傳統的知識分子,還是會欣賞他的大智慧。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鸿鹄生而有翼' 的评论 : Good for you, 生翼鴻鵠!
westshore 回复 悄悄话 我感觉死过一两次的人谈论这事情很认真,最近国内一个同学喜欢聊这种关于世界观的哲学问题,他死过三次(差点),我死过一次。
这事情真的就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问题,世界观和方法论,很多人老了后进入宗教,都是因为这个,毕竟任何一门宗教都是一个哲学体系,哪怕是邪教也是这个道理。
昨天在另一个博客上解释过我的观点,人的价值在于被需求,至于这个需求是多大可以有不同认知,伟人做伟大的事情,普通人做普通的事情,对你有需求的可能是一个社会,也可能就是一个人,但被需求的概念意味你的存在被认知,你就获得affection,你具有对于社会的某种价值。
帮助别人,不论以哪种形式,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只不过对于多数人这是在潜意识中而没有明确想清楚,想清这个问题,就是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之一,世界观问题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之后再看慈善,宗教,信仰,就是很简单容易理解的事情。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老庄鄙视美食、美色、美声,我们来这里写博文的人没有一个是他的粉丝,老庄如果在世的话,不上网的。
鸿鹄生而有翼 回复 悄悄话 曾经信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后来,追求“做最好的自己"

现在,职业上务实地升级打怪兽,生活上找自己能力所及的最优秀的基因生养下一代,洞明世事,力求“心灵无痛苦,灵魂无干扰”。
Brit_英伦97 回复 悄悄话 释儒道,核心离不开一个“定”字。没有定力功夫,皆是纸上谈兵。定中生慧,否则学富五车,也是知识,再提炼,也是小聪明,不是智慧。所以,后世写不出《道德经》《论语》等等堪称万世圭皋。盖因今人忽视内功,只有外求和知识耳。
西湖孤山 回复 悄悄话 只有修习大乘佛法,才明白人生意义在于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据传道宗纯阳祖师有诗,“独上高楼望八都,墨云散尽月轮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读罢乡巴佬感叹不已,不由不拜服。天下之大,几人能克服己心,收复心猿意马。。。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方乡巴佬' 的评论 : 仍覺得“要”和“求”對仗不工,還不如都改成“而”好。
至於“道門”,“人心要死,道心乃生”似乎已説得很清楚,世俗之念完全斷絕,向道之心立現。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明明白白要死,欢欢喜喜求生", "要”对“求”,比“去”对“求”好一些:-)
乡巴佬年少慕道,记得道家大宗师说“心不空则丹不结”,“谁对自然悟得越深,谁的功夫就越高”。人心要死,道心乃生,可惜,乡巴佬生性愚鲁,至今没有摸到道门在哪里。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牟山雁' 的评论 :
"明明白白要死,欢欢喜喜求生", "要”对“求”,比“去”对“求”好一些:-)
乡巴佬年少慕道,记得道家大宗师说“心不空则丹不结”,“谁对自热悟得越深,谁的功夫就越高”。人心要死,道心乃生,可惜,乡巴佬生性愚鲁,至今没有摸到道门在哪里。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曌' 的评论 : 符合老子的思維邏輯。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謝謝一凡!上茶!:)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rit_英伦97' 的评论 : 孔子的理想是退回到西周的封建社會,老子則是要退回更原始的上古,擯棄爭鬥算計,老死不相往來,以平息東周列囯常見的戰亂;擯棄知識,“復結繩而用之”,以修身養性。現代人不理解,可能也不贊同。但老子的人生大智慧,如無爲,則的確不可忽略。
回复 悄悄话 知识可以积累,智慧则需要放弃才可得到

———————-

知识需经过提炼才能转化为智慧,就是思考的问题。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fz9465' 的评论 : 好!顯然不是儒家畏死後修名不立的死,似乎也超越道家的“等死生,” 把生死看作同一事物的兩面。
寒一凡 回复 悄悄话 赞好文连连!过去是梦境,将来是幻境!
Brit_英伦97 回复 悄悄话 古人厉害! “为学日增,为道日损。“ 知识可以积累,智慧则需要放弃才可得到。因此,今人知识丰富,但智慧比起古人差之千里。今人常笑古人愚钝,其实相反,正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倒误了卿卿性命“。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方乡巴佬' 的评论 : “明明白白要死,欢欢喜喜求生。” 其中“要”是什麽意思啊?
yfz9465 回复 悄悄话 “好的死”是指死亡过程实际上是觉醒的一个极好机会 - 即,如何能契入永恒。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rit_英伦97' 的评论 : 的確,道似乎是不可言傳的,但老子《道德經》五百言還是通篇都在想方設法解釋什麽是道---一個先天地而生、作爲萬物本源的東西;什麽玄牝、母、溪、谷、大,都是道的比喻。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rit_英伦97' 的评论 :
高人!道家高人认为“心不空则丹不结”,‘人心死则道心生',‘辛苦两三载,逍遥千万年’,可惜。。。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可以改成“明明白白要死,欢欢喜喜求生”:-)
Brit_英伦97 回复 悄悄话 《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其实开宗明义:真正的道是不能言说的。因为超越了人类的文字。因此,古往今来,说法论道,总象打哑谜。内行人讲悟性。不是圣人说不明白,是因为人的语言有限。因此很多从文字本身探求真理,难得真谛。正如弘一法师说过:“执象而求,飓尺千里。” 确实寓意深刻。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还是"明明白白要死,快快乐乐求生”好一点:-)。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又何必为将来的离开而忧虑了,不如快快乐乐地生活,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人生不过如此, 且行且珍惜”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fz9465' 的评论 : “好的死”似乎有點含糊。死後留美名應是儒家觀點。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非常同意!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方乡巴佬' 的评论 : “明明白白去死,快快乐乐求生”嗎?
yfz9465 回复 悄悄话 对生命,当然是觉醒了。觉醒是指“什么是真正的自己”。
对人生,当然就是为了一个好的“死”。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非常贊同:活一天就好好享受一天的生活。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好,人生就是努力寫博!:)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人生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就是人生意义吧。有人说,就是搞懂 who am I?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这篇一定要置顶!南方乡巴佬很多次问自己这个问题,不知所以。不同的人应该会有不同的回答。不知道“明明白白要死,快快乐乐求生”是一个答案吧 ?(把前面的答案改一下:-)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这篇一定要置顶!南方乡巴佬很多次问自己这个问题,不知所以。不同的人应该会有不同的回答。不知道“明明白白去死,糊糊涂涂生活”是一个答案吧?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过去再好也回不去,再差也不会再来,未来是用来幻想的。所以活一天就好好享受一天的生活,这是我的人生观。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在 WXC 讨论人生。。。 人生就是写博, 努力。 哈哈
[1]
[2]
[3]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